立即订阅

美国身份证(为什么统一身份证是美国的百年纠结)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5月26日 10:05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我们的立场是:现在或者可预见的将来,在美国都不应该建立统一的身份证。就严格的定义来说,社会安全号不能算是身份证,它最多只能算一个近似的身份标

我们的立场是:现在或者可预见的将来,在美国都不应该建立统一的身份证。就严格的定义来说,社会安全号不能算是身份证,它最多只能算一个近似的身份标识。

——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长咨询委员会的报告

摘自1973年《数据记录、计算机和公民权利》

统一身份证,是美国近百年来隐私风波中的一个中心话题。

在美国的历史上,联邦政府从来没有发放过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件。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三个证件,不同程度起到了身份证件的作用。

一是驾驶证。从1903年起,美国开始发放驾驶证,该证件被广泛地用作身份证明。但驾驶证是以州为单位发放的,每个州的证件格式、号码位数都不一样;一个人可以拥有多个州的驾驶证,也可以没有驾驶证。所以严格地说,驾驶证虽然具备了身份标识的作用,却还谈不上统一的身份标志,而且很容易伪造。

二是护照,其格式倒是统一的,号码也是唯一的,并由联邦政府发放,但其发放方式,是以自愿申请为基础的,个人不申请,政府就不发放,除了出入境,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使用。

三是社会安全号。1935年,罗斯福新政期间,他为了建立社会保障系统,提出为每一个有工作的人员,建立一个社会安全账号。每个月,政府将从其工资中扣除一部分金额,并补贴部分金额,共同存入其社会安全账号,以作为其退休养老的保障。

罗斯福这个建立全国统一安全号的提案,也遭到了隐私派激烈的反对。最后,罗斯福向国会妥协并保证:这个号码仅仅用于社会保险,一定不会用于身份标识的领域,并且会被保密。他的这个提案才最终在国会通过。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罗斯福之后,他的承诺并没有被严格地遵守,社会安全号的应用范围还是逐渐扩大了。先是个人纳税的表格启用了这个号码,慢慢地,找工作、申请信用卡、驾驶证、政府福利都需要出示个人的社会安全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社会安全号似乎也是身份证件的替代品,而且其使用的趋势还在不断上升。

但严格地说,社会安全号还算不上统一的身份证件。因为它只记录姓名,连男女、年龄、住址、相片等基本的信息也没有,公民也不需要随身携带,该号码被明确规定为个人隐私。1974年的《隐私法》,甚至还有专门的条文规定:“要控制社会安全号对个人隐私造成的威胁。”

因为没有统一的身份标识号码,美国各种信息系统中用来标识、区分公民个体的方法自然五花八门,其中最核心的方法,还是人的姓名。但不同的人可以拥有同样的名字,在输入电脑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拼写的错误。毫无疑问,按照名字来查询个体信息的方法,其检索效率和准确率都很低。当要把不同系统的数据库连接整合到一起的时候,要确定“谁”是“谁”,就变得非常困难。

而在具有统一身份证的国家,由于各个数据库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唯一的“主键”——身份证号码,这个挑战就小多了。由于身份证号码在其中穿针引线,各种数据库可以像糖葫芦一样串串相连。

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深谙其中的困难。甲骨文公司(Oracle)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里森(Larry Ellison)就强烈呼吁美国政府建立一套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系统。他曾经公开表示,如果美国采纳统一的身份证制度,甲骨文公司将免费给联邦政府捐赠一套全国身份证管理的软件。

当然,联邦政府也未尝不想建立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国会不同意!国会的问题又在于:大部分人民不答应!

美国社会的这种争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始了。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之后,为了防止德裔美国人在境内从事谍报活动,联邦政府提出,要对德裔这个特殊的群体颁发统一的身份证件、加强管理。还有机构附议:统一的身份证应该延伸到所有的外国人,甚至全体国民。但这遭到了国会的强烈反对。国会仅仅同意了对德裔美国人加强管理,并在最后通过的法案中明确说:身份证的使用只能限于德裔群体,当国际冲突一结束,这种证件就应该立即撤销。

战争一结束,对德裔群体发放的身份证确实就被取消了。但“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又因为同样的原因,曾经对日裔、意大利裔、华裔群体发放过统一的身份证。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了著名的珍珠港袭击事件。美国的飞机、舰队受到了日本的重创,共有2402人在袭击中死亡。事件发生不久,盖洛普的民意调查表明,有69%的美国人支持统一身份证件的做法,明确反对的人降至25%。

但这个数据只是昙花一现。没过多久,支持者就改变了念头,反对方又在民意调查中占据了主流。

珍珠港事件之后,联邦政府曾经发起过多次呼吁,要求实施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件,但都没有在国会取得半数以上的支持,尽数夭折。

1974年,美国司法部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FACFI),研究统一身份证的问题。该委员会在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以及商业领域进行综合调研之后,认为政府有义务为私营领域提供一个统一的标识,以方便全社会各种电子交易行为的发生和管理,因此建议采纳统一身份证的做法。但报告同时坦承:公众对于这个建议的反应是非常负面的。

鉴于此,几乎没有官员敢在公开场合表态支持统一身份证的做法。最后,这个建议只有不了了之。

1967年,“中央数据银行”的争端出现之后,统一身份证更是遭到了“隐私派”的强力反对。

1994年,克林顿执政期间,曾经发起过医疗改革法案,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为全国每一个人建立一个统一的“医疗服务号”,在这个基础之上,搭建全国统一的医疗数据银行。但这个法案,也被“隐私派”否决了。1996年,克林顿试图重新包装这个想法,让医疗服务号成为另一个法案的一部分(HIPAA),还是没有通过。

近几十年,美国也对统一身份证这个问题做过很多次民意调查,但除了珍珠港事件之后的昙花一现,每次都是反对意见占了绝对上风。1942年,民意调查的创始人乔治·盖洛普曾经在《纽约时报》上对统一身份证这个问题做过一个很好的总结。他认为,统一身份证是管理社会、控制公民的一种手段,在美国,这种手段被视为警察国家的做法,是集权社会的象征,是违反美国精神的。当然,盖洛普也承认,统一身份证有利于警察打击犯罪、加强国家的安全,特别是在应对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等突发事件当中,统一身份证将大大方便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

统一身份证也多次成为总统大选的辩论话题。纽约市的市长朱利安尼,曾经是2008年大选期间知名度最高的候选人,他表态支持全国统一身份证,随后遭到了其他多位候选人的攻击,这些候选人认为:没有任何理由去牺牲公民实实在在的自由以换取“可能会好一点”的国家安全。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