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特大城市2012(全国第十个超大城市来了​ 超大城市缘何晋升 区域经济产业研究分析)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5月26日 10:05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行业报告”,即可获取报告节选,速来研讨!中研网杭州GDP站上两万亿之后,又一个重磅消息传来:进行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行业报告”,即可获取报告节选,速来研讨!

中研网

杭州GDP站上两万亿之后,又一个重磅消息传来:进行中的2024杭州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城区总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跨越”。

这是中国第十座,也是浙江第一座超大城市,“大国大城”的角逐进入新赛段。

根据国务院对城市规模的划分,城区人口300万以上为大城市,5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目前,我国城区人口突破千万的城市有10个(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余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东莞、武汉。

超大城市缘何晋升吸引人口的根本还是产业

一个城市的规模等级,看的不是全市常住人口,也不是户籍人口,而是城区人口。根据住建部《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杭州城区人口709万,城区暂住人口293.1万,城区总人口突破千万,晋升超大城市。

为什么要用城区人口判断城市规模?在我国,城市更多是一种行政区划概念,既有“城”,也有大量县、乡镇。因此,在定义城市规模时,以相对严格的城区人口为基础,更能客观评价一座城市的能级。

杭州城区人口总量,有几个重要的分水岭。

第一个是2015年。在此前,杭州城区人口增长缓慢,从2006年271.81万,到2014年385.67万,8年只增长了约113万人。

到了2015年,杭州城区人口增长138万人,正式升级为特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及产业发展是重要因素。”杭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说,当时富阳撤市设区,给杭州城区人口带来快速增长。事实上,在全国超大城市中,北京、成都、重庆等城市,都曾经历行政区划调整带来城区人口快速增长的阶段。

第二个是2016年,峰会效应和亚运筹办效应,让杭州人口迅猛增长。2020年,杭州城区人口810万;2021年,杭州城区人口993万……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杭州已经替代上海,成为了十年间长三角人口总量的“增长之王”。

可见,G20峰会和亚运会,不仅让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杭州的窗,也让国内的年轻人开始重新认识杭州。

分水岭只体现了表象,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还是产业。

“特别是数字经济加速集聚发展,头部企业加速扩张,为高技能年轻人才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汤海孺说,过去10多年,正好是杭州数字经济崛起时期,电商平台交易量和第三方支付能力全国第一,智能安防产业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更重要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生产型服务业,通过引入数字经济人才,再带动家庭人口流入,最后产生生活型服务业需求,又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浙江大学人口学数据与政策仿真研究基地主任米红教授说。

如作为杭州数字经济的主要承载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口显著增长,目前已有常住人口约90万人,过去五年平均增长率约8%。其中,20-44岁人口占57.67%,超过总人口的二分之一,人口年轻化、高知化、国际化特征明显,成为了杭州城区人口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人口与产业集聚中“大国大城”别有使命与红利

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扩容时,人口分布的分化同步进行。看向有数据可查的全国2700余个县(市、区),常住人口减少的有近1500个。同时,山西、安徽等省份也在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工作。

所有信号,都在说明“大国大城”的时代来了。从全球来看,这也是大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美国人口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集聚了该国约8%的人口;而日本东京都一座城市的人口,就占了该国总人口的11%左右。

“大国大城”,别有使命。早些年,当有些人还在讨论大城市承载力过载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大国大城》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竞争力,并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事实也说明,当下人口规模所带来的正效应,已远超其所产生的负效应,这种力量就主导了人口流动方向。

正因如此,我国不少省份,都推出了强省会战略。如成都、武汉入列超大城市,就是源于强省会战略的推行,进一步提升了省会的人口集聚度。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虽成都人口已超过了2000万人,但在四川21个市(州)中,只有8个出现人口正增长,其余都变成了净流出。

相对于强省会虹吸周边,杭州算是“大国大城”的一个特例。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11个城市全部实现正增长,说明作为浙江省会,杭州人口的高速增长并不是靠虹吸周边城市。”在米红看来,这几乎就是一种奇迹,在全国各个省份都不多见,充分说明了杭州对全国人口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

“随着杭州经济重要性和社会影响力在全国的地位上升,尤其是成为超大城市后,杭州已经不能局限于一个城市的发展,也不能局限于带动省域发展。”汤海孺感觉到,国家赋予杭州的重任在不断升级。2023年,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国家批复,正式晋升为国家级都市圈,也是全国第三个跨省的都市圈。

杭州对自身的定位也在不断升级。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努力培育国家中心城市,再到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一个个对标世界级、国家级的城市目标,将让杭州进一步加速集聚人口,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实现更高效的城市运行、释放更深厚的民生福祉,为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超大城市该有的解答。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26日发布《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包括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创新、巴蜀文旅、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7大类300个项目,总投资约3.6万亿元。

今年,川渝两地将锚定年度任务,全力推动新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续建项目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完工项目尽早投产投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跑出加速度。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各方面对四季度中国经济表现期待颇多。“看我国经济形势,不仅要看‘形’,更要看‘势’。”10月份以来,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位于南山核心地段,与香港隔海相望,目前已引进世界500强及创新科技企业等17个社会投资项目,集聚了招商银行、中信、京东、万科、恒力、中国电子等一批优质企业。

近年来,南山围绕“科技创新+总部经济+高端制造”的产业定位,联合社会园区、异地产业园区,统筹好政策性产业用房,努力为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业发展空间。

深圳南山签约48个项目揽入总投资超1100亿元

2023南山区招商大会48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包括中国稀土集团、厦深铁路、华润置地、数据产业集团、西门子医疗、吉利科技集团、太重集团、立业集团、协鑫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涉及投资总额超1100亿元。

亮眼的经济数据背后,是南山一流的营商环境、完备的产业集群、持续的政策红利等共同发挥作用。这也让南山具备极强的投资吸引力,已连续七年投资推广绩效考核全市第一。

丰硕的招商成果离不开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去年招商大会上,南山重磅出台“1+4+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一年来,南山区累计发放扶持资金39.8亿元,惠及企业近5000家。

作为深圳经济大区、科创强区,过去3年,南山区GDP增长近2000亿元,跨越2个千亿级台阶。2023年前三季度,南山GDP达6168.93亿元,约占深圳市GDP(24468.25亿元)1/4。

南山已连续七年投资推广绩效考核位列深圳第一,今年的48个项目涵盖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半导体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交通运输、智慧建筑、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要配套行业。

在区域重大战略的影响下,我国正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联动格局,通过打破地区分割、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推动力。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版区域经济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区域经济产业研究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区域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人类在地球上活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

区域发展对一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竞争力会产生直接影响。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

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6.7万亿元、25.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特别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之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缩小至2022年的1.50、1.64。

南海之滨,广东省投资持续回暖,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23.2%,连续3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东北地区,辽宁省重点产业稳步回升,上半年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6%、3%和5.7%;巴蜀大地,四川省工业生产大幅回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今年以来,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各地发展呈现不少亮点,区域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协调。

以区域重大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宏观层面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需要培育新动能、构筑新增长极,重点区域是带动引领我国经济积势蓄能、行稳致远的重要引擎,解决好重点区域的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全局。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在重塑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充分彰显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高度契合。区域重大战略的核心要点之一在于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地区间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

从国际看,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大国关系不稳定性、脆弱性比较突出,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在重塑。从国内看,虽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但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近年来新冠疫情对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范围之大、影响之深值得高度关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中研网撰写的区域经济行业报告对中国区域经济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同时揭示了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想了解关于更多区域经济行业专业分析,可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版区域经济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同时本报告还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私信“行业报告”,即可获取报告节选,速来研讨!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