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张文秋(1960年,毛泽东接见张文秋,为儿子提出一个请求,张文秋不好拒绝)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5月26日 10:05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前言1960年,毛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喜结连理,毛泽东高兴地对张文秋说:

“老亲家加新亲家,我们是双重亲家。”

毛岸青旧病发作,毛泽东送他去国外治病

1950年毛岸英牺牲后,身为弟弟的毛岸青又一次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为此,他常常痛哭不已。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就住在医院里。

毛岸英(左)、毛岸青(中)

张文秋是刘思齐和邵华的母亲,毛岸英的岳母,和毛主席一家的关系很近也很好。

毛岸青第一次住进医院的时候,张文秋刚好不在北京,她参加了以谢觉哉为团长的赴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去京山等地慰问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和烈军属。她刚一回到北京,邵华就焦虑不安地向她说起毛岸青的病况。她忧心如焚,行装甫卸就去了医院。

毛岸青的脑子受过刺激,有时候他一整天都不说话,只有邵华去看他,他才有说有笑。

张文秋来到病房,毛岸青跑上前抱着她的胳膊,喊了一声张妈妈,就失声痛哭起来。他哭得很伤心,张文秋心里很难过。

张文秋、邵华

想了想,张文秋从兜里掏出一枚慰问团赠给烈属的纪念章,说:“这枚纪念章是党和人民给予革命烈士家属的最高荣誉。你妈妈是为革命牺牲的,你是烈士的后代,应该戴止这个纪念章。希望你像你妈妈那样坚强,振作起来,跟疾病作斗争!”

毛岸青庄重地戴上那枚纪念章,果然情绪为之好转。张文秋想,如果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毛岸青的病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后来,张文秋和邵华又多次去看望岸青,发觉他常念叨爸爸。张文秋于是专程去毛泽东那里,建议他把儿子接到身边来,使他在心理上感到爸爸的爱抚。这样,他精神愉快,再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会很快痊愈的。

毛泽东欣然同意。

不幸的是,毛岸青回到中南海后,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心情变得更加忧郁。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有所加重。

毛泽东

有人向毛泽东建议,应该把他送到苏联去,那里有世界第一流的医生。毛泽东只有这个儿子了,他怎么不痛惜呢?天底下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呢?于是他同意了。

毛岸青身处异国,远离亲人,又得不到有效治疗,他感到度日如年。

这时候,刘思齐来苏联学习,她向大使馆提出要见毛岸青。经刘晓大使安排,她终于到疗养院看望了毛岸青。

毛岸青谈了他到苏联后的情况,提出他想回国,并请刘思齐带信给爸爸。刘思齐把他的信连同自己了解的情况,一并寄给妈妈,要她设法使毛岸青尽快回国治疗、休养。

张文秋把女儿和毛岸青的来信,一并交给周总理,请他定夺。周恩来将信带给毛泽东看。毛泽东沉吟片刻,满怀关切之情,说:“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回国吧!”

周恩来于是打电报给刘晓大使,把岸青送回国来。

毛岸青

毛岸青回国后,先到了沈阳。毛泽东想念儿子,约他来北京见面。听儿子讲了在苏联的情况,毛泽东决定安排岸青去大连治病疗养。

大连风景明丽,气候宜人,医务人员尽心尽力,毛岸青的情绪很快安定下来,病情也明显好转。

闲暇时,他常会写信,写给他深深爱着的姑娘——邵华。

和姐姐不一样,邵华是个假小子式的姑娘

邵华是张文秋和陈振亚在延安生的女儿,她性格开朗,热情活泼。张文秋有时开玩笑说,怀着邵华的时候,她正在延安抗大学习,劳动啦,唱歌啦,还有军事训练,热火朝天。大约是受了胎教,就生下来个假小子式的姑娘!

邵华、刘思齐

邵华的确从小就是个勇敢坚毅的孩子。当年在新疆坐牢的时候,曾有个狱卒欺负邵华,动手揍她。她上去就抓住那狱卒的手,狠狠地咬了一口,痛得那狱卒嗷嗷直叫。那时邵华才七岁。

回到延安后,毛泽东接见狱中归来的同志和他们的孩子。姐姐思齐躲在妈妈背后不敢出来,而八岁的妹妹邵华,却和大人一样,大大方方地跑上去同毛泽东握手。毛泽东笑哈哈地说:

“欢迎你,我们的小英雄!”

姐姐结婚后,每个星期天都会和姐夫去中南海,邵华就像一条拖尾巴虫,也要跟着去。

在中南海里,见到毛泽东,邵华一点也不陌生,总是一口一个“毛伯伯”、“毛伯伯”地叫得很亲热。后来去的次数多了,如果有一两次邵华没有来,毛泽东一定会问:“今天怎么不见那个拖尾巴虫呢?”

他已经把邵华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毛泽东、邵华

刚进城的那会儿,邵华一时没有上学。一天,她对毛泽东说:“毛伯伯,我要上学!”

毛泽东高兴地说:“你要上学,是很好的事!”他当即请叶子龙帮帮忙。叶子龙为邵华联系了育英小学,她才又继续因变换环境而中断了的学业。

邵华上完中学,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毛泽东对她更是另眼相看了。

有一次,邵华说到她正在学习宋词。毛泽东便问:“你最喜欢哪几位诗人?”

“陆游。”邵华不假思索地说,“我喜欢他雄浑豪放的风格,常常表现出一种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

“那么,你喜欢他的哪些作品呢?”毛泽东接着问道。

邵华一口气说了不少篇名,说她尤其喜欢《夜游宫》,还当场把这首词背给毛泽东听。毛泽东十分高兴,只是为她作了一点小小的修正,说,“睡觉寒灯里”的“觉”字,在这里不念jiào,而应该读成jué。你回去问问老师,看我说的对不对?

毛泽东

毛伯伯学识渊博,邵华深深敬仰。她一向性格开朗,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这时,她说:“毛伯伯,您能不能送我一件礼物呀?”

毛泽东问:“你要我送什么礼物啊?”

“我想要您一幅字。”

“写什么呢?”

“就写《夜游宫》!”

毛泽东笑道:“看不出你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抓差!”

说着,他从沙发上站起身,走到桌前,铺开宣纸,挥毫写下了陆游这首词。

真是胆子大有胆子大的好处,邵华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将毛泽东的墨宝带回家去,悬挂在屋里。

毛主席与毛岸青、邵华合影

毛岸青接二连三的来信,让年轻姑娘心动了

毛泽东的兴趣十分广泛,在他得闲时,不仅会跟邵华谈论古典诗词,也会聊到小说。《西游记》、《茶花女》、《简·爱》,他都谈过。总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使邵华获益匪浅。

有时,毛泽东也要邵华将她自己读过的又觉得有意思的书,将书名和作者写下来,留给他,毛泽东说:“你说有这么精彩,我有时间也找来看看!”

毛泽东是那么和蔼,那么平易近人。

这期间,邵华不断收到毛岸青的来信。字里行间,有一种温情,有一种爱慕。而且她也隐隐约约地听妈妈和姐姐说起,姐夫毛岸英曾替弟弟提亲。邵华已经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学校里不乏向她表示好感的男孩子。毛岸青接二连三的来信,恰似春风吹皱的湖水,年轻姑娘心动了。她喜悦,也彷徨。

从左向右,毛岸青、张少林、毛泽东、刘思齐、邵华

凭心而论,毛岸青最初进入她的视野时,他是姐夫的弟弟,她家的亲戚。那时她年纪又小。来的都是客,过后不思量,顶多不过是客气一些罢了。岸英大哥哥牺牲的消息传来,毛岸青哭得很伤心。一个男人对他哥哥的爱竟有这么深沉,这极大地震撼了这位年轻的姑娘的心。哥哥去了,他的处境越来越不好,她十分同情。祸不单行,接着他又病了,她很着急。

毛岸青在病中时常呼唤着她,不断地给她来信。邵华开始冷静地思索,如果以身相许,也许会要作出某种牺牲。因为经过许多波折后,他的病情还不稳定。但如果拒绝呢,说不定他的身体有可能真的垮了。想到她的拒绝会毁掉一个感情执著又深深地爱着她的男人,她不寒而栗!

年轻的女孩子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总喜欢到书本里去找答案。那会儿,邵华正在读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这是一个缠绵曲折又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

《简·爱》插画

从小受尽折磨的孤女简·爱,从慈善学校毕业后,来到贵族罗切斯特的庄园里做家庭教师。就为罗切斯特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简·爱不知不觉爱上了他。后来她发现,罗切斯特有个妻子,但是个疯子。简·爱觉得不应该插入其中,于是痛苦地悄然离去。她四处流浪,过着贫穷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传教士里佛斯,并得到他的救助,使她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这时候,简·爱又意外地获得了一笔遗产,流浪的孤女开始被人注目。年轻的传教士怀着一种非他莫属的心情,来向简·爱求婚。然而她婉拒了传教士,因为她仍然深深地爱着罗切斯特。

她去看望他,谁知罗切斯特已今非昔比。一场大火烧毁了庄园,家中一贫如洗,本人又双目失明了。罗切斯特年龄比简·爱大一倍多,她却不顾这一切,大胆而坚决地把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奉献给她最初所爱的人……

暑假,毛泽东让刘思齐带邵华一起去大连看望毛岸青。毛泽东给儿子写去一封信,鼓励儿子好好和邵华谈一谈。如果有信,就交给刘思齐或邵华带回,找娇娇(李敏)也行。

毛泽东

毛泽东日理万机,同时也有许多困扰。儿子的病情,以及他的婚姻,做父亲的都得操心。由于特殊的家庭格局,儿子给父亲来信,还得为他设计传递的渠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毛岸青读到父亲的来信,使他感受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亲情之爱。父亲不仅是关心他的病情,还关心他的爱情。而嫂子刘思齐和她的妹妹邵华突然来到,更使他喜出望外。在医院里,虽有医生护士的细心照料,哪会有父子情,兄嫂情,意中人的爱慕之情那样动人心弦呢?刘思齐和邵华仿佛给他带来一副华陀再世的良药,他的病情立竿见影大为好转。嫂子刘思齐又特别识趣,特意多留一些时间让他多和邵华呆在一起。他们海边散步,沙滩徜徉。旖旎的风光,甜蜜的爱情,这些都有利于他的健康,进而鼓起他战胜病魔的勇气。

邵华从大连回来,毛岸青的信跟着就来了。投桃报李,邵华的回信也跟着就去了。接着,频繁的书信使绿衣天使忙得不亦乐乎。书信的密度使张文秋有了预感,他们是真诚相爱了。但她仍然恪守“自由发展”的承诺。作为女方家长,她还得保持着一定的矜持,似乎不便就他们的关系发表什么意见。而毛泽东也在关注着这一对年轻男女的感情轨迹,他也许比张文秋更着急。

毛泽东

毛泽东叫来张文秋,以父亲的身份提出一个请求

一天,毛泽东让秘书给张文秋去电话,请她来中南海一叙。

在怀仁堂的一间休息室里,毛泽东决心促成这一对有情人结合。但儿子的健康尚未完全恢复,眼下还不能把话说得太绝对。他向张文秋提出一个请求,既然岸青和邵华多年来相处得很友好,他们在一起互相说说话,岸青的心情就欢畅许多。他希望邵华转学到大连去,给岸青一些关照和友情,也许他的病会好得更快一些。

这是一个父亲对一个母亲的请求,张文秋不好拒绝。

于是,邵华从北京大学转学到大连师范学院,大连方面欣然同意。

毛岸青、邵华和毛新宇在韶山

邵华每个星期天都去医院陪岸青。果然出现了奇迹,毛岸青病情迅速好转。他开始读书看报,有时还翻译一点东西。在爱情方面也有重大收获。他和邵华联名给父亲写信,要求在大连结婚。

接读来信,别提毛泽东有多高兴了。他立即对工作人员说:

“帮帮忙,去把张文秋同志请来!”

接着,他又说:

“总是我请她来,我不去看她,身不由已啊!请多多代致歉意!”

张文秋如约前来,又是老子为儿子正式提亲。

老实说,张文秋此刻的心情很复杂。既有世俗的,又有现实的,姐妹俩嫁兄弟俩,虽然有例可援,但这是个特殊家庭啊。

张文秋

她不能没有一点顾虑,于是说:

“女儿要结婚,也没经我同意,她自己就签字了!”

因为是30多年前的老朋友,毛泽东也就开诚布公,说:

“他们双双写了报告,我打算同意。但如果你不同意,事情还是办不成!”

张文秋想起自己关于“自由发展”的承诺,就说:

“他们自己同意了,你也同意了,我还怎么说呢!”

毛岸青和邵华喜结良缘

毛泽东笑了,说:“我估计你会同意的。你同意,我们是亲家。你不同意,我们也还是亲家。所不同的是,你不同意,我们是老亲家。你同意了,我们是新亲家。老亲家加新亲家,我们是双重亲家!”

注意: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