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本书、一点光、一个世界)
■年度盘点·2023读书报告
“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题记
1
“感谢所有陪伴万圣走过30年的朋友,2023年10月31日,成府路59号万圣书园即将闭店,继续向东1000米……”“北京万圣书园”视频号发布此消息后几日,我刚好有了一个出差北京的机缘,毫不犹疑地挤出夜晚时间,邀上钟情书店的伙伴一同前往成府路探访告别。在这个书店挽歌的年代,万圣的再次搬家确实牵动着很多书友的神经末梢。多年来,这家书店传递出的精神向心力,给予的社会文化想象,让人心动。书、书、书,还是书,这是万圣书园特有的书店气场,满足了我对书店的全部情感,躲进这种辽阔里,我有坦荡荡的自在。“给自己一个富足的北京之夜。”我写下心情,还特别录制了视频分享自己夜访万圣的开心。
晚风中,我们提着印有“阅读”两个大字的文创帆布袋,漫步秋夜的京城街头,交谈彼此的读书心得,话题从阅读蔓延开去,关于生命、工作、精神、社会、时代……我们彼此倾吐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与不安,也分享生活中感受到的那些真实喜悦与内在欢喜。记得那一天,正好看到景凯旋老师在温州讲学时给一位书友的留言——“在没有更美好事物的时候,站在人这边。”如何站?我想到的回答是——记得阅读,随时阅读,心底涌起那些在阅读中不断地被唤醒的情感与思想,那些“小而美、独立,有着自身独特理念、审美和社会关怀的人、物、场所”。
我迷恋这样与人、与书、与书店相遇的夜晚,这本应该成为我们的日常选择——在所有的夜晚。
2
最近翻读的是托翁临终前最后的作品——《生活之路》,沉浸在这位俄国大文豪关于生活、信仰以及灵魂的种种思考里,对生活的种种美好向往就会被照亮和温暖,或许你还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生活之路”。
2023这一年,我体验着工作调动带来的“忙乱”与“变化”,直面着自己的“生活之路”,我需要这样的“照亮和温暖”给予的精神加持与方向提醒,在克服困难、拥抱折腾,平衡舍得和喜悦当下中去感受和确定变化中的不变。“我们都需要在各自的‘生活之路’上,不断努力,世界更多时候需要你改变看法,也需要不断给心灵注入持久的力量,既然选择不在原地去追问意义,那就义无反顾地与生活正面相逢,坚定守护心中的美、善和真。”前几天,我在一篇随笔中写下这段话,默想自己过往经历中那些恐惧和不安。我由衷感念着那些时刻递给我一句充满善意话语的人,一句话就是一扇敞开的门,一句话就是一次深呼吸,帮助我坚定摇摇欲坠的自信心。“人只有当他在每个人身上都看到自我的时候,他才会明白自己的生活。”透过托翁的智慧,我们的灵魂(精神)得以豁然,我知道这不容易,但我也知道这就是好事,而“所有好事都是难以做到的”。
一个午夜,一杯清茶,我重读《杀死一只知更鸟》,再次观照自己的遇见和困惑,与“看见”和“偏见”交谈。在坚持“自己的选择”和包容“他人的差异”上,显然我们都无法逃避那个“偏见”塑造的自己,生活真正考验的其实是我们的教养和品行。无论是被他人的偏见击中,还是被我们制造的偏见击中,我们是不是都要感谢当时不过34岁的哈珀·李给予这个世界的真诚回答——“只有学会把脚放进别人的鞋里,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很多困扰自己的谜题才能迎刃而解。”书一页一页翻过,“摆脱偏见”的提醒,在深沉的夜里不断闪烁,理解并从容应对,我更加确定需要努力让自己从“偏见”中挣脱出来,弥补自己稀缺的那一部分,热切地、不遗余力地想要带来美好的改变。
九月,我搬了新家,阳台正好适合眺望远方,特别好的是每一天都可以迎接日出,如一颗心的升起。“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拥抱这份阳台“礼物”,“如此幸福的一天”一下子就变得真切而珍贵。在那个读着米沃什的早晨,我尝试着把日子排进万物的秩序中,晨曦占领的世界“有光而无语言”,那是一个谦卑、饱满、深情而喜悦的时间,我说,“把这样的时间剥开,原来你也在这里”。那一刻,真是充满喜悦的希望。“如是,愿爱无忧!”我这样想着,也微笑着,为自己,也祝福这个美好的世界。
3
一本书就是一点光。读书有什么意义?我记得一个朴素的回应——“去真正穿越一本本经典,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多读书了。”当然,你和一本书的关系,需要阅读时的“火花”来开启意义,不能仅仅因为喜欢一本书的名气。我同感于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的论述——“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你的书’。”2023年的读书时光,我继续翻开《小王子》,往返于圣-埃克苏佩里那极其细腻温柔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小王子的星辰与玫瑰”不断为我提供精神庇护和心灵慰藉,唤醒并展现内心潜在的意识。这几年,我把《小王子》的很多意象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用“B612星球”命名学校一个户外阅读空间,用“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作为毕业礼的主题,讨论“狐狸”和“玫瑰”,对话“拥有”和“失去”……我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故事,让这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可以被听见,被看见”。终于《小王子》出现了,从此也成了学校办学的一个秘密新起点,我也借此去看见整所学校的终极实在,帮助我发现并联结起和梦想的关系。
“文学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B612星球”的落地建成,从空间到时间,从时间到心间,我确信学校是有心灵的。经典给予空间的生生不息,让一所“小王子的学校”也就跟随着一次一次召唤而一点一点长起来。“我们塑造建筑物,建筑物反过来塑造着我们。”我无数次引用这句话去讲述“B612星球”降临校园的故事,用一个一个真实的发生和变化,链接起狐狸告诉小王子的那个秘密——“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我接住了这个秘密,秘密又馈赠我翅膀,让我勇敢地从“B612星球”出发,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与《小王子》悄然联结,感受体认深藏在故事背后的价值,洞悉人类精神的奥秘。
“因为麦子的颜色”,记下狐狸的回答,我会沿着这条路读下去想下去走下去的……除了读不同翻译版本的《小王子》,2023年我还收集、翻阅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其他创作——《人类的大地》《夜航》《云上的日子》《要塞》《镜子的碎片》和“飞行四部曲”等,还有一些与作者有关的书籍资料,我成了圣-埃克苏佩里真正的读者之一,《小王子》已是我的希望之书,陪伴着我踏上寻觅星辰与水井的漫漫新路。
4
翻开《卡夫卡谈话录》,扉页上写着:“抵抗自己的局限性与惰性,抵抗这张办公桌和这把椅子。——弗朗茨·卡夫卡”
卡夫卡的阅读感受,我这笨拙的笔触当然写不动,我也不了解他的全部作品。但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卡夫卡拉我们一把,把心中的冰海击碎,为这喧嚣而浮躁、焦灼而荒诞的世界破冰。如今,越来越丝滑的生活背后,人们越来越懒得“走出去”,局限住人的是好奇心的萎缩和想象力的变窄,少了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日常,不再心动“热爱”和“相信”,在别人的生活里面想象生活。泰戈尔说:“唯有当我们热爱世界时,我们才真实地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用心感受生活中每一幕所见,我感悟到“生活在真实中”是需要学习的,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应该歌唱的”。
现在,你还相信吗?我们不妨也听听卡夫卡的提醒:
卡夫卡微笑道:“这是您的责任。您还年轻。一个不相信明天的青年是在背叛自己。人要想活下去,就得相信。”
“相信什么?”
“相信万物与所有时刻之间充满意义的关联,相信作为整体的生命之永续,相信最近与最远的事物。”
在诗集《我爱这残损的世界》前言中,海桑这样写道:
问:如今,还爱得动吗?
答:现在,与万物恋爱。
问,是半开玩笑的;答,是认认真真的。
与万物恋爱,恐怕是这样的。而当我说起万物的时候,更愿意将数不尽的事事物物,一一地全部列举出来。比如一棵歪倒的枫杨、一朵无心的白云、一粒放进嘴里的豌豆、一个充满疑惑的思想,以及缺口的墙垛、弄脏的雪地、蜷缩的枯叶、打碎的碗。
我爱这残损的世界,似乎比爱完美的更多些。
卡夫卡的微笑和海桑的认真,都说到我心坎上了,一切正好。去相信,去爱,“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个与爱关联的世界在大地上自然而蔚然地生长,也在一本一本的书里静默而明朗地降落。那么,我要邀请你相信,如如不动地相信——因为一本书,你会重新爱上这个世界,哪怕只是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相信。发生……”根本上,爱会让一切事物简单;我也要邀请你不要绝望,始终不放弃对意义的寻找,甚至“把自己嫁接到黑暗上”,去生出一种全新的东西,如果你和米沃什的文字交谈过,也会不时听到这一点。
每天打开一本书,这是我的功课,清简而寂静,帮助我保持一个人的世界的完整与美。当然,我也不鄙夷不读书的日子,阅读必须自由,阅读没有绝对。此刻,那些陪伴我2023年时光的朋友,被我请到书桌上,它们就在那儿——《理想国》《人的境况》《罪与罚》《站在人这边——米沃什五十年文选》《瓦尔登湖》《艺术:让人成为人》《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一个艺术家的宗教观——泰戈尔讲演集》《文明的孩子》《什么是教育》《好的教育》《诗经》《古诗撷英》……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谜。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冒险。”我还会打开更多的书,继续用阅读饲养自己放牧自己,相信生活和生存的平衡,会在阅读中找到答案。
2023,谢谢书籍的厚爱,谢谢阅读的温暖。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13日第9版
作者:张延银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阿里国际站(“死守”阿里巴巴国际站)
2024-05-26
-
淮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三个主要经济城市数据,徐州规模大,济宁扎实临沂活跃)
2024-05-26
-
吴江市(12个版聚焦吴江经验,全国分享)
2024-05-26
-
书法学习(掌握深入临帖的关键,学书法便可豁然开朗)
2024-05-26
-
布政(清代此省份是个特例,不仅有两个布政使,而且还有两个省会)
2024-05-26
-
519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中国旅游日为什么定在“5·19”吗?)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