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亚入欧(为了脱亚入欧,俄罗斯真够拼的,甚至强行修改了亚欧两洲分界线)
在当今世界划分的七大洲之中,几乎所有大洲之间都有清晰的边界。大洋洲和南极洲远离其他大陆,成为海洋中的两座孤岛,天然成为独立的大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有巴拿马地峡相连,最窄处只有50公里,我们也很容易接受其成为两大洲之间的界限。亚洲与非洲之间同样也以狭窄的苏伊士地峡为界限。非洲与欧洲之间是直布罗陀海峡。这几个大洲之间要么是以海峡相隔,要么是以地峡相连,我们很容易就能将其区分开来。
但其中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亚洲与欧洲的边界,当前国际上公认的亚欧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然而仅凭肉眼,我们很难勾勒出亚洲和欧洲的轮廓以及两者之间这“无形”的边界线。
因为亚欧两个大洲在本质上本来就属于一片大陆,与其他大洲之间依靠地理条件划分边界不同,亚洲和欧洲的边界是根据语言、宗教、文化、种族等人文因素划定的,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而且当前的亚欧边界也并非古已有之,一成不变的,亚欧分界线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东移,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共识。
在希腊罗马文明兴起之前的埃及人、腓尼基人的时代,文明集中在尼罗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基本上属于现在的中东北非一带,在当时他们的眼中,文明世界只属于地中海的东岸和南岸,除此以外的欧亚大陆都是蛮荒一片,所以也不存在亚洲和欧洲的划分和界定,但出现了代表两大洲名字的“亚细亚”和“欧罗把”两个词语。
相传,这两个名字都出自腓尼基人之口,腓尼基人是早于希腊人的海洋商业文明,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他们必须明确方位和陆地,于是他们将地中海以东的广大区域称为“亚细亚”,意为日出之地,将地中海以西的区域称为“欧罗巴”,意为日落之地。但这两个称呼只是代表方位的模糊概念,并没有形成对两大洲的明显区分。
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运动,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的足迹从地中海扩张至更东边的黑海,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希腊人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地理学划分。
在当时希腊人看来,黑海航行条件恶劣,甚至传说海中藏着吃人的海怪,这让无数航海者和商人望而却步,成为当时欧洲文明向东扩张的极限。在当时希腊人看来,黑海成为划分文明与野蛮的边界。
柏拉图在《斐多篇》就勾勒了这样的世界观,世界从海格立斯之柱延伸到里奥尼河,从地中海之西到黑海之东,大陆被海水所围绕。而尼罗河、顿河、多瑙河的源头正是这片无边之海。
后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尤其是希波战争中波斯帝国将东方文明带到西方,使得当时希腊人的世界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眼界比希腊殖民化时代更为广阔,不再将黑海以东的区域看作蛮荒之地。
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将土耳其海峡,沿黑海北上,经亚速海至顿河,划分为亚欧大陆之间的分界线。
罗马崛起后,罗马帝国统治了整个环地中海区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疆域空前辽阔,对三大洲的分界有了新的划分,但总体上仍然沿用托勒密的学说,以土耳其海峡-黑海-亚速海-顿河作为亚欧两洲分界线,顿河以北则没有明确划分。欧非分界仍是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但亚非的分界线并非今天的苏伊士运河,而是尼罗河,尼罗河以西为非洲,以东为亚洲。
西罗马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日耳曼各王国林立不断混战,再也没有出现一个长期稳定的统一政权,欧洲人的势力再也没能延伸到亚洲边界,因此也沿用罗马时期的划分方法。
尤其是到了15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占领了如今的土耳其地区,宗教、文化、种族的对立,让土耳其海峡成为隔绝伊斯兰与基督教世界的天然边界,土耳其海峡-黑海-亚速海-顿河这个传承十几个世纪的划分方式再次得到强化。
由此可见在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里,亚欧两洲的划分方式始终采用经土耳其海峡至顿河这一道天然边界。但到了18世纪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时,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虽然现在的俄罗斯大部分领土都在亚洲,但国际上通常将俄罗斯当作欧洲国家,但在早些时候却并非如此,俄罗斯为了脱亚入欧可谓费尽心思,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最大的努力的就是修改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俄罗斯主体民族是东斯拉夫民族,但确切的历史是始于9世纪由北欧瓦良格人建立的基辅罗斯,此时由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拜占庭帝国仍然矗立在东地中海亚欧交界的地方,文明相对落后的基辅罗斯在战争和贸易中逐渐受到拜占庭先进文化的影响。10世纪末,弗拉基米尔大公在位时期,基辅罗斯公国皈依东正教。
但到了1054年,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彻底分裂,这让以信仰东正教的基辅罗斯与信仰天主教的欧洲大多数国家之间产生了信仰上的隔阂。
到了13世纪,蒙古横扫大半欧亚大陆,征服当时的四分五裂的罗斯诸国,并统治了将近三百年,在这三百年间俄罗斯文化受到来自东方蒙古人的影响,意识形态与西方渐行渐远,彻底割裂了与欧洲的联系。尤其是在14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文艺复兴,而当时的俄罗斯仍处在蒙古人的专制统治之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俄罗斯在欧洲人眼中就是腐朽、落后、专制的代名词。
15世纪末,俄罗斯脱离蒙古人统治走向了独立发展并急速扩张的道路。到了彼得一世时代,俄罗斯帝国疆域向东延伸至太平洋沿岸,向西取得了波罗的出海口,向南攻克亚速港,取得了通往黑海的出海口,成为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但与它的面积不相称的是,俄罗斯帝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却十分落后。于是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他革除旧弊,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文化,为此他还亲自乔装去欧洲游学,在彼得一世的励精图治下,俄罗斯开始同西方接轨,焕发出新的生机。
但是由于宗教、种族不同以及长久以来存在的亚欧分界线,使得俄罗斯与欧洲各国始终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脱亚入欧,真正融入西方大家庭,俄罗斯就将目光瞄向了久已存在的亚欧分界线。
当时俄罗斯的疆域已经越过乌拉尔山,拥有广阔的亚洲土地,按照当时的分界线,俄罗斯大部分领地都在亚洲,要想向欧洲靠拢,必须将亚欧分界线东移,使俄罗斯尽可能多的土地划入欧洲,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到了18世纪初,俄罗斯历史学家、地理学家瓦西里.塔季谢夫对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流域进行了细致的科学考察,发现该区域两侧的动植物有明显的差异,构成了一道天然边界,因此他提出了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一线的划分方式,改变了存在上千年的亚欧分界线,这一界线后被冠以“塔季谢夫分界”之名。
此后,俄罗斯的地理学者们前赴后继,不断发表学说文章以支持塔季谢夫的划分方式。1846年,沙俄政府在乌拉尔山的支脉别列佐娃娅山上竖起了第一座界碑。经过俄罗斯的不断努力,欧洲地理学界终于在19世纪初接受并确定了土耳其海峡-高加索山脉-里海-乌拉尔河-乌拉尔山脉作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并沿用至今。从此,俄罗斯实现几个世纪的夙愿,成为欧洲国家。
然而从后面的历史来看,俄罗斯虽然大费周折把自己变成名义上的欧洲国家,但持续几个世纪的宗教、文化、种族差异,以及俄罗斯庞大体量的威胁,让欧洲各国对俄罗斯始终保持很深的警惕和敌意,从此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当前欧美各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打压中就能体现出来。事实证明俄罗斯的脱亚入欧只是一厢情愿的做法,如果不改变意识形态,进行自我阉割,俄罗斯永远都是欧洲的一个异类,即便它自己就占据了欧洲40%以上的领土,也无法真正融入欧洲之中。
-
板子(美国6岁女孩遭校长用板子殴打 孩子妈妈录下全过程)
2024-05-26
-
卫星变轨(福建舰航迹出人意料,美国卫星紧急变轨,央视三秒钟镜头泄露天机)
2024-05-26
-
不死不休(不死不休,俄罗斯摊牌:要么摧毁敌对政权,要么俄罗斯被撕碎)
2024-05-26
-
美国疫苗(140万人口美国只援助80瓶疫苗,特多政府:中国给了数十万剂)
2024-05-26
-
出口限制(美国“赶尽杀绝”,再次加大对华出口限制,彻底打破国人幻想)
2024-05-26
-
美国四星上将(助威?美军四星上将现身华盛顿街头抗议现场,不为其他可信吗?)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