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格(电影冷知识:为何电影一秒是24格,提高了格率又会怎样)
大狮是个影迷,空闲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舒服窝在沙发里,一杯红酒配电影,好不惬意。
说起来,大狮也曾有过电影的拍摄经历,因为少年时期学过武术套路,加之小伙比较帅呆了,于90年代开始在多部影视剧中演过路人甲,我纯属是为了玩,根本不想吃这碗饭。借此认识了不少艺人,目前仍有部分联系。本来我有机会演个戏份很重的配角,但我那位在梨园行曾经受过同行打击的老爹不答应,自此我再也没有接触影视圈,如今沦落到码字的苦差事,真乃时也、运也、命也。人啊,不能跟命争。
正是因为喜欢电影,因此也对电影的历史进行过大量研究,很多喜欢电影的朋友都知道,电影是每秒24格的艺术,但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的话,我来告诉你。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解释一下“格率”(FPS,又称帧数,帧速),这个单位是指每秒拍摄以及播放多少格底片。
人的大脑视觉处理中心,大约会看到的影像视觉暂留100-400毫秒,因此,当眼前的画面每秒变换15次以上的时候,人的大脑就会有了“连续动作”的错觉。除了少数例外,大部分电影的FPS都在每秒15格以上。
有人或许会问,如果加大FPS,电影不就越来越流畅吗?为什么不采用更高的格率呢?
最初,人们为了节省昂贵的底片,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在保持流畅度的情况下,便不再增加格率。早期的摄影机只能用手摇,并没有机械装置固定底片输送的的速度。因此,拍摄的速率约在16-24格之间。事实上,默片时期的电影达不到每秒24格,这也就是为何在过了几年或几十年用技术修复后,再播放会呈现加速的效果。若是一些喜剧片,这种效果会增加喜剧效果,但在感情丰富的情节时,演员的动作会变得滑稽可笑。
1920年,著名的华纳兄弟公司,使用了更新的拍摄系统,除了有机械马达之外,还制定出每秒24格的格率,即便是使用手摇摄像机,也要保持在24格,这样观影者才会看到更流畅的电影效果。
1932年,国际电影协会建议所有戏院都应该以35毫米宽的胶卷、每秒24格的速度为标准。从此,每秒24格这个数字一直延续至现在。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清数码取代了底片,因此越来越快的格率出现,有些电影甚至达到了每秒60格率。
但过高的码率会产生出更多的图片,拍摄时对记忆卡及储存设备形成考验,既然24格完全可以满足观影者的需求,又为何使用更高的码率?
在拍摄《霍比特人》时,导演使用了48格率拍摄,结果放映时,观众反应好像在看游戏,没有看电影的感觉。清晰的画面失去了传统电影的朦胧感,也让道具、化妆、道具拟真的要求度提高。
在拍摄《阿凡达》时,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本想用60格拍摄,但拍摄出的效果并没有多好,因此降低了格率。
目前格率最快的一部电影是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采用120格拍摄,尽管是电影界的一大进步,但全球没有几家影院具有播放这种高格率影片的设备,这或许也只导致这部影片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之一。
不论未来的电影将继续采用每秒24格,又或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用更高的格率吗,但24格在电影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
-
部位(学生班里裸露隐私部位引深思:家校社如何共同应对)
2024-05-26
-
推理电影(趁着假期,这8部烧脑电影看起来)
2024-05-26
-
信息学院(客观理性地聊聊湖南信息学院)
2024-05-26
-
中国汉服(汉服是指中国传统服饰吗?)
2024-05-26
-
乳腺有结节(乳腺结节的症状及治疗方案推荐)
2024-05-26
-
宫颈癌(得了宫颈癌,麻烦一个接一个光4个症状就让人吃不消)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