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张方平(以静镇蜀的益州知州张方平丨202310-30(总第2501期))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5月26日 05:05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以下文章转载自华说宋人事,特此致谢。而张方平在被迫接受益州知州任之后,却并未马上出发,还是在朝廷“诏促方平行,且许以便宜从事”,即催促、

以下文章转载自华说宋人事,特此致谢。


而张方平在被迫接受益州知州任之后,却并未马上出发,还是在朝廷“诏促方平行,且许以便宜从事”,即催促、且给了他便宜行事权之后才启程前往的。路上途经长安,过岐山、华山,越秦岭,过剑门关,经武兴、三泉等,他醉心于蜀道奇异妙绝的山水风光,有感于古迹的沧桑变换,精心创造出二十六首五七言律绝诗,既描写了蜀道的自然景观,也记录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简直就是一次悦目娱心的山水胜游之旅,似乎把新任之地益州的安危和朝廷的“重忧”完全抛之脑后了。

至和元年(1054)十一月,张方平到达成都,之后即实施他的“以静镇之”策略,概括起来就是平谣安民两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张方平在益州的这些措施,化解了一场“惊变”,使蜀地继续沿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向前行。嘉祐元年(1056)正月,蜀人相约留其画像于净众寺以作纪念,苏洵写《张益州画像记》,李大临作《像赞》。苏洵在《记》中大赞张方平“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容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而在另一篇《上张文定公书》中,苏洵更为详细地叙述了益州官吏、百姓对张方平的评价:“明公(即张方平)柅车之初,洵访诸官吏、胥史,皆曰明公严而明;访之布衣、儒生,皆曰明公恭而有礼;访诸闾里、编户,皆曰明公廉而仁;访诸军、旅、士伍,皆曰明公威而有信。夫官吏胥史、布衣儒生、闾里编户、军旅士伍之知明公也固不尽,其已如是矣”;认为这是他勤政为民的必然结果:“惟明公早夜汲汲以思其谋,无使措置未备而传召东至,则蜀民数百年之幸也”。

如果说苏洵的评价带有个人感激因素的话,那么朝廷的评价应是客观公正的了。嘉祐元年八月,张方平任满回京,朝廷在《赐张方平父老截流奖谕诏》中,对他的“以静镇之”策略,实现了仁宗“意欲抚御弹压,以宽西顾”,即不用武力解决突变,稳定蜀地的目的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果能厚政化以怀和,孚教条而悦穆。甄善疾非而人爱其举,发奸摘伏而吏畏其神。墨攘告登,里封去盗。内无系狱,外无系讼。恩育惸独,惠穷康乏而乃乡居献状,刺部奏陈,或以奏计之期,预希一借,或以解归之次,愿毕三周”。当益州平安的消息传到朝廷,两府大臣赞其“镇抚得体”,而仁宗更是“为之色动称叹”,对龙图阁学士王贽说:“(张方平)昨深解朕忧,人之才当以所为观之尔。”



总之,张方平在益州的两年,针对“气俗剽轻,货利繁错”的民情,以及上任知州程戡严阵以待对流言,结果却并未让蜀人安定,稍有波动,蜀地大恐慌就再现的状况,虽然也手握“便宜”之权,但却不像之前的守臣,多以便宜弹治,动辄杀人、配役,而是果断采取与之相对的“以静镇之”策略,即使对造谣的邛部川人也予以免杀,“治如内地,未尝远徙一民,故蜀人至今感怀”,赢得了朝廷、地方百姓的一致称赞,他的“以静镇之”策略也成为北宋治理益州策略由宽猛相济向趋尚宽简的转化。

不过,我们也不能只注意“以静镇之”中的“静”而忽视“镇”。“镇”本意是“压”,引申为抑制、镇慑、镇住、镇守,还是带有军事、武力之意;而“治”才有治理、管理、处理、研究等含义,具有“文”的气息。张方平的治益策略是“以静镇之”而非“以静治之”,表明他还不是完全的宽简,还只是在向宽简转化的路上,他减益州的税、役都是在他离开益州任三司使期间就说明了这点。在益州期间,真正具体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也不见诸史书,所以,他也只是一位妥善处理了一场未发生的“突变”的益州知州。


<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