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计划(中国鸿雁计划,如何挑战马斯克?超前布局6G,阻止美国弯道超车?)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去年完成了全面部署。得益于后发优势,北斗系统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对美国GPS系统的超越,如今已有130多个国家与之签下了合作协议。预计到2025年,中国北斗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但除了北斗系统外,中国还计划打造另一个卫星系统——鸿雁星座工程。该工程将助力我国打造卫星互联网,美国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也将因此受到强有力的挑战。而且它还将会在我国的6G建设中起到先驱作用,以应对未来美国可能在6G通信领域的弯道超车。
大家好,欢迎来到认知金字塔。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咱们中国的鸿雁星座计划。喜欢的朋友还恳请您点赞支持,谢谢大家。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接入互联网是人类在新时代的梦想,而近些年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有不少企业和机构都提出了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其中最为有名的应该算是马斯克创办的SpaceX公司的星链计划了。
SpaceX公司的这个项目,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一个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并且根据马斯克透露的计划,SpaceX公司还准备在2024年后增加3万颗卫星,使“星链”网络的卫星总数达到4.2万颗。
这个庞大的计划可以说颠覆了很多人的想象,毕竟现在整个太空的卫星数量都还不到1万颗。也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马斯克就是个骗子,这个计划实质上就是个商业炒作,根本不可能获得成功。
不过不算之前发射的2颗试验星,SpaceX公司从2019年5月开始发射首批60颗星链卫星,截止到现在,已经发射了1700多颗卫星入轨。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星链卫星的技术经历了几次迭代,不但有许多终端用户验证了实际使用效果,并且成功试验了星间激光通信。
与此同时,SpaceX的竞争者OneWeb公司,也在2019年2月发射了首批6颗试验卫星,之后该公司经过破产重组,到2021年4月,已经有5批共176颗卫星被发射入轨。
互联网卫星也得到了国际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的支持。在2020年6月底发布的5G标准版本中,由法国泰雷兹公司牵头,完成了第一个5G卫星接入的技术文档。未来的5G网络将正式把卫星互联网作为用户接入系统,能够与地面5G移动通信网络平滑切换。
可以说,部署卫星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甚至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战略项目。
而作为全球运行的卫星互联网,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卫星制造和发射能力,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因为根据测算,地球近地轨道总共只能容纳大约60000颗卫星。
事实上,目前发射卫星需要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申请,而国际电联分配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原则是“先发先占”。
在这一方面,可以说美国已经占得一些先机,而中国也不能错过这一场近轨资源争夺战。如果不行动,意味着即使自身技术实现突破,到时候也将没有足够的空间资源施展拳脚。
而且中国能不能及时跟进,也决定了中国航天产业能不能抓住这个战略性机遇。只有尽快打造一个自主的卫星互联网,才能在此基础上打造自主全球宽带、自主物联网、自主工业互联网,如果一旦错过,可能会是永远的遗憾。
所以,在2016年珠海航展期间,我国正式公布了鸿雁星座计划,计划打造一个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
该系统将由300颗低轨道卫星及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以星间链路实现卫星空间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该计划总共分两期,第一期预计投入200亿,在2023年前发射60颗卫星入轨,组建骨干星座系统,第二期预计在2025年前完成整个鸿雁星座系统的搭建,开始正式进行商业化运营。
2018年12月29日,鸿雁星座首发星,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鸿雁星座的建设开始全面启动。而到去年,鸿雁就已经基本实现卫星初步组网功能,可以说整个计划的推进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鸿雁星座的建设将会为我们的通讯带来巨大的变革。大家都知道,在陆地上要想实现4G或者5G通讯,就必须要建设通讯基站。只有在基站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够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否则的话手机没有信号,我们就不能打电话或者发短信。
但是基站的建设,特别是5G基站的建设成本是非常高的,更关键的是很难做到全球覆盖,比如一些偏远地区以及大洋深处就很难建设基站,还有这几年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抵制和阻挠下,我国海外基站的建设也遇到了许多的阻碍。
而有了鸿雁系统,我们的智能手机就算没有4G或5G信号,也能够转而接入卫星通讯系统,获得来自卫星的全球通讯保障服务,由此就不用再担心会出现“手机无服务”的情况。
比如对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渔民们来说,鸿雁系统的建设就意义重大。据统计,我国渔民在出海进行长时间捕鱼作业时,因为受海洋中通讯信号弱的影响,仅有不到1/5能够每周跟家里打一次电话。而一旦鸿雁系统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渔民们就可以随时和家人进行联系。
除了卫星通讯这一块,鸿雁系统还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天气、地理条件影响,全天不间断工作等明显优势。通过与北斗系统之间的相互兼容,鸿雁系统不但可以弥补北斗系统在信息双向交互上的缺憾,还将进一步提高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导航能力,从而实现在更多方面超越GPS系统。
就像现在最火热的无人驾驶技术,其发展同样也离不开高精度的卫星定位以及低延时的卫星通讯,而在我国,这就要依靠北斗+鸿雁的模式了。
除了抢占频率和轨道资源,建立卫星通讯网络,提高北斗系统定位精度和导航能力外,鸿雁系统的建设在军事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美国推出星链计划的时候,就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美国想要的不仅仅是太空通信网络,还有太空军事领地,星链计划更像是个庞大的太空军事卫星监测系统。
因为星链计划如果应用于战争,就相当于整个太空布满了美国的监视器,战时可以将全球各地的动态实时通过高精度画面传给美军指挥部。而且星链卫星还拥有发射全向波束的能力,可以对导弹和航天器进行遥测和跟踪,甚至还可以通过改变卫星轨道或对卫星加装激光武器等方式,对导弹和航天器进行拦截和摧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就将卫星互联网看作是“新世纪两弹一星”。他告诉媒体记者:“我认为卫星互联网的意义主要还在于军事应用。”
而鸿雁系统的建设,虽然并非为了针对星链计划,但在军事层面上,我国有了鸿雁系统,也相当于有了一个对制手段,可以削弱星链计划在军事上带来的威胁。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我国鸿雁系统的建设,也是在为未来天地一体的6G做准备,因为未来更先进的6G通讯技术,或许将以“地面基站+卫星通讯”的方式出现。
大家都知道,我国在5G技术上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美国因为在5G建设上远远落后于中国,所以有意放弃5G,花更多精力在6G的研发上,从而对中国实现6G的弯道超车。
比如在2019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就决定,开放95千兆赫到3太赫兹频段,供6G实验使用。
而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就曾发文称:“当前,不对称科技竞争的第一战,可能在6G战场打响。美国放弃5G,改在6G领域,以卫星互联网这种不对称形式进行下一代竞争。”
所以虽然我国在5G建设上取得了世界领先,但也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居安思危。而建设鸿雁系统,将会为我国6G建设提前铺平道路,并且加快打开局面,从而做到步步为赢。
在去年,我国也正式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项目。而鸿雁星座,则是我国建设卫星互联网的重中之重。
看到这里,估计会有人感觉,咱们的鸿雁星座计划总共只有300颗卫星,而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则是1.2万颗卫星,甚至后期还会达到4.2万颗卫星,双方差距这么大,所以鸿雁星座计划怎么挑战星链计划?
这两年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可以用猎鹰火箭一次发射多达60颗卫星上太空。一方面这个猎鹰火箭的运力确实比较强大,但另一方面是因为猎鹰火箭运送的星链卫星都很小,单颗重量只有两三百公斤左右。
而鸿雁星座使用的卫星的重量可要大得多了,比如2018年发射的鸿雁系统首发星的重量就超过了2000公斤,差不多是星链卫星的十倍。除了重量外,其性能也要比星链卫星强大得多。
所以星链计划的卫星数量虽然多,但并不代表着性能就一定强大。甚至于星链计划正是因为卫星数量大多,存在很多的弊端。
首先就是一个制造和发射卫星成本的问题。
星链计划每颗卫星制造成本大概在100万美元左右,以前期1.2万颗卫星算,那就是要120亿美元。还有猎鹰火箭发射一次费用约为6000万美元,按一次发射60颗卫星算,1.2万颗卫星就要发射200次,所以总发射成本也差不多要120亿美元。
因此星链计划,光制造和发射卫星的成本就要240亿美元,如果按4.2万颗卫星算的话,更是至少需要七八百亿美元。
而除了制造和发射卫星的成本,接下来就是维护的成本了。
由于星链卫星所在的近地轨道还有稀薄的空气存在,卫星在飞行时会遇到一定的空气阻力,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轨道高度,所以低轨卫星的平均寿命都不高,通常在5年左右。
而按照SpaceX公司提交的报告称,其有效寿命可达5到7年。但就算按照最长的7年时间估算,4.2万颗卫星每隔7年就要更新一遍,所以平均每年需要发射约6000颗新卫星,需要火箭发射100次,这个费用也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
另外现实也远没有SpaceX公司预计的那么理想。到现在星链计划已经向太空发射了1700多颗卫星,但是因为机械或系统故障等原因,其中有超过300颗卫星已经报废,而这才两年多点时间,远不到7年的使用年限,可见星链计划的卫星报废率有多高,报废速度有多快。
所以还是那句话,数量多不见得质量好,更不见得性能高。
还有现在星链系统已经开始进行用户测试了,每月使用费为99美元,用户地面终端设备价格为499美元。但是有海外媒体从拆机的料单估计,用户终端设备的成本要2500美元左右,这就意味着SpaceX每卖出一台终端设备,就要倒亏将近2000美元。
所以从短时间来看,现在星链计划的用户越多,SpaceX亏得也越多。
也因此很多人都批评马斯克,这个星链计划并不是为了赚用户的钱,更是为了搞噱头和商业炒作,好帮公司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融资。
看到这里,估计会有人说,马斯克赚的不是地面终端设备的钱,而是每个月的使用费,道理就跟用月租送手机差不多。但是每个月99美元使用费,一年将近1200美元,折合人民币7600多,就算美国人有钱,试问又有几个人能用得起?
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马斯克透露星链计划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将近10万人。使用费按每个人1200美元算,一年可以收入1.2亿美元,而不算地面终端设备的成本,这个收入可远远不及制造发射卫星的花费。
另外星链计划到现在已经两年多时间,上天的卫星还不到2000颗,再加上每年报废的那么多,按现在的速度,要想在2024年前发射1.2万颗卫星已经不大可能会实现,更不要说4.2万颗,估计到那时,我国的6G早已经实现了。
而鸿雁系统总共是300颗卫星,可谓少而精,既可以稳步推进计划,也可以有效控制住建设和维护成本。
而且我国这几年在火箭回收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北京天兵科技就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回收复用试验火箭“天梭一号”,并于去年11月份成功完成了30吨级一级箭体地面着陆试验。
随着火箭回收技术的成熟,我国也有望在包括鸿雁系统在内的卫星互联网的建设中使用可回收火箭,从而进一步缩减成本。
所以鸿雁计划的顺利推进,也让美国坐立不安了。毕竟在过去,美国也吹下了不少牛皮,结果很多都让中国给实现了。而从目前来看,鸿雁星座计划也很可能将会在星链计划之前顺利完成。
此外,在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建设中,也不只有鸿雁星座计划在孤军奋斗。除了鸿雁星座计划外,我国这几年还推出了“虹云”、“行云”等星座计划,至于民营企业推出的星座计划更多,例如银河航空、吉利汽车、华为等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星座计划。
今年4月份,我国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了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这是第一家在雄安落户的央企。
中国星网的组建,是立足国家战略全局、顺应科技产业变革大势的重大举措,致力于统筹空间互联网的建设规划运营,不仅将加速整合航天、通信、信息等产业优质资源推动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还将促进中国航天产业结构性升级,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
所以,中国星网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卫星互联网踏上了新的征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除了5G之外,我国在卫星互联网的建设上,也将继续引领世界。
好啦,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喜欢的朋友恳请您点赞并关注,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不见不散,祝福大家。
-
板子(美国6岁女孩遭校长用板子殴打 孩子妈妈录下全过程)
2024-05-26
-
卫星变轨(福建舰航迹出人意料,美国卫星紧急变轨,央视三秒钟镜头泄露天机)
2024-05-26
-
不死不休(不死不休,俄罗斯摊牌:要么摧毁敌对政权,要么俄罗斯被撕碎)
2024-05-26
-
美国疫苗(140万人口美国只援助80瓶疫苗,特多政府:中国给了数十万剂)
2024-05-26
-
出口限制(美国“赶尽杀绝”,再次加大对华出口限制,彻底打破国人幻想)
2024-05-26
-
美国四星上将(助威?美军四星上将现身华盛顿街头抗议现场,不为其他可信吗?)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