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美国阿片类药物泛滥,芬太尼不背锅,奥施康定才是“前辈”)
近来,美国芬太尼危机愈演愈烈,这种毒性是吗啡上百倍的阿片类药物,每年要夺去约7万美国人的生命,且死亡人数还在不断上升。情况之严重,让人不禁想起上一种让美国人欲罢不能的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
奥施康定流行起来的时间要比芬太尼早得多,它是由美国普渡制药公司研发,背后的大东家是著名的萨克勒家族。
萨克勒家族是美国最神秘的家族之一,他们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也不常见于新闻报道,存在感极低。但同时,他们又热衷于艺术慈善,曾多次向世界顶级博物馆捐款,比如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等,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还专门为其建造了萨克勒庭院和萨克勒艺术教育中心,影响力可见一斑。
普渡制药的前身是一家位于曼哈顿的药厂,由以亚瑟·萨克勒为代表的的萨克勒三兄弟创办而成,最开始是凭借止泻药和抗生素发家的。
1987年,亚瑟去世,待定接班人理查德·萨克勒为了坐稳大家长的位子,提出研发新的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当时家族中有不少人反对这一提议,认为阿片类药物危害太大,容易让人成瘾,可能没办法获批。
理查德不以为然,向前辈们保证可以成功后,就开始制定一系列营销方案。其中,有三个环节最为关键,分别是医药代表、医生和认证机构。
医药代表就不用多说了,一种药要想卖出去有市场,肯定得有人推销给医院才行。在培训医药代表的会议上,普渡制药强调,奥施康定不同于其他阿片类药物,成瘾性极低,还不到1%,最主要的是能缓解各类疼痛。
成功被洗脑的医药代表,利用关系办好了FDA认证书,上面写着:奥施康定不易上瘾。
有了官方开具的证明,医生们很快就认可了奥施康定。不认可也没关系,医药代表们有的是办法拿下他们,家里有娃的就送游乐园门票,想离婚的就送个美女上门,主打的就是一个对症下药。
在利益各方的通力合作下,1996年,奥施康定获批上市,没过多久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阿片类药物。由于“成瘾性低”这一特点,很多人都不用拿到医生的处方,就可以买到奥施康定,比疫情期间买退烧药都简单。
到了21世纪初,奥施康定已经在全美泛滥,每年因其丧命的案例甚至超过了海洛因。这些人中,有不少是还未成年的儿童。
奥施康定就算再怎么被人当成毒品来吸食,它本质上也是一种缓解疼痛的阿片类药物。小孩子都怕疼,蹭破点皮都要哭半天,家长们看着心疼,总会请求医生使用镇痛药物,奥施康定又是出了名的“不易上瘾”,用起来自然没个轻重,不知不觉就过量了。
又因为小孩子的抵抗力本就弱于成人,过量服用奥施康定很容易出人命。愤怒的家长们涌入法院状告普渡制药草菅人命,却不知他们自己也是推波助澜的凶手之一。凡事都讲究个度,溺爱过头了,反倒会害了孩子。
受害者家属的怨气没能对萨克勒家族造成太大打击,缴纳了6亿美元的罚款后,普渡制药通过游说法官、医生和议员,成功逆风翻盘,以致奥施康定的销售额不降反升。
直到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将阿片类药物危机定义为全国紧急事件,普渡制药才遭到了彻查。原来从一开始,那封证明奥施康定“成瘾性低”的学术信函,就是没有经过科学认证的,是相关利益方为了一己私利才将其捧上了天。
当然,根源还是在于美国人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不管是被动用药还是主动吸食,都是为了缓解疼痛,区别只在于是身体上的疼痛还是心理上的疼痛。或者说,是美国整个社会的疼痛。
作为始作俑者的萨克勒家族,最终也没能受到应有的惩罚。一纸宣布破产的声明,让这个神秘家族再次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在法庭和解迟迟没有达成的背景下,听说他们又打算重组一家新公司,继续生产阿片类药物了。
而奥施康定的没落,不过是给了芬太尼崛起之机。无辜或不无辜的受害者依然饱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患者或死者亲属也很难走出阿片类药物带给整个家庭的阴影和悲伤。
-
板子(美国6岁女孩遭校长用板子殴打 孩子妈妈录下全过程)
2024-05-26
-
卫星变轨(福建舰航迹出人意料,美国卫星紧急变轨,央视三秒钟镜头泄露天机)
2024-05-26
-
不死不休(不死不休,俄罗斯摊牌:要么摧毁敌对政权,要么俄罗斯被撕碎)
2024-05-26
-
美国疫苗(140万人口美国只援助80瓶疫苗,特多政府:中国给了数十万剂)
2024-05-26
-
出口限制(美国“赶尽杀绝”,再次加大对华出口限制,彻底打破国人幻想)
2024-05-26
-
美国四星上将(助威?美军四星上将现身华盛顿街头抗议现场,不为其他可信吗?)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