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赎人(名与利不可明说的人性故事——子贡赎人)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够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赎人所花销的费用。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也称端木子贡在国外经商过程中,赎回来一个为奴奴隶的鲁国人,回到鲁国后,却没有去官府领取他赎人,所花的赎金,他认为自己不需要这笔钱,可以为国家分担赎人的负担。当时的鲁国人听说后,都夸赞子宫的品德高尚,为人善良而有担当。他的老师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很是生气,叫来子贡说到: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官府的补偿金,路过的人们在外出的时候,就不会再愿意去花钱赎回自己沦为奴隶的同胞了!你犯了大错了这件事!子贡不解问道,我赎回了同胞,却不用国家花钱,既拯救了一位同胞,也减轻了官府的负担,怎么就是错误的呢?
孔子认为,世间万事,不过义跟利两个字,鲁国原先指定这个法律,就是为了激发人们心中的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的时候在外,就会对同胞生出恻隐之心,只要他把同胞带回去,时候国家就会给他补偿,那他既可以做一件善举,又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两全其美。这样做善事的人们既帮助了别人,也不会损害到自己利益,而且能够满足自己内心对于善的追求,还能得到大家的赞美,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而你的所作所为,却只是让自己的道路更多的赞扬,却提高了大家对于义的要求。大多人并没有你这么雄厚的财力,无法不在乎白白付出一笔巨大的金钱。这样以后大多数人,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就会选择视而不见,原本因为这条法律,而带来的向善的风气,也会因为在自身利益受损的时候选择视而不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够以自身的要求去同样的要求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本来就没有这个义务,却要强制的变成自我的义务,那损害了我们自身的权利。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现象,比如很流行的一句话,让不是我的义务,不让确实我的权利。人性很美好,但是不要去揭开面纱,自身所做的事,不要强求也能成为别人的行为准则!
-
灰色系((专业版抢先看)中国传统色:国色之灰色系)
2024-05-26
-
567(混在朝鲜(567)山下道路被封)
2024-05-26
-
鸡的守护神(十二生肖各自的守护神是谁千万别摆错了)
2024-05-26
-
朴道水汇(【重磅】朴道水汇喜获超亿元融资,聚焦智能化净水建设)
2024-05-26
-
南通市副市长(李柚任南通市副市长)
2024-05-26
-
创一代(创一代相亲被8名女生追着表白,选了最普通的一个,网友:明白人)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