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德(军委听说他的大名,点名要调人,周总理说:整个系一起调进解放军)
1952年,抗美援朝进入到阵地战阶段。针对美军绝对优势的空炮火力,志愿军构筑坑道工事,依托坑道进行坚守防御作战,形成了一套坑道作战战法。这一战法要求步兵、炮兵密切协同,坑道内部队与纵深部队紧密配合。因此,通信联络保障至关重要,往往决定了战斗的成败。
当时,前线部队主要使用的通信设备是步谈机,这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单兵携带,但通信距离较近,而且在坑道内部往往无法使用。
志愿军通信兵为了确保联络畅通,要冒着枪林弹雨,冲出坑道,跑到空旷地带,往往会付出鲜血乃至牺牲的代价。
1952年5、6月间,志愿军第39军第117师与美军第45师为争夺铁原西北190.8高地,展开了激烈战斗。当时,有一个班的志愿军战士被困在坑道内,而上级并不知情。这个班携带有一部步谈机,但敌军火力猛烈,封锁住了坑道口,无法出去与上级联络。步谈机员急中生智,将天线埋在坑道内,与上级取得了联系,后方的部队立即反击,救出了他们。
这一现象引起了志愿军通信部门的高度重视,通信部门专门找来相关人员,组织座谈会进行总结推广。这一现象当时在理论上是难以解释的,其机理究竟如何,能否大规模推广?
这一难题上报到了军委通信兵部,领导马上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正是今天要介绍的主角、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电子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毕德显。
一、显显令德
毕德显,1908年12月出生于山东平阴县。爷爷给他取的这个名字,源自《诗经·大雅·假乐》中的“显显令德”——让自己的德行流光溢彩,使百姓受益。
他自幼聪明好学,1927年进入济南齐鲁大学物理系学习;1930年,齐鲁大学停办,经老师推荐,转入燕京大学物理系。
燕京大学是美国教会办的贵族学校,有钱学生很多。一开始,在他们眼里,毕德显就是个乡下来的。但很快,毕德显就用自己的成绩和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让他们刮目相看。
1932年,毕德显以全优的成绩毕业,留在燕京大学物理系,一边任助教一边读研究生。两年后,他研究生毕业,被聘为燕京大学物理系讲师,同时加入了中国物理学学会,成为最年轻的会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毕德显几经辗转,来到了昆明无线电研究所,从事保密电话和利用中波广播电台导航飞机的研究。
抗战期间,像毕德显这样的技术人员生计颇为艰难,“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一次,毕德显和另外两位同事去西南联大上课,刚上街,就被几个乞丐缠上了。同事急中生智,说了句:“我们是教授。”乞丐立刻就散去了。
1940年,毕德显在友人的帮助下,申请到一笔助学金赴美留学。他先来到斯坦福大学,师从大名鼎鼎的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教授,并仅用一年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
后来,由于美国政府军工项目的需要,特曼教授必须离开斯坦福大学一段时间,不能继续指导毕德显,于是推荐他去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教授。
1944年夏,毕德显在加州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高强度质谱仪镁离子源》在博士生毕业论文评选中获得了金奖。
博士毕业后,毕德显先是留在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理论研究组工作了半年,与钱学森一同共事,后来应聘到美国东部新泽西州康登城的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新产品试制部,主要从事脉冲多路通信设备、自动定向设备及微波通信设备等的研究和制造。
1946年夏,毕德显正打算回国,一位老朋友登门求助。
来者是赵忠尧教授,两人在昆明时就相识,当年为了制造加速器曾经合作过,可惜没能成功。赵忠尧这次来找毕德显,还是为了加速器的事情。
【注:赵忠尧是浙江诸暨人,是我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
原来,赵忠尧受国内委托,打算从美国买一台静电加速器带回国,到了美国才发现携带的经费远远不够。他并不气馁,计划买零部件自己攒一台加速器,不过他需要毕德显的帮助。
毕德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为此推迟了回国的行程,与赵忠尧一起投入到加速器的研制中去。按照计划,他们首先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学习了静电加速器发电部分和加速器的制造,半年后又前往华盛顿卡内基地磁研究所访问,重点学习了离子源技术。
花了一年时间,1947年9月,中国核物理史上第一台自主设计制造的加速器,终于在美国研制成功。3年后,这台加速器被辗转运送回国,并为新中国的核物理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此重大的功绩,毕德显却从未向他人提起过,后来还是通过赵忠尧的回忆录才被公众知晓。
中国第一台静电质子加速器
二、以身作则,开辟新校
1947年秋毕德显回国,担任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其家人一直住在山东老家。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密谋要绑架毕德显去台湾,中共地下党组织棋高一着,经过周密策划,先安排毕德显生病休息,然后利用学生探望的机会,悄悄将他转移了。毕德显先到了上海,后来又去了香港。在香港,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他登上一艘苏联货轮,绕道朝鲜,进入了东北解放区。
经组织安排,毕德显担任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工科大学——大连大学(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电机系和电讯系的系主任,家里人也从山东老家接来,全家住进了独门独院的别墅。
1951年底,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在原有中央军委机要通信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1949年10月21日至1954年9月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构,1954年9月,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政务院改称国务院。】
此时正值抗美援朝,解放军需要培养电子方面的技术人才。军委通信兵部王诤部长听说了毕德显的大名,向周恩来总理请示将毕德显调过来。周总理高瞻远瞩,不但同意调毕德显,还提出将毕德显领导的整个电讯系都调到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1952年2月29日,在周总理的批示下,毕德显带领211位电讯系师生离开大连,到达张家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当时,一些教师和学生留恋海滨城市不愿去艰苦的地方,毕德显以身作则,第一个打点行装,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大连。
在张家口,毕德显住的是日本兵留下的简陋营房,吃的是高粱米、窝窝头,用水靠自己挑,有时烤火的柴也要自己打。这种工作和生活条件与他在美国以及南京、大连等城市相比差距很大,组织上想给他一些照顾,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他倾尽全力埋头工作,一方面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教材,登台讲授其他教师开不出来的课程,另一方面不断写信给在国外的同学,热情劝说他们回来参加祖国的国防建设。
经他劝说回国的专家学者达数十人之多,这些专家学者大多数为新中国电子工业、雷达工程技术以及院校建设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三、抗美援朝的幕后英雄
毕德显一到张家口,还提出了一项重要建议——设立我国第一个雷达工程系。他当年在美国工作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巨大投入,当时他就预见到,谁掌握了这门技术,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当初,毕德显利用工作机会去参观时,美国人再三强调,不许拍照,不许记录,他只能硬记下来,回家后一点点拼凑起来,形成笔记。美国人万万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年轻留学生,日后将成为中国雷达之父。
毕德显的建议迅速得到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批准,学校便以原大连大学电讯系为基础,成立了雷达工程系,并任命毕德显为系主任。
为了筹建雷达工程系,从教学计划到课程大纲,毕德显都亲自动手。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从不停笔,坚持撰写和翻译了数百万字的教材和专著。
为了提高师资水平,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毕德显把信息论应用于雷达工程领域,组织教员进行信息论的研究。当时信息论的论述大都刊登在外国杂志上,没有现成的书,他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为不少教员后来运用信息论这一锐利武器,从事雷达、通信方面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打下了基础。
1952年夏天,毕德显接到了开头所说的任务,他听说这是抗美援朝前线遇到的难题,便立即开始日以继夜地查资料、搞计算,仅用了3天时间就向上级递交了报告。
这份报告用科学、浅显的语言,阐述了天线埋地传播信号的机理,对坑道通信的电波传播方式,坑道天线的辐射机理、基本形式结构及如何架设等都作了描述,使“天线埋在地下能够实施通信联络”的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答案。志愿军总部后来特意召开了“埋地天线”总结大会,评价“这一创举在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
而美国直到1963年3月,才公开发表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毕德显发展了无线电通信的天线理论,为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们推广坑道通信经验作出了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坑道作战幕后英雄。
1958年,毕德显随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从张家口迁至西安。
1961年,毕德显调至新成立的解放军雷达工程学院担任副院长。
1963年,毕德显正式参军入伍,被授予大校军衔。
1973年,在一次接待外宾的宴会上,钱学森向周恩来总理介绍了毕德显。周总理深情地对他说:“你为国家的雷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人民应该感谢你!”
四、为人师表、提携后辈
毕德显为人师表,一贯热心帮助和扶植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被称赞为学术上的“活字典”“科学道路上一颗晶莹的铺路石”。几十年来,他为中青年教员审阅和修改过许多教材、讲义和论文,为别人著书立说提供过许多帮助,但一直拒绝署上自己的名字。
有一次,部队里面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慕名前来找毕德显,原来他写了十几万字的《晶体管线性电路分析》初稿,想请毕德显帮助修改。
毕德显看得十分仔细,一个公式、一个符号地认真审改。他发现稿子虽然写得比较粗糙,但不少地方有独到见解,于是以信件和电话的方式,数十次给予具体指导,还把他请到家中进行指导和鼓励,向他提供自己积累的大量资料。
比如,这位青年在分析“晶体管的温度特性”这一问题时,查资料、搞演算,几天下来毫无结果,只得写信向千里之外的毕德显请教,毕德显很快就寄去了自己推导的全过程。
这位青年在毕德显的耐心指导下,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五易其稿,终于写就了53万字的《晶体管线性电路》一书。在毕德显的推荐下,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专著,在成书时,青年一再请毕德显署名,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看到你们年轻人出成果,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这就足够了。”
青年感慨地说:“这部书的章章节节,都浸透了毕德显教授的心血。”
在毕德显的言传身教下,青年勇攀军事科研高峰,多次谢绝地方上的高薪聘请,扎根军队基层,成为了我军通信专业的高级人才。此后,他2次获得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4次荣获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多次被评为“全军通信科技标兵”。
毕德显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50多个春秋。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在国防电子教育战线上,培养出了大批技术人才,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学生当中,院士就有三人,将军、专家、教授更是不计其数。
1982年5月,他应邀参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校30周年庆典,入场时,全场3000余人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3分多钟。
1991年春,毕德显因病住进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治疗。1992年1月12日,毕德显逝世,走完了他84个春秋的人生之路。
生前,他立下遗嘱,其中两条的内容是:在我去世之后,将遗体捐献给所在医院作病理解剖研究之用,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我参加革命以来,工作做得不多,但得到了组织上的很多关怀和照顾,我感谢组织,感谢同志们,祝学院兴旺发达。
1992年12月,毕德显生前执教过的南京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为他立了铜像,铜像背后镌刻着对他的评价:
毕德显,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4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是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建者,现代中国最著名电子学家之一。一生默默耕耘,著作甚丰,桃李满园。教授志弥坚、德仁厚,衣不求华,言不过实,对事业有抱负,对学业有卓见,对朋友有信义,对国家忠贞不渝。老友同窗,师长学子,皆以圣贤前辈敬佩爱戴之。一代楷模,高山仰止。
2019年10月1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为了纪念毕德显,依托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毕德显班”,培养引领电子信息领域科技发展和产业应用创新拔尖人才。
毕德显的精神会一直影响这里的莘莘学子,影响一代一代的科研人员。
本文作者:李霆,“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
阿里国际站(“死守”阿里巴巴国际站)
2024-05-26
-
淮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三个主要经济城市数据,徐州规模大,济宁扎实临沂活跃)
2024-05-26
-
吴江市(12个版聚焦吴江经验,全国分享)
2024-05-26
-
书法学习(掌握深入临帖的关键,学书法便可豁然开朗)
2024-05-26
-
布政(清代此省份是个特例,不仅有两个布政使,而且还有两个省会)
2024-05-26
-
519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中国旅游日为什么定在“5·19”吗?)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