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智能工程(全国约134所高校已开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制造业升级开出全新招聘“大单”,高校接得住吗)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3月22日 10: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工程机械机器人、5G+精准医疗等新型智能装备在交通、机械、医疗等领域优先落地,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竞争焦点,正成为世界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工程机械机器人、5G+精准医疗等新型智能装备在交通、机械、医疗等领域优先落地,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竞争焦点,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必争之地。据统计,目前,全国约134所高校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未来五年,毕业生预计达72.9万人。

这也给高校带来一道全新的“思考题”: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如何推进更有效的产教融合,助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多位高教界专家认为,一批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理应探索制造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转型的新路。

博士需求同比增长七成,部分传统制造业招工释放新信号

科技重塑正让传统制造业“脱胎换骨”,而在制造业敞开拥抱高新科技、晋级先进制造业的过程中,也对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最近提及一组数据,让不少同行印象深刻:2020年,我国万人以上规模的纺织制造企业中,要求至少具有本科学历的岗位比例达34.7%。同年,产业界要求候选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岗位需求规模同比增长超过71%!

“制造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加快转变,从这两年招聘市场显著的需求变化可见,高学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攀升。”孙瑞哲说。

根据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经测算比较,2019年,中国制造业处于世界第三阵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直言,我国最大的优势是规模发展,但在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工业产品我国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总的来说,我国制造业存在基础能力薄弱、产品位于中低端、产业大而不强等问题。

日前在东华大学举办的“特色高水平大学与制造强国发展论坛”上,一则观点被多位高教界和产业界专家论及:所谓的“卡脖子”问题表现在具体的行业领域,有时是被“卡”技术,有时是被“卡”产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在关键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亟需高等教育尤其是行业特色高校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行业特色院校根源于行业,要“扎根”更深延伸更广

有学者提及,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开始,包括农、林、水、地、矿、油、电、化、建、交等在内的300多所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就一路顺应行业发展的需求而生,为行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时下,作为制造业人才培养的“国家队”,一批行业特色院校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紧迫感,提升办学内涵,彰显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辛忠抛出的一道思考题引来不少同行热议: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中,不少技术、产品亟需通过创新实现关键领域的突破。简言之,发自行业内部的“破圈”需求越来越明显,那么,行业特色高校还能按原来的行业链条发展吗?如果不能,放眼未来,到底是要走学术型道路、应用型道路还是职业型发展道路?在办学方向上,是要更立足于面向知识发现的创新导向,还是面向产业研究的创新导向?

按照辛忠个人的看法,办好特色高水平大学,要沿着院校自身的特色方向强化基础。行业特色高校要把传统优势学科朝着交叉学科的方向进行渗透,和新兴学科进一步交融;同时,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要做得更强、更显特色;在基础科学领域,要建立更强基础。“要使行业特色大学越办越有特色、根基更强,向新兴领域伸展得更广,更具生命力。”

作为前沿的行业科技创新平台,高校也是推动关键技术集成攻关的主力军,在业内也拥有整合国内国际资源的能力。这些独一无二的优势,既是行业特色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石,也使这类院校区别于传统综合性院校,为其打响“特色牌”、走好发展路提供了内在逻辑支撑。

对准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新模式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比较低,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现象依然突出。根据有关调查,我国46.41万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发明专利当中,仅有3.88万件发生过转让或许可,只占到了8.4%。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指标通常在40%以上。

更好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单忠德认为,行业特色院校要建立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高校分类管理机制,同时,也要推动形成新型多元参与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高校要在理念、学科、人才、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转型,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创新、融合、开放共享。

“高等教育要对准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东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谈到,最近成功发射的神舟十三号上,三位航天员穿着的正是东华大学参与设计的多个系列航天服。面向“十四五”,学校将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产业领域和前沿交叉学科领域,重点围绕智慧纺织、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环境与健康、智能制造、智能可穿戴、时尚创意等主题,前瞻性布局若干学科交叉方向和领域。同时,围绕产业链布局,学校大力推进自主发展的多学科交叉平台,包括纺织科创中心、时尚科创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东华大学将持续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抓住新工科发展契机,集成各个相关学科领域,加强与产业的互动。

作者:储舒婷

编辑:顾军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