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朝鲜撤回大使(中朝关系的变迁(二))

2024年03月20日 05: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美苏操控下以北纬38度线为界,朝鲜被分为南北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独立国家,南朝鲜由美国支持的李承晚集团控制,北朝鲜则由苏联支持的金日成政权控制,两个国家都想实现民族统一,背后都有大国做后盾。因此,38线上不时发生武装冲突,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虽然金日成在中国生活战斗了26年,但在统一祖国的问题上迫切希望得到苏联老大哥的支持,两次强烈要求苏联对其军事援助,支持他发动统一解放战争。当时欧洲冷战已经爆发,朝鲜再开打,苏联就有可能被卷进去,所以斯大林不同意金日成发动战争。

此时,中国正与苏联就归还中国东北中长铁路和旅大港的主权进行谈判,那样苏联舰队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就没有了,苏方自然不愿意。如果金日成能够统一朝鲜,将来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加之美国又表示在亚洲的防御线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所以斯大林同意金日成的开战要求。

虽然金日成有20多年抗日游击战的经验,但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对中方提醒美军有在仁川登陆的可能性不以为然,被美军顺利登陆也就理所当然。

中朝关系的变迁(二)

当美国干涉朝鲜统一战争后,中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出兵参战,过程不再赘述。历经三年的战争,由于斯大林去世,苏共继任者急于甩掉包袱,停止了对朝鲜的军事援助。当初中国归还朝鲜的四个主力师已消耗殆尽,而早日结束战争也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美军也不想为这场与己无关的战争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始于38线而又止于38线的朝鲜战争又回到了战前的起点。

战后朝鲜对中国并没有太多的信任和感激,如继续留在朝鲜的志愿军司令部坐落在离平壤几十公里的地方,居住条件很差。平壤战争展览馆十二个展厅只留给中国志愿军一个,其余展厅朝鲜人民军的作战行动被解释成与中国志愿军无关。中国自1952年召回驻朝大使后,直到1955年1月都没有再派新大使。

中朝关系的变迁(二)

战后的朝鲜面临严峻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局面,急需重建时向中国伸手求援多少有些尴尬。但中国不计前嫌,在朝鲜重建的最初几年,中国的援助在合计金额上竟然超过了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总和。 在一众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下,朝鲜经济重建的三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功。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