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王延春(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2024年03月20日 03: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1970年的冬天,华夏大地满天飘雪,大江南北一片银装素裹,人们也不约而同地围聚在火炉边,靠着那一团鲜红的火焰御寒。

而在岳阳市华容县的一处农场,却突然沸腾了起来,人们甚至不顾这严冬腊月的寒冷,纷纷冲向一处监舍。

监舍内,一位年过六旬的瘦削老人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哽咽着说道:“我自首,我悔过,我……我在特务连的时候,曾经用驳壳枪打死过一个女人……”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这位老人,名叫姚楚忠,曾经在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特务连任职。而他的这番话,也引起了岳阳地委书记赵处琪的重视。

在看过姚楚忠交待的内容后,赵处琪赶紧给湖南省政府发去电报,而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王延春也觉得事关重大,便紧急呈报给了北京。

当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向来宽和稳重的他也不禁面色沉重起来。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如果将这件往事重提的话,不知道毛主席会有多么伤心”。

在反复考虑了几天之后,周恩来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件事如实向毛主席汇报。

一天下午,周恩来总理来到了位于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

这里是毛主席的寓所,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位伟大的领袖便一直居住在这里。

一开始,周恩来先汇报了“三五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当毛主席听到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我国顺利进行了第一颗氢弹试爆、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之后,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颇为感慨地对周恩来说道:“科研工作是一定要重视的,现如今哪个国家不重视科研,就必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深刻的教训!”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对于这番话,周恩来十分认同。

见毛主席此刻心情不错,他这才面露难色地从口袋中掏出一份电报递了上去:“主席,这是岳阳地委和湖南省委联名发来的电报,您看一看吧”。

看到对方的脸色竟然有几分落寞,毛主席心中虽然疑惑,但还是笑着接过电报,逐字逐句看了起来。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偌大的房间内十分寂静。

直到毛主席看完之后,双手颤抖着将电报放在了书桌上。

他紧蹙着眉头,昔日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虽然已经极力克制着心中悲痛的情绪,但毛主席还是喃喃说道:“这个人的心怎么这么狠?开慧牺牲的时候,只有29岁啊,还是3个孩子的妈妈……”

话还没说完,伟人的眼中便已噙满泪水。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而那个名叫姚楚忠的战俘,之所以能够引起岳阳地委、湖南省委,甚至是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的如此重视,是因为他口中所杀害的那人,正是杨开慧!

那么,在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细节呢?

而根据事后的调查,杨开慧烈士遇害那天,负责行刑的刽子手并不是姚楚忠、而是一个名叫“帅保云”的特务。

那么,时隔40年后,姚楚忠为何要主动坦白、并且一口咬定杨开慧烈士是自己杀害的呢?

要想了解这段历史,还要从杨开慧不幸被捕开始说起。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深夜枪响

1930年10月24日,一直在长沙、湘阴地区领导革命工作的杨开慧趁着夜色的掩护,匆匆赶回了板仓老家。

要知道,杨开慧作为毛主席的妻子、同时也是湖南地区革命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她早已被国民党反动派列入了抓捕名单之中。

此次板仓之行,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沿途要经过敌人重兵把守的好几处关卡,稍有不慎身份便会暴露。

既然如此危险,杨开慧为何还要回老家一趟呢?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因为这里,不仅有她60多岁的老母亲,3个孩子也都被暂时安置在了此处。那个时候,年纪最大的毛岸英只有8岁,最小的毛岸龙只有3岁。

年迈的老母亲,年幼的3个孩子,一直以来都是杨开慧心中的牵挂。

遥想三年之前,毛主席刚刚率领工农军队伍发动秋收起义,并且转移到江西省境内的井冈山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夫妻二人也就此分开。

对于这样两地分隔的生活,杨开慧毫无怨言。

毕竟,他们心中都有着相同且远大的理想,那就是带领劳苦大众、推翻反动派的独裁统治,实现革命的最终胜利。

毛主席前往井冈山后,杨开慧便辗转湖南各地,发动群众开展革命工作。

但此时,她不得不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3个孩子年纪太小,而革命道路危机重重,把他们带在身边,不仅会让自己分心,还有可能让他们受到伤害。

可作为一个母亲,杨开慧自然不愿与孩子们分开。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最终还是理智地决定,把孩子们送回板仓老家。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一方面,孩子们在那里也有亲戚照顾,相对来说也安全一些;另一方面,年迈的老母亲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也算是有个陪伴。

从那之后,杨开慧便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孩子们,一会儿担心他们会不会乖乖吃饭,一会儿又担心他们穿得暖不暖。

然而,彼时的革命形势十分严峻,反动派军警们四处抓捕革命志士,这份牵挂也只能被杨开慧深深埋藏在心中。

直到1930年10月底,她才有机会返回板仓老家,去看望老母亲和孩子们。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杨开慧行至途中的时候,反动派军警早已盯上了她,一直悄悄尾随跟到了板仓。

当天夜里,当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确认、他们监视的这人正是苦苦寻找的杨开慧后,便当即下达了逮捕命令。

一时之间,整个村子枪声大作,反动派的爪牙们将这里团团包围,抓走了杨开慧和她的3个孩子,将其关入长沙陆军监狱。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在之后的20多天时间里,惨无人道的反动派军警对杨开慧严刑拷打,希望能从她口中得到有关毛主席、以及湖南境内革命武装的信息。

但无论敌人使出怎样的招数,意志坚定的杨开慧总是冷眼相向,她甚至大声戏谑道:“要打便打,要杀便杀,想从我这里得到情报?痴心妄想!”

最终,敌人彻底失去了耐心,1930年1月14日,将杨开慧押到偏僻的识字岭上杀害了。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开慧遇害后,身在江西瑞金的毛主席很快便得知了消息。

那一刻,这位伟大领袖的心中五味杂陈,沉默了许久才对前来安慰的朱德等人哭诉道:“开慧太苦了,我对不起她……”

在平复好思绪之后,毛主席悲痛地给杨开慧的母亲寄去一封书信,上写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并且将自己的生活费一同寄了过去,希望老人家能用这些钱,给自己的爱妻修墓立碑。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从那之后,毛主席便陷入了深深的愧疚与自责中。

若她不是自己的妻子,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反动派也不会下此毒手。

在伟人心中,这份对亡妻的思念,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褪去,反而愈加刻骨铭心。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曾给昔日的革命战友李淑一寄过一篇诗词,词名就叫做《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李淑一的丈夫名叫柳直荀,1924年便加入了党组织,与毛主席等革命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后来更是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便一直在湘鄂西根据地领导革命工作。

1932年9月,柳直荀被敌人杀害。

所以,在诗词的第一句中,“骄杨”指的便是毛主席的爱妻杨开慧,而“柳”指的则是柳直荀烈士。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由此可见,时隔20多年,毛主席依旧深深挂念着杨开慧。

1962年11月,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老人去世,毛主席得知后也是倍感心痛。

他当即给杨开慧的哥哥、曾担任湖南省农林厅研究所主任的杨开智写了一封信,表示哀悼之情。

“惊悉杨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寄上五百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节哀顺变。”

真凶浮出水面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对杨开慧烈士的牺牲做过调查,根据当时亲历者的口述可以断定,刽子手是一个名叫“帅保云”的反动派军警。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直到1970年,岳阳市华容县农场的一名六旬老人,竟然提出自首,并主动交待是自己杀害的杨开慧。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原来,杨开慧被捕之后,时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的何键喜出望外,当即严令手下的特务:“一定要从她嘴里得到情报!”

然而,杨开慧的坚定态度,最终让何键吃瘪,经过一连20天的审讯,丝毫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情报。

恼羞成怒的何键火冒三丈,为了泄愤,他下达了杀害杨开慧的命令。

这个任务,交到了长沙警备司令部特务四连的手中。

1930年11月14日清晨,身为特务四连连长、同时也是监斩官的宴国务召集人手,将伤痕累累的杨开慧提出长沙陆军监狱,直奔浏阳门外的识字岭而去。

当杨开慧看到,自己被押送到了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而身旁的敌人们各个全副武装,便料到了结局。

就在这时,宴国务嚣张地说道:“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不然的话……”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话还没有说完,早已被折磨得虚弱无比的杨开慧冷笑一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革命万岁!我绝不与你们这群恶魔为伍”。

恼怒的宴国务露出了凶狠的目光,他一招手,早就在旁边等候多时的帅保云走了过来,举起手中的驳壳枪便扣动了扳机。

随着两声枪响,杨开慧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见此情形,另外两名军警姚楚忠、罗国林则走上前去,将绑在杨开慧身上的绳索、脚镣收了回去。

因为按照当时反动派内部的规定,枪决之后,这些物品是要归库的。

然而,到了中午,特务四连的人正在吃饭之际,一名卫兵却急匆匆地跑到了食堂,伏在连长宴国务的耳边小声说道:“刚才上头派人去识字岭了,说那个人还没死,让我们赶紧处理”。

闻听此言,宴国务小声咒骂了一句,然后对着身旁的姚楚忠说道:“你快去补一枪,耽误了咱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听到这个命令,姚楚忠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拿起配枪,带着两名士兵便朝着识字岭赶去。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到达刑场之后,姚楚忠发现杨开慧虽然流了不少血,但还有微弱的呼吸,而且此刻,她的眼睛正盯着自己。

姚楚忠当兵多年,杀害的人两只手也数不过来,但从未遇到身中两枪、眼神却如此坚毅的人。

想到这里,他赶紧后退几步,再次开了两枪。


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接连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南昌等大城市,第四野战军两个兵团(12兵团、13兵团)从东西两个方向近逼长沙。

时任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的陈明仁、与湖南省主席程潜最终决定和平起义,长沙随之解放。

当解放军进驻长沙之后,姚楚忠所在的特务连曾发起挑衅,最终全部被抓了俘虏。

1970年,六旬老汉自首惊动毛主席,看过电报后泪目:心怎么这么狠

新中国成立后,姚楚忠便被押往岳阳市华容县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在这20多年的日子里,他备受煎熬,脑海中时刻都会涌现出当初自己杀害杨开慧的场景。

直到1970年的冬天,年过六旬的姚楚忠变得精神恍惚,再也无法忍受这份煎熬的他、最终决定自首,向组织上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虽已时隔多年,但毛主席对于杨开慧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少,所以当他得知事情原委之后,不禁痛心疾首地说道:“这个人的心怎么这么狠?开慧牺牲的时候,只有29岁啊,还是3个孩子的妈妈……”

好在姚楚忠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1974年7月,醴陵县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最终判定姚楚忠因犯反革命杀人罪,执行枪决。

杨开慧烈士在天之灵,如果知道这个消息,想必也会感到欣慰吧。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