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不禁(2004年北京一妇女救济穷苦少年20元,18年后少年来报恩:还您19元)
2022 年,一通陌生的电话,突然打到了已经从北京市丰台区劳动仲裁大队退休多年的王群手机上。
她按下了接听键,随即电话另一端年轻男子的声音便将她带回到了18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
而当对方激动的说明想要报恩并归还20元钱的意图后,王群却笑着突然挂断了这通来电。
不久之后,她的支付宝就收到了19元的转账咨询和一条短信。
那么电话里要报恩的男子是谁?和王群有什么瓜葛? 本要还清的20元又因何少了1元? 这一切,还要从18年前开始说起……
孤身进京,打工人遭刁难
1986年,汪明明出生于安徽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就辍学回家了。
2004年,王明明为了分担家庭压力,与同龄的孩子一同踏向了进京务工的道路。
那时候,他也曾怀揣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好工作月入过万的梦想,想过在北京打拼几年后回家到县城里买个房结婚生子。
但是这些想法却随着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碰壁逐渐破灭了。
无奈之下,一没技术二没学历再加上年纪尚幼的他为了填饱肚子也就顾不上脑袋里的那些幻想了。
几经辗转,便和同乡一起来到了丰台区的一个小型的服装厂当起了车间工人。
虽然这和他来时的期望多少有些出入,而且车间里的工作也比较辛苦,但好在总算是在北京成功落脚了。
欣喜的他在第一次下班后就打电话跟父母聊起了自己的情况。并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北京混出个样儿来。
可人生往往并不是按照我们的设想来发展。不久之后,这位丝毫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就因为老板的一次无理指责而与其爆发了直面冲突。
而就当所有人在为他说话,想让他给老板服个软这件事就过去的时候,年轻气盛的他却死活都不肯低头。
这也让因此在员工面前颜面扫地的老板对他怀恨在心。
果然,老板的“小鞋”很快就来了。他不但给汪明明安排了本就不属于他的工作,而且有意剥夺了他本就该休息的时间。
就连和他一组的其他员工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而大家纷纷为了自保,也纷纷远离了汪明明。
受到“此种待遇”的汪明明终于忍不下去了,他主动找到老板讲起理来。
而面对他的连番发问,老板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你是我的员工,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
原本已经很生气的汪明明听到这句话直接气炸了!他冲老板说到:“那我不干了,你把薪水给我结算清楚。”
“薪水? 就你这样? 你一分钱也别想拿到!” 老板充满蔑视的眼光看着他。
“你说什么? 我辛辛苦苦工作,你凭什么不给我钱?”汪明明听到老板的话激动地冲向前去。
而就在此时其他同事怕汪明明年轻气盛在闯出什么祸来,纷纷上前将他拦了下来,连哄带劝地带他回了宿舍。
回到宿舍后的汪明明越想越气,他本想拿起电话打给父母告诉他们这件事,可是转念一想,说了不但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还会让远方的父母担心。
于是他放下了手机,默然无语。
半晌后,他想到自己来到北京后受的那些委屈,干了这么多却没办法拿到一分钱。
不但没有寄钱给家里分担负担,而且现在身上也几乎不剩分文,连吃饭生活都成了问题,走投无路的他哭了出来。
一位上了年纪的同事见状,来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到:
“事情已经发展成这个样子了,干是肯定不能干下去了,要另谋出路才行啊。但是钱,一定要想方设法要回来,我听说有个劳动仲裁可以帮打工的要工资,要不,你去试试……”
听到这里的汪明明又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他擦了擦自己的泪水,抬起头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内心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自己的薪水要到手!
依法维权,农民工讨薪成功暖心怀
在同事的指点下,汪明明几经辗转和打听终于来到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劳动监察大队。
可走到门口,看着里面的人来来往往,16岁的他一时呆立当场不知如何发问。
“小伙子,你找谁 ? 有什么事吗? ”这时,一个身穿制服的个头很高留着一头卷发的女人看到了正在往里张望的汪明明。
“我…… 我来找,就是,我来找要工资的”汪明明支支吾吾紧张地说到。
“要工资? 那我知道了,来,你过来,来我办公室详细说一说。”
女人挥挥手招呼自己过去。汪明明听到可以帮自己把工资要回去,不禁加快了脚步。
进了办公室以后,穿制服的女人先招待自己坐下,然后倒了一杯热水端到了脸早已被寒风吹红的汪明明面前。
她和蔼地说到:“小伙子,你在哪里工作?是薪水被扣下了吗?”
听到她温柔的话语,又看到自己面前的这杯热水。来到北京务工的汪明明第一次感受到了身处陌生城市的温暖。眼泪也不争气地跟着掉了下来。
“小伙子,别哭,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什么跟阿姨仔细说说” 女人又说到。
听到这里,他连忙擦干了自己的眼泪,将自己在打工时与老板的争执,以及老板是如何对待他,扣押他薪水的详细过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眼前的这个阿姨。
听完汪明明的遭遇后,身为劳动监察大队队长的王群十分气愤。
但是她却没有把这种情绪显露出来。她语重心长地对眼前的汪明明说:“小伙子,你的事情阿姨都知道了,我叫王群,是咱们丰台区劳动监察大队的队长,今天你先回去,明天上午我安排好过去替你讨薪。”
“我的钱真的可以要回来?” 汪明明瞪大眼睛吃惊地望着眼前的阿姨。
“当然了,不但要回来,而且一分都不会少,放心吧!” 王队长说到。
“谢谢。” 汪明明站起来朝王群鞠了一个90度的躬。
王群将感动莫名的他扶了起来,笑着说到:“都是应该的,不用客气。小伙子,你是怎么过来的?住在哪里? 吃饭了没有?”
“我…… ”汪明明支吾不答。
王群看着眼前的汪明明一切都明白了,她从兜里掏出了20块钱递到汪明明的手上说:“找个地方吃顿饭,然后早点回去不要乱跑,知道了吗?”
“嗯!” 汪明明狠狠地点了一下头,再没有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王群的办公室。
那天晚上,也正是因为有了王群给他的20元钱,他才第一次在北京吃到了自己一直想吃的鱼香肉丝。
而这顿饭也成为汪明明来京务工吃过的最有温暖的一顿。
第二天一早,在王群队长的安排下,劳动监察大队出动了两位工作人员来到了汪明明所在的羽绒服加工厂。
通过对员工的走访确定了汪明明所述的事情属实后,他们来到了这个老板的面前。当看到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后,这位羽绒服厂的老板也泄了气,再也没有了往日神气的模样。
于是,他灰头土脸地现场为汪明明结算了薪水并办理了相关的手续。
而拿到了工资的汪明明则喜不胜收,他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了20元递给工作人员让他们帮忙还给帮自己讨薪的王阿姨。
不过工作人员却笑着拒绝了他,并对他说到,有一天如果你还来北京,亲自交给她吧!
汪明明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他带着自己的劳动所得,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来到了火车站,最后顺利地回到了合肥老家。
在以后的18年里,他都未曾再次踏入北京的土地,但是,恩人的样子他却从来未曾忘记过……
感恩图报,千里进京寻恩人
2022年,一位年轻人来到了北京市丰台区的劳动监察大队的门口。
和上次不同,这次他没有站在外面观望,而是大大方方地进入了办事大厅。
向里面的工作人员咨询到:“你好,我找一下王群王队长,请问她在吗?”
“王群队长? 现在的队长不叫王群啊? 你是哪位? ” 工作人员疑惑地看着对面这个30多岁的青年人。
“你好,是这样,我叫汪明明,18年前,我在北京打工,当时我的老板扣押了我的薪水。是王群队长帮我将薪水要了回来。今天我来北京,是来感谢她的。”汪明明说到。
“18年前?” 听到这些的工作人员不禁吃惊了。
“你稍等一下,我现在去问问我们办公室的同事。” 工作人员为汪明明的事情而感动。
终于,在多方打听后,工作人员回到了汪明明的面前说到:”我问清楚了,王群确实是我们监察大队的队长,但是她已经退休了好几年了。
我这里有刚刚同事给我的王队长的联系方式,你可以跟她本人联系一下。”
“有电话号码? 太好了! 太谢谢你了!” 汪明明听到后激动的说。
在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后,汪明明终于拨通了恩人的手机号码。
“喂!你好,请问是王群王阿姨吗?” 他试探性的小声问道。
“对,您是哪位?” 电话里传来了那个他朝思暮想的和蔼的声音。
“王阿姨,我叫汪明明, 18年前来找您帮忙讨回薪水的汪明明!我来北京了,我来这里感谢您。”
汪明明极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是声音里还是透出了哭腔。
“孩子,别哭别哭,没事,慢慢说,慢慢说……” 听到汪明明哭声,王群首先对他进行了安慰。
“王阿姨,当年我找您帮忙讨回薪水,您不但帮了忙,还借给我20元吃了一顿饭。就是这顿饭,我记了您18年。可是我离开北京的时候,连一句谢谢都没来得及跟您说。” 汪明明激动的说到。
“好孩子,别哭,我是监察大队的队长,为民讨薪,是我应该做的,是我的本分。别哭了啊” 电话那头的王群继续安慰到。
“对了王阿姨,我能加您微信吗,我想把您给我的20元钱还给您,这也是我多年的心愿。” 汪明明继续说到。
“加微信可以,但是钱,阿姨不能要,以前拖欠工资的情况多,每次看到他们困难的样子,我都会给个十块二十块的,但是也从来也没想到过有一天让他们报答。” 王群说到。
“我知道王阿姨,但是这20元无论如何您一定要收下!” 汪明明又说到。
“孩子,这18年来,你过得怎么样?” 电话那头的王群听到汪明明又要还钱,岔开了话题。
“因为您的帮助,我一直过得都很好,当年回老家后,我就在本地找了份工作。后来我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还加入了我们当地的蓝天救援队,向您学习,看到谁有困难,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汪明明回答到。
听到汪明明现在生活很稳定,而且成为了一个回馈社会温暖社会的年轻人,王群高兴的说到:“好,好,那就好。真是个好孩子。”随即王群就挂断了汪明明的电话。
汪明明很快就主动加了王群的微信号,并转账给她20元。但是不论如何,这笔钱王群都拒绝接受。最后,她甚至因此删除了王明明的微信。
百般无奈之下,汪明明通过支付宝直接给王群转了19元。并给她发送了一条短信。短信的内容则是这样的:
王阿姨,18年前您给了我20元让我这个外地人感受到了温暖。18年后,我还您19元,欠您这一元,让我记住您的恩情……
结语:
夫子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王群和汪明明一样,将他人的困难看做自己的困难,受过帮助又常怀感恩之心,那么社会将会是如何的和睦与友善呢?
21世纪以来,我国在解决了民众的基本温饱问题后,又有意的逐渐加强了对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精神建设,并积极倡导民众之间友善,和睦的时代主题。
就让我们共同响应这个年代的号召,一起为建立和谐社会努力奋进吧!
-
阿里国际站(“死守”阿里巴巴国际站)
2024-05-26
-
淮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三个主要经济城市数据,徐州规模大,济宁扎实临沂活跃)
2024-05-26
-
吴江市(12个版聚焦吴江经验,全国分享)
2024-05-26
-
书法学习(掌握深入临帖的关键,学书法便可豁然开朗)
2024-05-26
-
布政(清代此省份是个特例,不仅有两个布政使,而且还有两个省会)
2024-05-26
-
519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中国旅游日为什么定在“5·19”吗?)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