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聚焦精准精细绿色低碳,上海垃圾分类“升级”)
精准、精细、绿色低碳!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发布,旨在积极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升级版”。
对照国际先进水平改善薄弱环节
近年来,上海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分类意识深入人心、分类习惯普遍养成,形成垃圾分类“上海模式”。但是,对照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对照国际先进水平,在分类实效、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此,《工作方案》应运而生,突出精准、精细和绿色低碳。
在精准方面,串联前端、中端、末端。前端继续提升分类实效,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的自觉性,通过开展“四项行动”,持续优化分类投放环境;中端推进收运作业规范化,优化投放收集模式,深化作业扰民治理;末端加快提升处置能力,持续保持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在精细方面,分类更加精细化,鼓励特色道路、特色街区、高标准保洁区域等设置精细化分类的废物箱;回收服务更加精心,加快建设一批可回收物回收高品质服务点,升级改造一批高品质中转站、集散场;监管更加高效,通过数字赋能,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全过程闭环管理。
围绕绿色低碳,上海将深入推进源头减量,推进绿色餐饮,倡导“光盘行动”,减少快递、外卖、电商等行业过度包装,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社会共识。同时,实现深度资源化利用,开展炉渣利用项目建设,以及湿垃圾沼渣高值低碳利用技术示范,全面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明确5项指标和6项任务
据了解,《工作方案》内容包括主要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3个部分。
在主要目标方面,明确了5项重点指标: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比例达到98%;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6%;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率达到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
同时,明确了6项工作任务。即强化社会治理,实现分类实效常态化;优化投放环境,推进分类投放便利化;推动低碳转型,实现源头分类减量化;完善设施设备,达到全程分类系统化;健全回收体系,加强生活垃圾利用资源化;加强数字赋能,推进监督管理智能化。
此外,在保障措施方面,进一步发挥联席会议平台作用,落实各区政府生活垃圾管理主体责任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职责,制定落实资金扶持政策,推进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
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持续加强精细化分类、智能化监管、系统化治理、减量化使用、资源化利用,不断推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助力推进“生态之城”建设。
“三增一减”实效明显
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19年施行以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和超特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中,上海始终保持全国第一。
亮点之一是分类实效基本保持稳定。其中,生活垃圾“三增一减”实效明显。今年1-10月,可回收物日分出量7637吨,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吨,湿垃圾日分出量9391吨,干垃圾日清运量17325吨。
对比2019年上半年,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的分出量分别增长1.8倍、14倍和0.7倍,干垃圾清运量减少15%。居住区和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湿垃圾分出量保持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
亮点之二是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基本健全。目前,上海已建成焚烧厂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达到3.6万吨/日,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198个、集散场15个。
自今年9月起,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43%;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
此外,上海规划新增7座湿垃圾集中设施,其中6座已开工建设,另外1座正在开展招标准备工作。
预计至“十四五”末,上海焚烧和湿垃圾集中设施资源化利用总能力将达到3.8万吨/日,为日均约2.6万吨的干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置提供基本保障,同时也为协同处理其他固体废弃物提供有力支撑。
从市民感受度和获得感上看,总体保持较高水平,95%以上市民对垃圾分类给予充分肯定。
-
部位(学生班里裸露隐私部位引深思:家校社如何共同应对)
2024-05-26
-
推理电影(趁着假期,这8部烧脑电影看起来)
2024-05-26
-
信息学院(客观理性地聊聊湖南信息学院)
2024-05-26
-
中国汉服(汉服是指中国传统服饰吗?)
2024-05-26
-
乳腺有结节(乳腺结节的症状及治疗方案推荐)
2024-05-26
-
宫颈癌(得了宫颈癌,麻烦一个接一个光4个症状就让人吃不消)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