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美国工会(中美企业联合抵制,搞垮全球汽车巨头美国工会制度究竟多恐怖?)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3月11日 12: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心脏地带,工人与资本家们仿佛再次回到了一个世纪前。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在近两个月,美国的大型公司再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心脏地带,工人与资本家们仿佛再次回到了一个世纪前。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在近两个月,美国的大型公司再次掀起了成立工会潮四月初,在纽约一座物流仓库内,亚马逊公司的员工以55%的支持率,成功促成该公司历史上第一家工会组织的诞生。而就在同一天,距离华尔街不过四公里的一家星巴克烘焙工坊,也成功组建了门店工会。而在这种浪潮之下,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员工,也纷纷递交了工会成立申请。一场愈演愈烈的工会潮似乎要席卷美国工人群体!

然而相比于工人的热情,高高在上的资本家们却对工会浪潮畏之如虎。亚马逊高层为了阻止工会成立,一边威逼利诱员工让他们放弃投票,一边质疑投票的公正性,企图推翻投票结果。而星巴克CEO更是亲自下场,与工会组织斗智斗勇。甚至除了这些本土企业以外,像福耀、丰田等国际巨头,在美国办厂时,都极为排斥工会组织的参与。甚至中国的玻璃大王曹德旺曾公开表示:“宁可关掉美国的工厂,也不会接受美国的工会制度”!那么问题来了:

美国工会到底做了什么,为何能让各大企业闻风丧胆?

而现如今工会潮的再次兴起,又会让美国的制造业走向何方呢?

底层劳工的救命稻草

想要了解美国工会的本质,必然无法绕开美国工业的巅峰时代。大约在19世纪中期,美国开始大踏步的迈向工业化。短短二三十年,无数高楼拔地而起,海量的工厂轰鸣不息,整个国家的工业产值直线上升。到了1899年时,美国的钢产量已经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钢铁产业以及重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然而繁荣是有代价的!

当时在过快的工业化压力之下,农村家庭普遍破产,大量的农民为了生存只能被迫涌入城市工厂谋生。可工人的饱和则意味着将话语权送到了资本家手中。于是为了降低成本,资本家们便对数以百万计的工人进行极度压榨。

不仅将薪酬降到极低,工人们还必须没日没夜的劳动。平均每天需要工作14到16个小时,个别时候甚至长达18个小时。而且他们还没有任何劳动保障可言,各种有毒有害的气体、粉尘,噪音污染充斥四周。即使因此受伤致残,乃至致死,也没有任何可以申诉维权的地方。

此时的工人们,在资本话语权的打压之下,显得既弱小又可怜。这种相对弱势的环境,注定它们无法与资方平等对话。于是为了自救,一场劳工革命悄然展开。它们组织起来,以集体示威和罢工的形式向资方和政府表达自己的诉求。同时它们选出领导者和代表,去和资本家谈判提高待遇。而这种方式很快便让,视利益为生命的资本家们低下了头颅,工人们提出的条件很快便得到了满足。

而看到成效的工人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就这样原本自发组织在一起的工人,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团体,最早期的美国工会就此诞生。当时它的主要职能就是组织罢工以及破坏生产,以此给资本家施压。最终通过谈判来维护工人团体的利益。

不过由于缺少政策的扶持,当时所谓的美国工会还只是一种极为弱小的“非法组织”,在政企双方的联合打压绞杀下,只能在地下秘密活动。直到一场空前巨大的劳工游行席卷半个美国,才正式将工会这一组织,彻底推到了美国台前!

美国芝加哥大罢工

走到台前的诉求利器

1886年5月1日,在当时美国最大的工会团体劳工联合会的组织之下。以芝加哥为首全美2万多个企业的工人集体罢工,走向街头游行示威。要求资方管理者停止压榨。它们高喊着“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闲、八小时睡眠”的口号,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种在现代社会看似正常的要求,对于当时的资本家而言,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次的游行影响力空前强大。短短两天的时间,参与游行的工人就高达25万。而如此革命性的示威活动,无疑让政府和资本家们感受到了恐惧。但是就此妥协,显然并不符合上层资本家们的性格。那在这种情况下只剩一条路可走,就是武力镇压。

于是到了5月3日,在一众商业首脑的要求下,警察开始向罢工的人群开火,打死打伤了数名工人。而这种行为自然也激起了工人的反抗,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迅速演变为暴力冲突。在付出了200多人死伤的代价之后,芝加哥大罢工最终还是被武力镇压了下去。不过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其意义却十分深远。

一方面,让工人们对于工会组织的归属感更加强烈,使其走到台前迅速壮大。另一方面,此次游行成功让美国的上层资本看到了工会的能量,所以之后在遇到此类事件时开始主张谈判解决。于是在工会的壮大与资本的妥协之下,在之后的20年中,美国工业便陷入了反复的罢工-谈判-再罢工的循环之中。

而如此反复的诉求其成效也是斐然。首先是1889年,为了纪念之前的芝加哥大罢工,第二国际专门设立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工人争取到了放假的权力。其次在工会组织的不断斗争下,美国全国逐渐通行了八小时工作制,双休制度,工人也开始有了社保福利。甚至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政府还正式颁布了《国家劳动关系法》,赋予了工人自行成立工会,运用罢工和谈判的权利,来获取自己的诉求。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工会对于美国工人乃至世界工人阶级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样光明且正义的组织定位,美国工会并没有坚持多久。

成为恶龙的屠龙骑士

伴随着规模的逐渐扩大,美国工会所需要处理的事务愈加繁重,无奈之下只能高薪雇佣行政人员来进行处理。这使得工会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公司化与职员化。

要知道这些外聘来的管理人员,本质上是脱离工人阶级的,那在维护劳工权益方面自然不会太过主动。往往需要工人低三下四的去申请,工会代表才会与资方进行谈判与协调。使得工会逐渐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组织。

而且公司化运营,还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运转,那么资金从哪里来呢?自然是从加入工会的会员身上收取。于是伴随着工会的臃肿,加入工会的会员开始需要缴纳高昂的会费,逐渐变成了“花钱买服务”的生意!不过这时候的工人至少花钱还能买到服务,但是政治与资本的入侵,则让曾经屠龙的勇士彻底沦为了恶龙!

时间来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工业化的完成与经济的起飞,高喊人权的美国逐渐落实了普选制度。而地位不断上升的工人阶级,也顺利拿到了选举权。在这种背景之下,掌握着大量选票的美国工会,自然成为了党政大选的必争之地!

像以底层民众为基础的民主党,就在工会内部安插了大量的自己人,使其一度沦为自己的专属“票库”。而与工会相对疏远的共和党,为了打击对手自然也开始想方设法的拉拢、贿赂乃至暗中培养工会领袖,来忽悠工人为自己投票。在这种资本与政治的双重入侵之下,工会内部很快就变得乌烟瘴气,党派纷争不断、立场混乱不堪!

甚至一些工会领袖在权利的诱惑下,不惜亲自下场投身政坛!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1979年中美建交时的美国驻华大使伍德科克。他便是凭借着美国汽车工会主席的影响力成功进入政坛,堪称当时工会政治化的代表事件!而且除了党派影响外,工会规模的扩大也让一些黑帮势力所渗透。一些工会领袖与黑道大佬更是狼狈为奸。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有选票、有政治资源、有工人基础、有黑道背景的组织在美国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不要说当时的企业主了,甚至连政府都不敢轻易招惹。但凡有企业敢和工会正面对抗,几乎都落得了头破血流的下场!

美国经济的拦路恶虎

例如著名的汽车之城底特律,曾聚集着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几家可以代表全美汽车工业的顶级制造商。但是在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组织之下,当地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集体罢工,逼迫企业让步。最终彻底压垮了这些美国汽车巨头。

2009年4月30日,克莱斯勒宣告申请破产保护;同年6月,通用汽车公司也破产重组;仅存的福特,虽然没有申请破产保护,但也元气大伤。短短两年时间便裁掉了3万多人,还变卖了沃尔沃、捷豹、路虎等汽车业务资产。美国辉煌的汽车工业就此一蹶不振。

而除了汽车工会以外,更为强势的码头工会也让美国的港口产业深受其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ILWU,垄断了美国西海岸的所有海港港口,扼住了物流与经济的咽喉。然而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做了什么呢?

它为了保住港口工人的工作岗位和自己的影响力,拒绝电子数据化管理等新技术的推行。为了收取政治资助,多次组织港口工人罢工。而且因为有着该组织的撑腰,美国的港口工人消极怠工问题极为严重!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的美国港口拥堵事件吧,如此奇葩的场面,正是拜美国港口工会所赐!

当然说到这有人可能会说,至少美国的工会还在为底层工人发声,说到底只是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而已!你看现如今美国工人高薪资、高福利不都是工会争取来的胜利果实嘛?但事实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堕落新生的美国工会

首先由于美国工会对企业的打压,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不愿意承担美国高昂的劳动成本,纷纷跑到国外建厂,数十万的工作岗位随之流失海外!那些曾经繁华的工业心脏,逐渐变成了荒凉颓废的“绣带”城市。

而且由于资本与政治的入侵,现如今的工会更是成为了不择手段敛财、贪腐丑闻频发的“官僚机构”。例如2020年时,美国著名的汽车工人联合会就被爆出,十多名高层都存在贪污受贿的犯罪行为。甚至有工会成员为了收取回扣,不惜出卖工人利益,签订一些问题合约!

可以说现如今的美国工会,从根系到主干都已经开始腐烂。也正因如此,现如今无论是美国的本土企业还是海外巨头,都极为排斥工会组织的参与。甚至现如今的底层工人团队,都开始厌烦工会组织的行为。

但有意思的是,现如今在失业率飙升、通货膨胀的高压之下,美国的工会潮似乎又有卷土重来的架势!只是现如今这些新成立的工会到底是重拾初心,还是成为下一条恶龙仍旧尚未可知!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