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货币(天目特稿丨“中国杂交水稻印在马达加斯加纸币上”背后:在非洲,见证中非合作的力量)
近日,#袁老杂交水稻印在马达加斯加最大面额纸币上#的话题连续多次登上热搜榜。而早在今年5月,马达加斯加农业和畜牧业部秘书长拉哈里诺梅纳就曾表示,中国是全球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先驱者,感谢中国政府为马方杂交水稻育种以及非洲农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透过这张薄薄的纸币,在非洲这片土地上,中国杂交水稻到底为当地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为此,天目新闻记者专访了在非华人、中国企业驻非分公司以及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专家。
“看见瓦里(Vary)就很法里(Faly)”
相对薄弱的农业生产体系直接限制了非洲农业生产效率。在非洲,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口众多,但由于资金、劳动、技术投入相对不足,且当地农户没有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非洲农业经济发展备受困扰。在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亦是如此。
在马达加斯加语中,把稻米叫做瓦里(Vary),与很多非洲大陆国家主要种植玉米、木薯等作物不同,岛国马达加斯加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是除了亚洲以外,世界上种植水稻历史最长的地方。
在马达加斯加从事进出口贸易生意十余年的华裔陈先生告诉天目新闻记者,稻米是马达加斯加非常重要的食物,对于土生土长的马达加斯加人来说,生活中可以没有肉、海鲜或是蔬菜,但决不能没有米饭。
“对他们来说,米是上天赐予人类最重要的礼物。”在马达加斯语中,稻米的发音瓦里(Vary)与开心的发音法里(Faly)非常接近,陈先生笑称:“我们常常开玩笑说,当地人看见瓦里(Vary)就很法里(Faly)。”
2022年9月份陈先生在马达加斯加拍摄到的水稻田
在马达加斯加从事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推广的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海外子公司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艳萍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团队在2007年到马达加斯加后,调研发现马达加斯加当地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水稻,“但由于当地水稻稻种退化严重,且农业技术水平低,导致单位产量不高,每公顷水稻产量仅2吨左右。”
因此,在有悠久水稻种植历史的马达加斯加,粮食缺口却日益扩大,并十分仰赖进口粮食。
“我们最初了解到马达加斯加当地农民种植水稻基本用的都是传统老办法。”李艳萍向记者解释道,传统办法其实就是不人为干预,靠天吃饭,“当地使用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的人非常少。”
虽然不是从事农业相关行业,但陈先生对当地人最爱的大米也有过了解,“当地水稻原则上一年只有一次收成,有时候可以看到两次收成,最主要看今年老天给了多少水。”据他了解,当地的农业种植主要依赖于天气,水稻产量并不高,“如果当地水稻产量不足,那么大米的售卖更多的就需要依赖进口,但进口大米的价格更加昂贵,在当地收入本就不好情况下,居民更加无法负担,最后就会出现饿肚子的情况。”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非洲目前有14亿人口,吃饭问题是非洲发展的难点和痛点,“过去的六七十年间,中国致力于推动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其中就包括杂交水稻的种植。”
让中国杂交水稻助力非洲国家
如何让当地农户知道中国杂交水稻可以提高收成,增加收入?同时让当地农户学会现代化农业技术?
2007年,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派农业技术专家到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李艳萍依然记得在团队到达马达加斯加后发现,“当地农民和政府官员都不认识中国杂交水稻,甚至当地农业部的技术人员都不知道什么是杂交水稻。”
在一场场公益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在马达加斯加巡回举行,以及一次次杂交水稻示范田种植成果展示后,李艳萍所在的团队让中国杂交水稻在当地被认识,被接受,甚至其实在2017年,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就已经被印制在了马达加斯加最大面值的纸币上。
在来到马达加斯加最初几年里,李艳萍所在的团队首先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进行水稻稻种的筛选,“我们先后在当地试验过五六十个品种,最后在2015年确定其中3个品种,2019年又增加了2个品种。”李艳萍表示,这5个品种是最适宜马达加斯加当地温光水肥的,“在抗旱抗涝等方面都是最适合的。”
李艳萍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组当地农业公司2020年提供的真实数据:“当地传统水稻稻种前期每公顷投入90万阿里亚里(当地货币单位),可以收获2吨左右的粮食,售出200万阿里亚里。但若是购买我们的杂交水稻稻种,每公顷投入200万阿里亚里,可以收获9.8吨左右的粮食,售出1200万阿里亚里,差距就非常明显了。”李艳萍表示,只要用过中国杂交水稻稻种的当地农户,都说产量高,品质好,能卖很多钱。
马达加斯加中国杂交水稻田 图片来源:受访者
“水稻产量提高了,他们卖了赚钱。有了钱就能买牛,供子女读书,改善生活水平。”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在马达加斯加的李艳萍都亲眼看到过。
如今,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这片土地上已有十余年种植历史,“目前马达加斯加已经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并成为首个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李艳萍表示,但由于中国杂交水稻每年要更新稻种,前期投入较大,“所以我们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上占的比重还不是很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让当地农户使用中国杂交水稻稻种外,团队还有一份更重要的工作——公益培训农户如何科学种植水稻。今年,我们团队将带着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继续进行巡回推广和培训,主要教会农户水稻的规范种植流程。”李艳萍所在团队的征程仍在继续,她举例称,以往遇到当地雨季,水稻会被水淹,农户不会为此做些什么。李艳萍他们就会告诉当地农户,水稻是不能长期被水淹的。如今,当地农户遇到水稻长时间被水淹,也学会了想办法排掉多余的水,“这些都是进步,2020年曾经有农户种植中国杂交水稻,每公顷最高产出过12吨。”
马达加斯加中国杂交水稻种植现场 图片来源:受访者
来到马达加斯加前,陈先生也曾在非洲其他国家生活过。他欣慰地表示,杂交水稻所带来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当地孩子的身体上,“我觉得这件事情(孩子身体健康)应该是和杂交水稻有很正向的关系。”
“我们除了在马达加斯加推广中国杂交水稻外,在非洲其他国家也能看到我们杂交水稻的身影。”李艳萍告诉记者,在马达加斯加这个第二故乡,他们正继续努力着。
刘鸿武教授介绍称,杂交水稻的种植不仅仅是在马达加斯加,在非洲几十个国家都有大规模的推广种植,这也使非洲许多国家的水稻产量,比原有的品种提高了30%到50%,“我们帮助非洲的很多国家建立了水稻种植链体系。此外,中国也对木薯进行了改良品种,包括玉米、土豆等其他农作物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有些国家就是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
中非合作的领域远不止农业
“当时杂交水稻被印在的纸币上,我很自豪。”陈先生告诉记者。
刘鸿武教授也表示,在“‘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项目中,中国在非洲国家建立了很多农业现代化的示范村、农业技术推广的示范村,其中也包括了杂交水稻的示范项目,“目前中国常年在非洲国家的农业援外专家就有数百人次,在非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农业示范中心和减贫示范项目,我们中国的十多所农业大学,都有对非农业合作项目,在培训非洲的农业专家。”他认为,中国对非合作,历来就是紧紧围绕着非洲国家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非洲发展的瓶颈问题,“不仅给他援助,更传递技术、培养人才。”
马达加斯加中国杂交水稻田 图片来源:受访者
“不仅是马达加斯加,我们在马拉维援建的科技大学也印在他们的货币上。”刘鸿武教授介绍称,自中非合作论坛2000年成立到现在22年,中非的合作已经体现在全方位、各领域,全方位各领域。这不仅为今天的非洲国家经济增长和它的经济一体化创造了非常强有力的动力,“也为今后非洲二三十年的发展,或者是更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另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李安山在今年7月举办的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一届会议上表示,中国为非洲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方案。中国在非洲的项目是互利共赢的,无论非洲人、中国人,还是第三方的国外投资者都能从中受益。
-
哥伦比亚货币(毒品成了当地货币屡禁不止,哥伦比亚农民身上的原因,很复杂)
2024-05-26
-
印尼盾汇率(人民币大跌350点,美债涨至45%,中美这场货币战,谁危机更大?)
2024-05-26
-
一美元等于多少钱(各国货币与人民币汇率1美元=72404人民币;1欧元)
2024-05-26
-
人民币港币换算(一个国家两种货币香港回归多年,为什么还没把港币换成人民币?)
2024-05-26
-
印度的货币(全球最稳健的货币居然是印度卢比?年贬值率不到2%,有啥绝招?)
2024-05-26
-
eurcny(全球十大最值钱货币排行)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