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李剑光(海边渔村走出开国少将 寻访厦门籍将军的传奇故事)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3月09日 11: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3月1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彭德清的故事很长,他终生奋斗,贯穿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3月1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彭德清的故事很长,他终生奋斗,贯穿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参加抗美援朝、解放一江山岛、炮击金门等战斗。随后他参与了新中国的交通、海运等建设。彭德清的故事很传奇,他自解镣铐翻墙越狱、利用浓雾率队突围,坚持领导游击战。他毕生与“山”“海”打交道:当过海员,在崇山峻岭里冒着枪林弹雨英勇杀敌。1999年6月,彭德清将军离世后,根据遗愿,骨灰撒入故乡的大海。

日前,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厦门日报社共同主办的“踏寻厦门红色足迹”活动走进彭德清纪念室及周边革命旧址,本报记者与20名来自厦门日报小记者团的同学实地参观采访,致敬开国少将彭德清。

1955年,彭德清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纪念室供图)

【现场】

沉浸式展室 详述将军生平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通讯员 姚冰图/本报记者张江毅(除署名外)彭德清纪念室坐落在翔安彭厝的松山学校。儿时,彭德清曾在这里读书识字。青年时代,他在附近开展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清捐资助学,翻修了校舍。后来,学校一角辟为彭德清纪念室,2018年经过重新修缮,展室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感,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走进这个光、声、影交互的崭新纪念室。从风土人情到沙场点兵,主体的四个展厅用丰富的图片、实物等史料,展示了彭德清将军光荣一生的四个时期。彭德清出生于1910年,曾用名彭楷珍、陈国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上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彭德清投身革命,战功赫赫。1955年,彭德清被授予少将军衔;而后历任交通部副部长、部长,为新中国的交通事业作出巨大贡献。1999年,彭德清在北京逝世。

除了展室里实体搭建的彭德清故居的门庭,以及年代感满满的勋章、军帽等,现场最让小记者们兴奋的,是无处不在的智能交互元素。如:线上“小红军”IP可以实时解答问题,在3D影像和AR技术的加持下,展厅如同一个时光隧道;操作虚拟翻书机,可以浏览连环画《彭德清的故事》。

“我感觉彭将军就在我们身边,他的故事又亲切、又震撼!”小记者纪程是个“军迷”,现场,他的眼睛和纸笔忙个不停。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的“英雄梦”一下子被点燃了,围着讲解员问个不停。

文史室里,悬挂着彭德清的家训:“莫悔今生艰苦奋斗,严于律己自力更生,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彭德清幼年丧父、家境清贫,妻子吴璇出身名门,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他们结为伴侣,育有3个女儿。全家人始终作风朴素、生活勤俭。这一点也让在场的小记者家长杜和枣非常感慨:“希望孩子能明白,无论条件如何、环境如何,是个人奋斗决定着未来的人生。”

校舍民宅

钩沉破狱斗争史

彭德清纪念室里,隐藏着一段传奇。 “猜猜看,在这间房子里还发生过什么?”讲解员抛出问题,小记者们感到好奇。“往这里看!”讲解员关掉灯光,指着天花板上面一个黑黢黢的角落,揭开谜底:“这里有一个非常隐秘的夹层,当年从国民党思明监狱里被营救出来的十多位同志,就藏在这里。”

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和震惊海内外的厦门破狱斗争,还有这样紧密的关联!1930年,中共福建省委经过周密筹划,将40多位中共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成功地从思明监狱中救出。在乘船撤离厦门岛后,其中一路难友,就藏匿在松山学校这间校舍房顶的夹层里。如今,一切都焕然一新,历史隔着时空与人无声地对话,铭记着当年那些与彭德清一样救亡图存的有志青年。

其实,松山学校与不远处的合安堂,可谓厦门破狱斗争故事里闪耀的“双子星”。当时,一艘合安堂的“白底仔”运输船和另一艘大嶝渔船,伪装成送货船只,停泊在厦门岛“打石字”码头接应。难友们乘船抵达彭厝后,一部分人员躲在松山学校,另一部分则安置在合安堂。

在寻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是民宅的合安堂,曾经是老地下党员彭幼潜开设的药铺。彭幼潜与彭德清既是革命同伴,又是乡邻故交,所以合安堂成为地下党的秘密活动场所。当地村民彭碰狮说,据村里人口口相传,彭德清会在合安堂弹琵琶、唱南音,当地下党员们看到合安堂亮起灯光,听到彭德清弹奏的琵琶曲,就“心里有数”了。现在,合安堂里还存放着几件当年的南音乐器。

彭德清纪念室坐落在翔安彭厝的松山学校。

【讲述】

出生入死 点燃闽南武装斗争星星之火

深山密林打游击 震慑反动势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坚持在闽南游击战场第一线的彭德清,几次在厦门渡过生死难关,经历堪称传奇。

厦门党史研究者彭炳华告诉记者,彭德清曾提到,当年的地下党员们大多在残酷的斗争中学会特殊的本领,比如铁丝开锁、翻墙越壁。这些技能也保护了彭德清自己。1935年接近年关,彭德清在返回五峰的途中,被同村的国民党便衣队认出抓住,关进同安监狱。在单人囚室里,他从墙角捡到一根小铁钉,设法撬开手铐脚镣。趁着夜色,彭德清瞅准时机一跃而起,抓住房椽、撬开瓦片,在千钧一发之际翻出围墙。“犯人逃跑啦!”身后传来枪声和喊叫,但彭德清已消失在巷口。途中,他遇到一个青年,彭德清说:“我明天就要被枪决了。”幸运的是,这位青年为彭德清指了一条正确的路,助他成功脱险,与组织会合。

1936年,彭德清经历了一次险中突围。当时,他带领部分游击队员突破敌人封锁,从安溪转移到沙美村。而叛徒与反动武装就埋伏在此,将他们团团包围。当时正是三月初七,大雾弥漫,彭德清跳入溪中、躲进庄稼地,再利用浓雾掩护,顺利突围。

在彭炳华的带领下,记者前往同安汀溪镇五峰村和汪前村采访。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的重要活动地点,彭德清在1935年前后任支队政委。彼时,各地革命力量转入偏远区域和地下活动,历经千难万险,红二支队先后在李剑光、尹利东、彭德清等人的率领下,与敌人周旋于安溪、同安、南安的重峦叠嶂之中,粉碎地方反动武装的反复围剿,日益发展壮大。

其中,位于汪前村军山18号的燕雀堂,是当地的陈氏祖厝。彭德清曾在燕雀堂前召集群众,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讲,号召穷苦人民团结起来,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并率游击队清剿地霸土匪,与屡次进山围剿的反动势力激战。

如今,站在燕雀堂前,汪前村村主任陈勇指着身后的高山告诉记者,当年的游击队员们就在这里攀山隐匿,因为高处可以看到敌人关卡,更好地掌握情报、指挥战斗。“当年,彭德清领导轰轰烈烈的汪前斗争,让闽南地区的反动政权大受震慑。”彭炳华说。

1984年,彭德清在《答有关闽南党史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确认了当年的革命活动地区,具体地点有马巷山后亭、宋厝地区;彭厝、浦园、东界、桂园地区;东园、莲河、沙美、霞浯地区;西柯、潘涂地区,以及五峰山区。

日报小记者认真聆听彭德清纪念室讲解员的讲解,并做好笔记。

“两头海中间山” 功成魂归故乡水

彭德清曾将自己的一生形容为“两头海,中间山”,这头尾与中间,也和厦门有着紧密关联。彭德清的故乡彭厝村临近大海,14岁时他因家贫辍学,背着鱼篓讨小海,又到轮船上当过海员,远渡印尼、新加坡和越南。

回到故乡后,彭德清走向“山”里,翻开崭新而辉煌的一页。16岁,他加入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17岁加入中国共青团,走上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清曾任共青团晋南(晋江、南安)县委书记、中共同安县委书记、厦门临时特支书记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清出生入死,战功赫赫,率部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他曾担任团长兼政委的一师三旅七团所向披靡,被誉为“一代劲旅”。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清率部参加苏中七战七捷、淮海决战等,且担当攻坚前锋;1950年,已任军长的彭德清率部入朝作战,再立战功。

获得这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的战绩后,彭德清又再次与大海为伴。1954年8月,彭德清调入海军工作,次年他参与指挥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1958年,彭德清担任海军前线指挥员,完成炮击封锁金门的任务。后来,在1965年至1981年,彭德清任交通部副部长、部长,继续为祖国远洋运输、救助打捞等各项事业殚精竭虑。退居二线后,他主编了《中国水运史丛书》《中国船谱》《中华海魂》等书。

1999年6月,彭德清离世。按照遗愿,骨灰撒入厦门、翔安、金门交界的水域。出生在海边的他,重回家乡大海母亲的怀抱。至此,彭德清走完“两头海、中间山”的一生,碧海英魂将一直守护和陪伴家乡世代。

其实,彭德清的心里一直有着家乡的烙印。三女儿彭小秋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父亲的拿手好菜是炒米粉和海蛎煎,常亲自下厨将这些闽南美味做给家人吃。彭德清也曾发动好友捐助家乡的教育和发展,筹建彭厝小学、同安一中等学校,推进同安程控电话工程等建设。

此外,彭炳华也说起,他曾与彭德清在北京相识,恭恭敬敬地喊了声:“彭部长!”知道彭炳华是沙美村“老乡”后,彭德清笑道:“喊错了!按字辈,叫我伯伯才对。”这一场初见,彭德清的平易近人给了彭炳华极大的触动和影响,后来的几十年间,二人常常通信,彭炳华也逐渐成为闽南党史的资深研究者。

【点击】

●松山学校

彭厝合安堂旧照。(本报资料图)

松山学校创办于1918年,由新加坡华侨彭楷蒲创办。1991年,松山学校被同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辟为“彭德清纪念室”,成为利用革命遗址开展革命宣传教育的基地。201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暨翔安建区15周年之际,中共翔安区委、翔安区人民政府对原有的彭德清纪念室进行提升改造。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纪念室正式竣工。

●沙美社区

“红色沙美”纪念馆外景。(本报资料图)

翔安区沙美社区是我市一个著名的革命老区基点村,早在1914年,集美学校办事员、教育推广部主任彭友圃等乡贤就建立近代教育的小学——同安县第十区公立第二国民学校。1927年初,中共同安特支书记、同安农民协会委员长彭友圃又在小学建立沙美农民协会,在大革命时期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据了解,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沙美先后作为中共同安县委第三区分部和中共金南同县工委所在地,是游击队与革命群众开展珩厝分盐斗争和围攻莲浔盐场的集结地之一。在“安同南边区”坚持3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彭德清同志,也在沙美少共团员和革命群众的舍命保护下,英勇突围,奔赴苏北抗日前线,参与组建新四军。

【小记者感言】

汪哲希(双十中学初二13班):

珍惜幸福生活

在彭德清纪念室里,我深入了解彭德清将军的背景、战功和家庭,感慨我们的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时刻怀有感恩之心。这样的收获是平时在课本中学不到的,是我们回溯历史时的宝贵财富。

林义洋(群惠小学四年3班):

不忘根在哪里

我要学习彭将军的机智、勇敢,他作战经验丰富,在游击战、陆地战、海战、炮战中都立下赫赫战功,对党和国家很忠诚。彭将军也很爱家人、思念家乡,积极为家乡做贡献,不忘根在哪里,这也让我很触动。

吕奇轩(实验小学六年1班):

为美好未来出力

了解到彭将军征战四方的岁月,我感觉非常震撼,炮火纷飞的战场好像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当年还有无数和他一样有志报国的青年,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更要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爱党和国家,为美好未来出一份力。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