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朵夫(《孔学堂》杂志“世界读书日”免费赠阅活动)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孔学堂》杂志编辑部特别推出期刊电子版免费赠阅活动。
关于我们
《孔学堂》杂志由贵州日报报刊社主管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指导,孔学堂书局出版。
《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杂志。自2014年办刊以来,杂志主要刊登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中西文明对话、海外汉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
赠阅内容
赠阅刊期:《孔学堂》杂志2014年创刊号至2020年春季号(中文电子版)
赠送方式:电子邮件
参与方式
请如实填写赠阅申请表,发送名为“《孔学堂》杂志赠阅申请表”的电邮至邮箱gzkxtzz@163.com。
编辑部近日将通过电邮方式赠阅。
如果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为志趣,特邀您参加本次活动。
《孔学堂》杂志编辑部
2020年4月23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申请表word文件)
目录
Contents
2020年01期
学术论衡
● 精神人文主义:意义及其扩展/ 杨国荣
● 竺道生佛教生态思想研究/ 陈红兵
● 贵州自觉的历程:从地理空间自觉到人文价值自觉/ 周之翔
宋明理学的研究路径
● 论张载的理学纲领与气论定位/ 林乐昌
● 章太炎论宋明理学——以程朱陆王之辨为中心的检视/ 张天杰
● 朱子礼学影响下的明清礼治社会——兼论宋明理学的外王维度/ 刘依平
儒学研究
● 民族主义本位与自由精神:张君劢现代新儒学思想的基本特色/ 陈寒鸣
● 近代广东的书院与学风——以朱次琦早年从学经历为线索/ 李辰
● 奉天法古与西汉儒生的更化善治运动/ 姜喜任
书评
● 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一部力作——读钱海新著《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论》/ 郭齐勇 廖晓炜
● 学术与治理结合的成功尝试——读钱海新著《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论》/ 舒大刚● 黄钟大吕有朋来——读徐圻先生新著《思想的印迹——文化问题的哲学断想》/ 顾久
2019年04期
儒学研究
● 从孔老“互绌”到孟庄“分呈”——儒道的早期发展及其历史因缘/ 丁为祥
● 何种弑君?孰当讨贼?——以《春秋公羊传》关于“君子辞”的讨论为中心/ 曾亦
● 重提玄思的魅与惑——再提王弼、汤用彤与玄学相关的问题/ 李兰芬
宋明理学的研究路径
● 陈献章诗文集版本源流考/ 孙启华
● 涵养持敬与儒家的价值选择——以朱子“中和”问题为中心/ 延玥
阳明文化
● “知行合一”与“原心定罪”思想逻辑的现代反思/ 龚建平
● “可欲之谓善”——阳明后学对欲之合理性的论证及其意义/ 刘增光
域外儒学
● 朝鲜李植对儒学思想的接受及其意义/ 王成
学术论衡
● 元代“乐府”含义考论/ 郭丽 孙萌萌
● 晚清知识分科与百科全书中的“名学”/ 甘进
书评
● 融汇贯通的视角、主体实践的指向——读徐圻先生新著《思想的印迹——文化问题的哲学断想》/ 丁为祥
2019年03期
学术论衡
● 梁启超对三代礼学的研究与对中国宗教特质的彰显/ 魏义霞
● 儒家孝道的历史命运——两汉至晚清中国传统孝道的演变/ 康学伟
● “月宿历”研究——兼论《龟策列传》宋元王之梦占/ 冉景中
先秦诸子研究
● 从墨家观点看中国古代辩者悖论的实质/ 杨武金
中国思想文化翻译研究
● 理雅各《易传》翻译的哲学中立化:一种自证和互证方法/ 刘华文
阳明文化
● 从王阳明到梁启超:知行合一新论/ 安尊华
海外汉学研究
● 马来西亚独立前殖民期间儒学首要读本《道之本原全体要论》研究/ [马来西亚]黎竞桧
● 儒家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影响/ [乌克兰]奥莱克山大•斯朵夫佩兹
2019年02期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 论“孔颜乐处”:回到颜子去!/ 刘悦笛
● 全球化与东西方世界主义/ 丁子江
● 马丁·布伯关系本体论视域下的孔子仁学/ 马俊
中国思想文化翻译研究
● 从《孔子与论语新论》看儒学翻译与海外英语儒学研究的理路/ 李玉良
学术论衡
● 改革开放四十年易学研究/ 张朋
● 张载学术旨趣的三层面向/ 张子峻
阳明文化
● 王阳明在“南宗圣地”衢州的弟子群及其特征/ 周纪焕 周心逸
● 阳明后学郭子章治黔思想初探/ 王雅克
2019年01期
宋明理学的研究路径
● 良药也需遵医嘱——阳明学普及所需注意的倾向/ 倪培民
● 朱子思想研究如何回归文本与问题?——《朱子思想再读》自序/ 吴震
● 熊十力对阳明心学的承继与创发/ 蔡家和
学术论衡
● “文化自信”的理论探讨/ 吴光
● 知识与德性:《礼记》与《理想国》关于美德教育的比较研究/ 何善蒙 陈辰
先秦儒学研究
● 孔颖达《五经正义》的“情”论与“声”论/ 刘顺
● 孟子思想之研究/ 夏海● 周秦儒学三论/ 田君
域外儒学
● 关于美国民众对儒学的认知与接受现状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反思/ 宋斌 [美]本杰明·莆悌玉
书评
● 礼法责我开生面,但开风气待后生——欣阅“礼法传统与现代法治”丛书/ 杨一凡
● 梅开二度与三生万物——评李承贵教授新著《生生的传统——20 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 杨海文
2018年04期
学术论衡
● 从1958年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看港台新儒家的问题意识/ 干春松
● 至圣前知:廖平的大统世界/ 杨世文● 熊十力论《大学》:以简少之文而摄无量义/ 周之翔
先秦诸子研究
● 试论庄子哲学语境中的“中道”/ 郑开
● 孔子之子“伯鱼出妻”说考辨/ 刘全志
明清儒学研究
● 张居正对明神宗的儒学教育与经筵日讲新论/ 谢贵安
● 绝代经巢第一流:西南大儒郑珍的小学研究/ 史光辉
东亚儒学
● 儒家思想、合本主义与日本资本主义精神/ 宋斌
中国思想文化翻译研究
● 儒家典籍《朱子语类》英译探索——以《〈朱子语类〉选》和《〈朱子语类〉选译》为例/ 王晓农 赵增韬
2018年03期 “改革开放四十年”专刊
● 主持人语/ 郭齐勇
● 改革开放四十年儒学研究/ 郭齐勇 廖晓炜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佛教学术研究/ 杨维中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道学研究/ 詹石窗 褚国锋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传统美学研究/ 刘悦笛 李修建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文字学研究/ 李运富 温敏 韦良玉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陈文新 潘志刚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法思想史研究/ 俞荣根 秦涛
● 改革开放四十年礼学与礼制研究/ 杨英
● 改革开放四十年海外中国学研究——以海外中国历史研究为中心/ 李雪涛
2018年02期
专题:地域儒学研究
● 主持人语/ 舒大刚
● 尊道贵德:扬雄“五德”观溯源/ 舒大刚
● 湘学学统与岳麓书院/ 朱汉民
● 张载及关学的历史地位、精神境界和人格气节/ 刘学智
●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地域学术论辩大会纪实/ 舒大刚 吴光 刘学智 张新民 朱汉民
学术论衡
● 牟宗三先生论“生命的学问”/ 蔡家和
● 道德生活的选择性问题/ 李大华
● 春秋诸侯的“渎盟”行为与诸侯联盟的信任危机/ 吴柱
域外儒学
● 进步儒学与人伦/ [美]安靖如
《论语》研究
● 论民国以来《论语》的重编/ 胡海迪
● 《论语》与朝鲜古代文人的室名斋号/ 王国彪
2018年01期
专题:当代儒学的形态研究
● 主持人语/ 黄玉顺
● 回望“生活儒学”/ 黄玉顺
● 文化儒学:当代儒学新形态/ 涂可国
阳明文化
● 陆王进路的事功观对当代新儒学之外王学的启发探析/ 杨自平
● 再论王阳明的知行学说及王船山的批评/ 冯琳
东亚儒学
● 古代日本对《论语义疏》的扬弃——以圣德太子《宪法十七条》为主/ [日]海村惟一 [日]海村佳惟
● 本田成之的中国经学“巫”起源观/ 林超纯
学术论衡
● 儒学:一种可以作为“底色”的人生信仰/ 丁为祥
● 论易学思维的生成本质/ 张春香
● 人格典范与道德培育——对民国时期吴雷川墨学思想的反思/ 褚丽娟
2017年04期 “文化自信”专刊
第一编 总论
● 论文化自信/ 郭齐勇
● 文化自信在于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开新/ 李宗桂
●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叶小文
● 关于文化自信问题的辨析/ 徐圻
● 中西文化对比与文化自信/ 倪培民
第二编 儒学
● 谈儒家礼乐文明与文化自信/ 吴震
● 从儒家思想看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 景海峰
● 朱子学的构建与中华文化主体精神的重建/ 朱杰人
● 弘扬阳明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钱明
第三编 佛学、道家、易学
● 中国佛学与文化自信/ 赖永海
● 道家与文化自信/ 詹石窗 何欣
● 易学的传承与坚持文化自信/ 孙晶
● 易学与文化自信/ 王新春
第四编 人文荟萃
●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中国汉字魅力无限/ 李运富
● 郁郁文采,辉耀东方——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自信/ 廖可斌
● 礼法之治——中国古代的“良法善治”追求/ 俞荣根
● 论中国古代社会的“隆礼至法”/ 马小红
● 科技传统与文化自信/ 乐爱国
● 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内在特征/ 索晓霞
第五编 “两创”
● 从儒家型企业家的涵义看传统文化的“两创”/ 吴根友
● 易学国际化是中国文化自信与文明对话的核心/ 温海明
● 植根本土与走向全球的“生活美学”/ 刘悦笛
● 中国书法理论的当代进展/ 邱振中
● 贵州人文精神与文化自信/ 肖立斌
2017年03期
阳明文化
● 韩儒郑霞谷的良知体用观——兼论与王阳明体用观的比较/ 林月惠
专题:儒学的现代诠释
● 再论孔学体系的开型架构/ 丁子江
● 大同世界与世界主义——兼论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联/ 刘悦笛
● 儒学的常与变:儒学现代开展的根本精神与损益方向/ 朱光磊
海外汉学
● 《易经》与《圣经》对话:论清初耶稣会士白晋对《蒙卦》的诠释/ 黎子鹏
学术论衡
● 本末论与王弼的哲学贡献/ 沈顺福
● 论张载的“穷神知化”/ 宁新昌
● 论传统之孝文化/ 夏海
● 人伦大经:“五行”与“五常”/ 彭华
● 张岱对“四书”的佛学解读——以《四书遇》为中心的考察/ 韩焕忠
2017年02期
专题:儒学地域化研究
● “蜀学”主体精神论/ 舒大刚 尤潇潇
● 湘学称谓的历史变迁及其内涵/ 王立新
● 张载的“大心体物”说与儒学的理性传统/ 田文军 魏冰娥
学术论衡
● “中国无哲学”谜题的破解——以认知范式为根据的陈述/ 李承贵
● “真性”与“善端”:先秦时期的两种人性思想——以庄子和孟子为中心/ 曾振宇
● 《辟刘篇》与《新学伪经考》的比较/ 黄开国 黄子鉴
● 汉初改制与春秋学的兴起/ 任蜜林
● “前制度化儒家”的生存、转型与现代启示/ 曹景年
专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研究
● 儒家“天人合一”论的生态意义/ 张斯珉
● 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历程及趋势/ 陈红兵
阳明文化
●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的教育哲学意义/ 张宏敏
2017年01期
专题:西方哲学家与中国文化的互动
● 轴心时代与中国之互动/ 李雪涛
● 从中国文化看福山的局限/ 谢幼田
阳明文化
● 阳明心学的功夫伦理与价值重建/ 倪培民
域外儒学
● 朝鲜儒学对朱子思想的诠释/ 杨祖汉
论孟研究
● 孟子心性伦理中良知的内在结构/ 郭晓林
● 心性之“才”的双重内涵与孟子性善/ 李世平
学术论衡
● “以礼为教”:张载教育哲学主题论/ 林乐昌
● 心学家黄宗羲《孟子师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探析/ 蔡家和
● 儒家的“滑坡论证”/ [美]何茂康著 王晓农译
● 罗光、牟宗三对儒学形上学的不同诠释/ 廖晓炜
春天恰是读书天,宅在家里读好书丨孔学堂启动线上“溪山书会”活动线上“溪山书会” | 让阅读把心安下来 ——李昊带您品读绘本《黎明》线上“溪山书会”丨作家戴冰推荐“小画书”和“字书”的《十字军骑士》线上“溪山书会”丨读书人杜彦之推荐百年前的探险纪实《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视频】快板打起来!抗疫情 硬核知识记心间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冠病毒肺炎?答案来了!这些事也要了解!
-
阿里国际站(“死守”阿里巴巴国际站)
2024-05-26
-
淮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三个主要经济城市数据,徐州规模大,济宁扎实临沂活跃)
2024-05-26
-
吴江市(12个版聚焦吴江经验,全国分享)
2024-05-26
-
书法学习(掌握深入临帖的关键,学书法便可豁然开朗)
2024-05-26
-
布政(清代此省份是个特例,不仅有两个布政使,而且还有两个省会)
2024-05-26
-
519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中国旅游日为什么定在“5·19”吗?)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