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风险厌恶系数(损失厌恶)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3月08日 10: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一,损失厌恶(厌恶损失/短视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一单位的损失对人们的伤害往往甚于一单位地得到给人们制造的喜悦。损失厌恶是一个人类

一,损失厌恶(厌恶损失/短视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一单位的损失对人们的伤害往往甚于一单位地得到给人们制造的喜悦。

损失厌恶是一个人类心理学上非常稳定的决策机制,它很可能是远古时期人们为了进化的需求,产生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机制。损失厌恶以及之后的心理机制,不但影响了我们对任何一个决策的效用感知,同时也对我们的行为决策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二,参照点

参照点: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可能不仅仅是基于绝对值,而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参照点亦称零点,计算的起点,包括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

前景理论(1979)是关于参照点和损失厌恶的理论,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前景理论(展望理论)认为人的效用不是建立在绝对的一个数值水平上,而是把自己现在的状态跟一个参照点去比较,会产生损失和得到的效用(人会把自己的结果和某个参照点对比)。关于参照点的设立,过去人们一般把当前的状态作为参照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认为期望值也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参照点。所以参照点是什么,会极大地影响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人的决策。

三,损失厌恶的影响

研究发现,损失厌恶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机制,贯穿在人们行为决策的方方面面。例如股票投资、商品交易、劳动供给等等决策中。损失厌恶对人们经济行为主要的三个影响:产生过度风险厌恶;不愿意在有损失的时候交易;产生设定目标的行为。

1,产生过度风险厌恶

损失厌恶会让人产生过度风险厌恶的心理,体现在行为金融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谜题叫做股权溢价之谜(1995)。股权溢价指股市回报和无风险资产回报之差(股票上的平均的回报减去无风险资产收益),也可以认为是银行利率之间的差。研究表明,1889~1978年美国股市平均历史收益率为6.98%,无风险资产历史收益率为0.9%,股权溢价=6.98%-0.90%=6.08%!(Mehra and Prescott,1985)股市风险程度和合理的个人风险厌恶程度无法解释该现象。为什么会有股权溢价,行为金融学的解释非常简单,损失厌恶可以解答这个谜题。损失厌恶导致过度风险厌恶,所以人们需要更多的回报才肯购买股票。

风险态度和决策视野:研究表明,随着你的决策视野在逐渐扩大,你对风险的感知或者风险厌恶程度会逐渐的降低,那么你接受的股权溢价会越来越小。所以,对于有长时间的决策视野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更容易的接受去购买股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所感到的风险是有限的。

风险态度和参照点的位置:除了时间窗口以外,风险态度和参照点的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参照点理论预测,当下状态离参照点的位置对风险态度有很大的影响。离参照点近——极度风险厌恶;在参考点下面很多——风险厌恶程度降低(平损效应break even effect);在参照点上面很多——风险厌恶程度降低(庄家资金效应house money effect)。

2,不愿意在有损失的时候交易(禀赋效应和处置效应)

损失厌恶会导致人们不愿意在有损失的时候交易,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和财富减少。这个影响下面有两个重要的现象:禀赋效应和处置效应。

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它是由Richard Thaler(1980)提出的损失厌恶理论的体现。而损失厌恶是人类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往往损失会让他们更加难以忍受。具体来看,损失带来的负效用大约是同等收益带来的正效用的2.0倍,这个倍数也被定义为“损失厌恶系数”。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出于对损失的畏惧,人们在出卖商品的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

研究表明,有经验的交易者禀赋效应会减弱;禀赋效应与参照点有关。

处置效应:是指在资产卖出决策中所产生的由于损失而不愿意交易的现象(人们在自己的资产有所损失的时候不愿意卖出这个资产)。

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最著名的应用是在股市中(Odean,1998):是指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

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它使投资者趋于过长时间地持有正在损失的股票,而过快地卖掉正在盈利的股票。处置效应是资本市场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普通投资者比专业投资者更容易受到处置效应的影响。但是,投资者可以通过学习避免处置效应的影响。老股民不会痛!

美国1987~1993年个人交易数据显示:

处置效应的程度=0.148/0.098=1.510204

中国2011~2016年全部A股交易记录显示:

处置效应的程度=0.258/0.173=1.491329

处置效应的程度这个数据和实验室得到的损失厌恶系数大约为2左右较为接近。

3,目标行为

损失厌恶会使人们产生目标行为。目标行为是人们根据自己所属组织或个人的需要进行目标的设置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展的直接和间接的一系列活动。

在不涉及任何风险的决策环境中,人们往往喜欢设定目标作为参照点,而因为损失厌恶的存在,使得人们有更多驱动力达到自己的参照点。

关于目标行为与劳动供给行为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假设你今天的每小时工资翻倍,你会工作更长时间还是更短时间?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当小时工资临时性增长的时候,人们会工作更长时间还是更短时间取决于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用明天的低工资闲暇替代今天的高工资工作,所以会工作更长时间)和收入效应(如果工资上升了,你的财富上升了,你会觉得我已经很富有了,为什么要工作那么长时间呢,所以会减少工作时间),理性人的做法是工作更长时间(替代效应相比收入效应占主要的作用)。

目标行为和出租车司机劳动供给(1997):当天工资越高,出租车司机工作更短时间。这是因为司机们具有收入目标作为参照点,如果当天活很多,达到目标就回家了;如果当天活很少,他就得一直努力工作,因为没有达到收入目标,他就会有一个损失厌恶的倾向,这样他的工作时间和当天的工资收入成为了一个负向的关系。这种工作模式使他们损失了收入,因为他们在工资收入高的时候少工作,在工资收入低的时候多工作。事实表明,如果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司机,他的这种所谓的目标行为会随着他的工作经验逐步地降低。

目标行为——工资机制设计与劳动供给:结合参照点和目标制定,在实行的工资机制设计中,如何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Hossain and List(2012)在中国的田野试验: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在中国万利达工厂所做的行为实验,表明参照点可以被影响以产生更大的生产效率!先前工人平均生产效率为350件/小时,设定目标为400件/小时。实验结果是由于损失厌恶,工作效率上惩罚组比奖励组高1%。实验具体见上图。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