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播播五月天(我要告诉全世界——我抢到演唱会的票了)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3月08日 09: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啊啊啊啊我终于抢到票啦!”“到底是谁抢到了五月天!!!5秒即宣告售罄?守了半夜心好累......”“天!谁懂啊我竟然和Anglebaby一


“啊啊啊啊我终于抢到票啦!”“到底是谁抢到了五月天!!!5秒即宣告售罄?守了半夜心好累......”“天!谁懂啊我竟然和Anglebaby一起看了Blackpink的演唱会!”“我在周杰伦演唱会现场听邓紫棋,泪目了!!”

继淄博烧烤、特种兵旅行之后,随着热气腾腾的夏日到来,从年初逐渐复苏的文娱市场也迎来了自己的“爆点”,阔别了三年的线下演唱会终于回归,市场井喷,各类艺人演唱会层出不穷,从流行音乐到古典音乐再到戏剧和话剧。实体的空间承载着更具象化的“爷青回”,周杰伦、华晨宇、薛之谦、毛不易等歌手花式演唱会纷纷排上日程,在现场对明星爱豆的偶遇又有一种“梦幻联动”。毕业季、夏日、音乐浪潮、无忧尽享......在这个热浪袭来的夏日,跳跃着的音符在线下空间中掀起了新一轮潮流。

为何在演唱会如此火爆?为何热搜上多了许多明星在演唱会现场的照片?为何感觉明明不是粉丝的路人朋友也“你方抢完我登场,抢完这家抢那家”?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从新传的理论视角,一探究竟——


Part 1

一种文化工业的仪式重现

灵韵回归与群体狂欢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指出:“我们已经成为屏之民,屏端构成了新的媒介生态系统。”在屏幕文化时代,大众成为了屏幕的囚徒,个人外部体验和内部体验完全割裂开来。长期以往,人们开始对其感到厌倦并且产生抵抗。“穿过屏幕 透过耳机 去见你”,疫情之下面临重重阻碍而产生的线上演唱会尚饱受追捧,但隔着屏幕依然是感受到一种“不在场”无法弥合的体验感,观众难以近距离感受音乐“独一无二”和“即时即地”的本真情境,更像一个mv式的音乐产品,主体间性随之消失,也缺少沉浸式体验,不禁让人感慨“华语乐坛已死”。

正如本雅明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灵韵”(Aura),指的是一种独特的意境或氛围。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进入机械复制时代,文化成为了“技术复制文化”,丧失了“灵韵”,音乐演出也不例外。随着疫情结束,万物复苏,华语乐坛回归,不仅有承载着众人青春记忆的国民歌手,如周杰伦、五月天等的回归,并且还在呈现上下了功夫,带给粉丝视觉盛宴,其具有的独一无二性和本真性让大众对华语乐坛重新燃起了一种“崇拜价值”。
在演唱会这样极具氛围感的“仪式场”中,对应巴赫金提出的狂欢理论,演唱会作为一个狂欢广场,具有全民性、仪式性、平等性和颠覆性。在演唱会中我们可以全然投入,暂时搁着规训社会的规矩和秩序,伴随着承载记忆的美妙旋律、跳动的音符、独特的嗓音、形成了一种沉浸式的身份认同和独特情绪价值。

Part 2

一种空间区隔的媒介实践:消费符号与情感卷入

雪莉·特克尔在著作《群体性孤独》中给出定义:群体性孤独指我们时常感到孤独,我们的人与人交流能力弱化,我们逐渐变成“电子土著”。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渴望身处热闹、与人拥抱。这种需求只是暂时被压抑,突如其来的疫情封闭和持续性网络的发展,群体性孤独已然达到顶峰。随着疫情结束,大家蜂拥体验人间烟火气——去线下演唱会一起蹦迪,去livehouse一起放声歌唱、去淄博一起吃烧烤、去热门景点特种兵式旅游......这一切的背后,折射的是群体性孤独下所需的参与感、寻求互动仪式狂欢的快感。
在应援棒、“带ID带彩带”等虚实结合的空间消费体成了演唱会这具象化载体中的链接——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利用媒介技术完成了一种虚实结合的空间消费,部分观众将虚拟图像看做物理身体,求助现场观众将其社交平台ID页面与演唱会现场合影,在微博超话里,这样的求助被简称为“带ID”,虚拟云端的ID图像被放置在实体空间拍照,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仿佛置身现场,并且在后续的转发、评论等互动过程中,不断促成这场想象性共在,“制造出一个纯粹所指的跨时空狂欢”。

除了此类借媒介技术改变身体与空间关系的媒介实践,应援棒作为演唱会的“必备工具”,也在线下演唱会热潮中频频出现:五月天2023年演唱会官方荧光棒售价140元(不含邮费),截止5月20日,线上渠道销售额已超过590万。官方应援棒可以通过后台编码,实现现场中控,使其在演唱会现场统一变色、闪烁。应援棒成为空间中代表观众身份的标志物,灯光亮起的瞬间也意味着观众的情感“被看见”,对歌手的支持、喜爱也一齐被点亮。

在这里,集体情感产生的情境氛围由兰德尔·柯林斯所总结的第三层次“参加某项活动而形成的聚集”升级到第四层次,即“人们通过“互动仪式链”而形成个人关系,互为主体性。”应援棒具有独特的现场情感调试方式,以光为媒,持续性地生产和调节情感,由光的汇聚涌现出的强大的情感流催生出集体行动的力量。


Part 3

一种全民皆娱的体验经济

媒介朝觐与拟剧展演

打开各类社交平台,除了演唱会现场的人潮涌动,与此前不同的是,似乎多了许多“梦幻联动”:周杰伦演唱会现场的邓紫棋、王俊凯等人的“现场点歌合唱”、BLACKPINK演唱会现场的杨颖、欧阳娜娜“美貌暴击”,甚至还出现了“音乐节演唱会怎么穿?学学女明星穿搭”等热门榜单词条。
层出不穷的话题除了由于明星自带流量的“光环效应”,实际上也折射出后疫情时代中一种明星身份展演的转变和前后台融合。前有24小时“全景敞视”般记录的明星真人秀浪潮,后有艺人不再遮遮掩掩大张旗鼓,而是低调自然地融入演唱会现场,自在享受自己喜爱的音乐和氛围,随着音乐摇摆。研究明星穿搭,似乎也成为了视觉图像叙事时代中的新趋势和消费表征。

如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中所指出的,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作一种表演。生活中的每个人,总是在某种特定的场景,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观众的注视下进行角色呈现。在前台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往往想要给予某种印象或尽量避免与给予的印象相抵触。当演出结束,演员回到后台才显现出真实的面目,恢复本来的自我。而在演唱会中遇到明星并且大方合影,即是一种前后台融合转变的表现。并且在此过程中,“xx也去的演唱会”等二创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得以病毒裂变式传播,再次助燃了演唱会热潮,形成多方赋魅下的媒介朝觐行为,这种病毒式传播也扩大了潜在听众,将路人群体吸引过来。
就和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在《宣传的艺术》中提出的“乐队花车法”同理,告诉人们——许多人在和青春见面,以便使得更多人跳上乐队花车。热热闹闹的演唱会,轰轰烈烈的青春,终回归现实中的前行动力和情绪力量。如何让离开了报复性消费的音乐产业摆脱“野蛮生长”踏入“精耕细作”时代,让如何获得“流量”和“留量”双密码,2023的音乐之夏,仅仅是一个开始。参考文献:1.刘国强,蒋效妹.身体、媒介及图像叙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21,43(07):144-149.
2.黄华,吴越.动员“情感”:演唱会现场的应援棒实践与对物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22,44(07):136-157.3.潘忠党,於红梅.阈限性与城市空间的潜能——一个重新想象传播的维度[J].开放时代,2015,(03):140-157+8-9.4.小强传播.“鸟巢那么大 却容不下一个我:作为消费空间的演唱会”,2023-05-21,https://mp.weixin.qq.com/s/m8MtCZQtQBuQB-5IBQAbuw.5.Low, S. M. (2009). Towards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of space and place. Semiotica, 2009(175).6.(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刘怀玉译.商务印书馆,2021.7.王梦蝶,张曼.抵抗·破壁·同行:网络青年亚文化主流化转向的现实审思与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23,No.460(03):99-106.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