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当亲兄弟养了47年,他回国后如何报答的?)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研究日本社会的《菊与刀》一书中有这样一句经典:人们只有对自己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才会有不寻常的宽容。
这句话放在中国大众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位普通的河南农民,用47年的陪伴和照顾,帮助了一个被抛下的日本伤兵,以小人物大情怀诠释了什么是宽容与博爱,与日本政府的自欺欺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父子两代助寻亲,廿载苦坚持
1962年,河南南召县,年迈的农民孙邦俊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他用最后的力气嘱咐儿子孙保杰:
“照顾……你二叔,想办法,帮他……找到亲人……”
孙邦俊手指颤颤地指向一旁的“弟弟”李同,眼睛盯着儿子。
“爸,您放心,二叔是咱的亲人,我一定好好照顾他、帮叔叔回家。”
带着儿子的承诺,孙邦俊闭上了眼睛。
平时经常神智不明的李同,跪倒在孙邦俊遗体前,放声大哭。
李同并不是孙邦俊的亲弟弟,他是被孙邦俊收容的一位日本士兵,在孙邦俊去世后,孙保杰遵守了对父亲的承诺,细致地照顾“叔叔”的生活起居、帮助叔叔寻亲。
因为有李同,孙保杰的个人终身也是一波三折,毕竟,谁也不敢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家里有日本人的男孩。
直到30多岁,孙保杰才和邻村的一位姑娘走到了一起,了解了孙家的情况,这个姑娘说:
“能二十多年照顾一个伤兵,也能善待我,嫁他,我放心!”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孙保杰觉得这是个帮叔叔寻亲的好机会,他不断向县里、市里的有关机构和民间团体反映情况,请求相关部门的援助。
老战友异国相聚,中国有大爱,以包容结善果
时间来到了20世纪末,随着中日民间互动的频繁,部分日本团体开始来到中国内陆省份交流。
1989年,一个日本代表团来到了南阳,得知消息后,孙保杰紧赶慢赶地来到了市里,将叔叔的情况告诉了代表团成员,并给了他们一张李同的近照,请求他们帮忙寻找叔叔的家人。
李同被孙家收容时身上没带任何身份证明文件,再加上语言不通,因此孙家一直不知道李同的真实姓名和家乡在哪里。
“我爸临走前托付我,一定要帮叔叔找到亲人。”
面对这位朴实农民的诚恳请求,代表团无比动容。
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竟然顶住了这么多的压力收留了日本军人,还一家两代人照顾了40多年,这个消息传回日本迅速引起轩然大波。
李同的照片被媒体刊登后,日军老兵津田认出了他,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战友——石田东四郎还活着!
为了亲眼证实这个消息,津田在1992年跟着访华团来到了中国,在孙保杰带领下,他在孙家见到了李同。
“东四郎,东四郎……”他激动地上前握住李同的手,哽咽着看着他。
故人再相见时已经两鬓华发,但是人的精神很好,津田明白,这都多亏了中国人对石田东四郎的照顾。
带着李同的血样和头发,日方人员找到了秋田县的石田家,经过DNA对比,再次确认了,李同,就是当年石田家被征兵到战场的儿子石田东四郎。
石田东四郎是怎么与战友失散的?又怎么被孙家收容?
时间回到1945年,侵华日军投降的日子。
雪中送炭伸援手,因为受过苦,所以我愿帮你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和军国主义政府被迫做出投降的决定,但部分侵华日军不愿放下武器,负隅顽抗到1946年。
在这期间,由于粮食、医药资源已经远远没法满足日军的需要,包括石田东四郎在内的部分受伤的士兵,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是残疾,或是伤重不治。
被征召入伍前,石田东四郎是一名教师,他无意变成战争的刽子手,却因为日本法西斯的疯狂挣扎被迫穿上军服。
然而,当侵略队伍溃败时,他却被扔到一隅自生自灭。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孙邦俊,这个老实的河南农民一家三代,照顾了他47年。
1946年的一天,家住河南南召县的农民孙邦俊,像往常一样拉着自家的山货,到镇里的集市上贩卖,正当他打算找个好摊位叫卖的时候,一阵叫嚷声将他的视线引到了另一处。
在一处包子摊附近,几个人正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拳打脚踢,一边打还一边骂,老实本分的孙邦俊看不下去,上前劝阻他们,结果卖包子的老板气愤地说:
“这小子吃白食,抢了我的包子还不给钱,哪有这道理!”
孙邦俊掏出身上为数不多的钱交给摊主,劝他说:
“再打下去出人命了可是大事!他的包子钱我掏了,为了这几个小钱惹上人命官司不值当,别打了!”
结果包子摊的老板火气更旺了,他气愤地大叫:
“一个被扔在这里的日本人,打死了活该!哪个日本兵身上没有沾咱们老百姓的血?”
孙邦俊的目光这才注意到,那个蜷缩成一团的人,身上穿的是日本军服。
出于本能,孙邦俊留下钱就走了,对于日本士兵,他没什么好感,十里八乡的村民,哪家没被日本人祸害过?对这个日本人挨打的一幕,他没往心里去。
忙了一天后,孙邦俊拉着板车回家,他发现了那个早上白吃包子被打的日本士兵一直跟在他身后,这个人就是四处流浪的石田东四郎。
破衣烂衫的年轻人看到他停下,想要表达什么却无法宣之于口,看到这个人眼中流露出的求助,孙邦俊从身上的干粮里拿了个馒头给他,随后便继续赶路。
但是这个年轻人狼吞虎咽地吃完后,继续跟在了孙邦俊身后。孙邦俊最终心软了,他也是受过苦的人。
早年大饥荒的时候,孙邦俊随着大批难民一路逃难,也有过食不果腹的日子。遇到缺粮最严重的时候,是一个老人节省下自己的粮食分给了他,这才让他挨过了最难的那段日子。
出于善念,他实在不忍:“我能带你回家,但你不能再欺负中国的百姓。”
孙邦俊郑重地向他提了一个要求,这个年轻人点头了。
不计前嫌养“宿敌”,我以德报怨,护你在“家”周全
孙邦俊用板车将这个伤兵拉回家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不说家里人的激烈反对,闻讯而来的同村人更是群情激愤。
孙邦俊他再三向大家保证,自己只是带这个人回来疗伤,伤好了就送他离开。
而且这个日本人也答应他,不会伤害乡亲们,大家这才勉强答应让这个年轻人留宿下来。
孙家给他准备了洗澡水和新衣裳,让他吃了一顿饱饭,安排他睡在柴房里。
半夜,难以入眠的孙邦俊,正在思考怎么更为妥善地,解决这个年轻人的问题,柴房传来的喊叫声让一家人突然惊醒。
孙邦俊担心出事,急忙跑到柴房里,只见这个日本人癫狂般地来回地原地奔跑与尖叫,力气大到需要好几个人合力才能制住。
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场的人都明白,这个年轻人怕是精神状态不正常了,孙邦俊决定,明早带他去镇上治病,治好了就送他离开。
这一趟治病没有解决问题,反倒把麻烦摆在了孙邦俊的面前。
镇上的医生告诉孙德邦,这个年轻人因为受伤后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已经伤到了脑子。
以当地的医疗条件,想要根治简直是痴人说梦,而且随着创伤带来的后遗症,伤者后期可能会出现半身不遂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把他扔在这里,还是带他回家?孙邦俊的决定是:带他回家,也就是这个决定,影响了他们一家的命运。
看到这个“仇敌”去而复返,乡亲们的反对声一阵强过一阵,孙邦俊再三向大家解释,这个日本人现在的状况。
告诉大家,这个人伤到了脑子,生活只能勉强自理,他不会再像昔日的侵略者一样暴力蛮横,也不会是大家的威胁了。
尽管有村民的排斥,但是他在孙家却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不仅吃喝不愁,孙邦俊夫妇还省吃俭用,起早贪黑地卖山货挣钱,甚至四处筹款,用微薄的收入继续帮他治疗。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孙保杰也逐渐接纳了这个长辈,开始喊他“二叔”。
随着时间的流逝,村里的人也渐渐接受了他。
这个日本兵平时见到村里人也只是憨憨地傻笑,话也说不出几句,就这样时间一长,村民们也不再对他排斥厌恶。
乡村的淳朴民风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影响了这个日本人,他会主动帮助孙邦俊一家做些简单的农活。
甚至在邻村的恶霸来村里耍横时,他二话不说扛起粪叉挡在村民面前,帮着村民把恶霸打跑。
新中国成立后,孙邦俊给这个“家庭成员”上了户口,这个日本人有了自己的中国名字:李同。
孙家人用自己的包容和善良始终如一地对待他,孙家的善举尽管得到了村里的默认,却影响了下一代的前程。
60年代初,孙保杰经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眼看一家人就要熬出头了,然而孙保杰很快就被学校退学了,原因就出在李同身上。
回到家里,面对憨笑着迎接他的叔叔,孙保杰的情绪更加复杂。
半个世纪重相聚:你救我哥哥,我回报你一家
1993年夏天,日本秋田县机场,孙保杰搀扶着李同走下了飞机,在接机口处等待他们的有很多中外媒体记者,还有李同的亲弟弟石田小十郎。
这位日本老人对孙保杰连连鞠躬,似乎将所有说不出的话,都包含在了这些最直接的礼仪中。
谢谢你和你的家人,照顾我哥哥47年。
当年,侵华日军撤退回国时,石田一家收到的消息是:
石田东四郎已经死在了中国。
在这次机场重聚之前,石田一家和众多日军老兵几乎不敢相信,石田东四郎居然还活着,还被中国老百姓善待如斯。
翌日,日本各大媒体纷纷刊登了这令人百感交集的一幕。
纵然日本右翼政客出于自身的私利,一直在否定侵华日军带来的伤害,但是两国的有识之士都明白,归根结底,两国普通百姓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这一次的相聚只是一段民间友好来往故事的开头,为了报答孙保杰一家,石田小十郎决定拿出一笔善款交给孙保杰。
得知石田家的打算后,也得知孙保杰的家庭状况,许多与孙保杰素不相识的日本老百姓,也纷纷慷慨解囊。总共筹资了五百多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三十多万元)的巨款,孙保杰却拒绝了。
他说:他是我们家的亲人,是我叔叔,是我爸放心不下的牵挂,我们照顾他,从来不是为了钱。
后来,孙保杰的二儿子前往日本求学,石田一家对这个离家在外的小伙子,给予了诸多照料,这个小伙子不仅在这里完成了学业,也在日本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
被孙保杰拒绝的那笔巨款,后来被石田家捐给了孙保杰的老家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县政府用这笔捐款建造了一座植物园。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园林和果树栽培行业是不少农民的“看家本事”,这座植物园的建设解决了当地许多人的就业需要,让许多农民从中受益。
在日本盘桓的日子里,孙保杰第一次看到了国外的世界,而许多日本民众,也深深地记住了这位普通的中国百姓。
在一次乘火车出行时,有人认出了孙保杰,车厢里的所有人立即起身向他鞠躬。
这样的集体行礼,对象还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这在中日民间交往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产物,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那些血泪漫天的日子,但是,这不妨碍中国人民用温暖和博爱,帮助那些同样受到战争摧残的无辜民众。
-
板子(美国6岁女孩遭校长用板子殴打 孩子妈妈录下全过程)
2024-05-26
-
卫星变轨(福建舰航迹出人意料,美国卫星紧急变轨,央视三秒钟镜头泄露天机)
2024-05-26
-
不死不休(不死不休,俄罗斯摊牌:要么摧毁敌对政权,要么俄罗斯被撕碎)
2024-05-26
-
美国疫苗(140万人口美国只援助80瓶疫苗,特多政府:中国给了数十万剂)
2024-05-26
-
出口限制(美国“赶尽杀绝”,再次加大对华出口限制,彻底打破国人幻想)
2024-05-26
-
美国四星上将(助威?美军四星上将现身华盛顿街头抗议现场,不为其他可信吗?)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