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21,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成果推介)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3月08日 04: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2021年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摘选了部分优秀论文成果快一起来看看吧游汝杰《汉语研究的当代观和

2021年

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摘选了部分优秀论文成果

快一起来看看吧

游汝杰

《汉语研究的当代观和全球观》

《汉语研究的当代观和全球观》刊发于《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5期转载,入选“上海市社联2021年度推介论文”。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本身及其使用功能和全民的语言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汉语的发展史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汉语可以称为当代汉语。当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语言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例如产生零声母合口呼变读唇齿音声母等新的语音现象、大量社区词和方言词变成全民词、字母词大量产生、词类转化加剧、出现一批新的构词后缀、外来词倾向于音译;方言的使用频率和场合降少、方言呈萎缩状态、普通话母语族迅速成长、普通话的高层语言地位和方言的低层语言地位渐趋明确等。

汉语国际化由来已久,近年来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海内外华人及其华语互相交流空前繁荣,海外的汉语教学蓬勃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大大加快了。具体表现如下:海外华人社区分布及其民系结构大变化、海外华裔的语言种类结构同步变化、简体字渐趋流行、普通话的使用频率和场合大增、汉语方言呈萎缩状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海内外汉语有互相融合的倾向,特别是词汇在互相竞争中,渐渐趋同。

汉语研究必须具备当代观和全球观,才能适应国内外汉语急剧变化的现状。

游 汝 杰

游汝杰,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语言学科带头人,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上海语文学会会长等职。著作论文多次获得省部级奖项。

主要研究领域:汉语方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

吴晓明

《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

《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

文章指出: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性实践发生了一个决定性的转折,并由此开启出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在“世界历史”的处境中,开展出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的历史性实践;当这一实践进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抵达新的历史方位时,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进程便展现出它的 “世界历史意义”;这种意义的取得使中国的发展以如下的方式关联于当今的世界历史,即为之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中华民族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时,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该文尝试探讨的问题是:(1)现代性如何开辟出世界历史并设定其基本架构,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不可避免的?(2)在世界历史的整体背景中,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何以同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联系,进而持续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如何不断推进着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并使这样的统一在不同阶段上得到历史性的实现?(4)作为中国道路的当代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世界历史具有怎样的意义,从而对于当今世界的历史性变局具有怎样的意义?

吴 晓 明

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文科资深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复旦学院(本科生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曾获教育部“杰出教学奖”、“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兼任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德国古典哲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等。

陈淳

《范式变化与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发展》

《范式变化与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发展》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特色、风格和气派”的一篇理论性文章。

该文作者指出:“考古学文化”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关键概念,它的主要作用是用类型学和地层学方法对出土材料进行时空安排,将杂乱无章的物质文化整理得井然有序。但是它难以透物见人的缺陷,妨碍了将物质文化史进一步转化为通俗人类史的努力。

文章指出:中国考古学的目标是重建国史,这需要将考古材料孤立和静态的描述和整理,转向以人类行为导向的动态研究,以探究和补充与文献历史有别的社会发展史。目前,我国科技考古蓬勃发展,为考古研究和历史重建带来了新的契机。这迫切需要我们提升范式,赋予“考古学文化”概念以功能、系统和过程的新内涵。同时加强历史、科技与人文的多学科交叉与整合,深入探索物质文化在古代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解决技术、人口、经济、社会和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关键问题,并对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理论的阐释。

当代考古学已经成为一门时间上纵贯古今、空间上覆盖全球的世界性学科,中国考古学应该从世界背景来体现它的民族性。这要求我们跻身世界学术,贡献世界学术,用国际水准的成果来彰显自己的研究实力。

陈 淳

陈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名师。

主要研究领域: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农业起源研究、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等课题。

刘钊

《出土文献与〈山海经〉新证》

《出土文献与〈山海经〉新证》,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该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3期一整页摘要,并收入由宁镇疆、高晓军主编的《先秦古史研究论文写作:案例与方法》,上海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山海经》内容广博,与相关的出土文献资料比较可知《山海经》有较浓厚的“数术”色彩、丰富的“博物学”内容并继承了“志怪”的传统。《山海经》原附有图,可以认为是在地理框架下杂糅着数术、博物、志怪和神话等内容的综合性图书。《山海经》所记“熊之穴”“般是始为弓矢”“聂耳”等可与出土楚简、楚帛书、秦简中内容相印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将《山海经》中“刉”“婴用”“不眯”等字词与出土文献对比,结合用字习惯及图像对照等,可以看出《山海经》中《山经》部分的产生时代至迟不晚于战国,产生的地域很可能是在楚地,其作者也应该是楚人。利用出土文献可校正《山海经》中“峚”“毛”“駚” “瞻诸”等字词。

刘 钊

刘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旁及古代汉语、先秦史和商周考古。

周文

《平台经济发展再审视:垄断与数字税新挑战》

《平台经济发展再审视:垄断与数字税新挑战》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 。

文章指出:平台经济加速生产与流通、交换、消费的有效对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流通时间,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数字技术垄断的发展瓶颈,以及国际数字税挑战等新问题。平台经济的垄断与其技术特征密切相关,因而需要加强反垄断治理。

从生产的国际关系看,数字税是平台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新挑战。国际税收利益分配争端,是全球产业链资本积累过程中基本矛盾深化的新表现。中国是数字经济大国,平台经济发展具有规模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下,需要积极治理数字技术垄断问题,主动应对数字税新挑战,畅通国内外双循环。论文对当前数字经济发展中最为关注的垄断问题以及国际上正在推行的数字税作深入系统探讨,论文回应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策。本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充分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和审视数字经济发展问题。

论文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论文也作了摘要上报相关部门,国内各众多媒体相继推送此文。

周 文

周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政治经济学会副会长、《经济科学》、《经济纵横》、《理论与改革》、《改革与战略》等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新兴经济体研究等。

姜华 张涛甫

《传播结构变动中的新闻业及其未来走向》

《传播结构变动中的新闻业及其未来走向》(姜华、张涛甫)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与社会科学”栏目。两位作者从着手准备到论文发表,前后历经两年多、四十余次修改。该文系四十年来新闻传播领域在这家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之一。

文章认为:科技革命使新闻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新闻业凭借诸结构性要素之合力,逐渐从社会系统边缘走向中心,最终导致传播结构的“封闭化”。以“元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介打破固化的专业壁垒,解构封闭化的传播结构,进而促动杂合体新闻业的兴起。这种新闻传播新业态源自技术的“人性化”“智能化”和人的“技术化”“媒介化”,它是人类实体与以新技术要素为核心的非人类实体密切互动、共同发挥效力的新闻业态。技术成为重要的行动者,“联结”“开放”和“过程性”成为未来新闻活动的显著特征,大众传播时代形成的相对封闭、稳定的“强结构式新闻再生产”,逐渐被开放、联结且高度易变的“弱结构式新闻再生产”所取代。传播结构变动中的新闻业呈现高度不确定性。在超限的不确定性中寻求相对确定性,成为当下及未来新闻传播实践面临的巨大难题。

论文从结构性理论切入,通过对“技术簇”“新闻观念丛”等结构性要素的分析,阐明了传统新闻业遭遇困境的结构化根源,并对新闻业及未来的走向做了前瞻性思考。论文发表后,“中国学派”“复旦新学术”“再建巴别塔”,累积阅读量6000余次;中国知网上线两个月,下载1000余次,已有同行在刊发论文中征引;引起《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版编辑关注,邀请两位作者撰写了一篇相关文章,2021年12月2日,以头版头条方式刊于该报。

姜 华

姜华,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曾任复旦出版社编辑。研究成果曾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主要研究领域:新闻理论、传播思想史、媒介社会学。

张 涛 甫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新闻传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大学》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新闻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学、政治传播、新闻实务。

王志强

《中华法的政治机理——基于秦汉与古罗马时期的比较视角》

《中华法的政治机理——基于秦汉与古罗马时期的比较视角》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是近年来比较法律史的重要成果。

文章指出,在中华法律文明定型的重要历史阶段,秦汉时代建立了典型的集权体制,并通过集中调配资源和强势国家理念,对“法”的形式渊源、施行方式、侧重领域及司法标准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与同时代的古罗马相比,可看出二者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各自特点。汉语概念的“法”,在渊源上以国家统一制定法为中心,并在实践中成为司法的基本准据,这种特征在秦汉时代已基本定型,与罗马法具有的多元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中国传统法的施行由国家公权力主导,以刑罚为重要手段,并在刑事法方面获得长足发展;古罗马则明显倾向于当事人自治和对抗制模式,更偏重民事法领域。另外,秦汉奠定的帝制中国集权体制下,司法的科层控制严格,容错度低,法官承担相当大的司法责任;相比而言,古罗马执法标准的灵活度相对较高,科层性控制力度弱、司法责任较小。两大帝国相关状况的比较显示,“法”的差别与政治权力结构密切相关。

文章提出的以历史为试验场的解释性比较可能超越中西法律比较的东方主义,更深刻地描述和理解中国的法与传统,并解释法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

王 志 强

王志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第三届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法律史、欧洲法律史、比较法。

唐亚林

《使命型政党: 新型政党理论分析范式创新与发展之道》

《使命型政党:新型政党理论分析范式创新与发展之道》刊发于政治学类顶级期刊《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4期,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2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使命型政党”是中国学者提出的具有原创价值的学术性概念及理论范式,由唐亚林教授于2010年最早提出。经过十年左右的积淀,此论文系统地对使命型政党新型理论范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双重建构。“使命型政党”概念及理论范式得到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被“新华社高端智库课题组”写入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探索——民主自由人权的中国实践》报告中,刊发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机关刊物《求是》2021年第24期。

文章从经验和理论的比较视角,分析了西方经典政党理论关于政党只是国家与社会“连接中介”之论断的舛误所在,提出了通过重构基于政党功能类型的政党性质光谱,并从理论假设、理论基础、关系结构、组织原则、角色地位、使命责任、政治形态、发展道路等综合维度,将中外现代政党的主要类型分为竞争型政党与使命型政党。在此基础上,以现代化发展为主线,将政党性质、政党功能、政党主体作用与政党政治理想等有机地统一起来,论文建构了基于性质、功能与使命“三位一体”的新型政党理论分析框架,创建了中外国家基于选票本位观的竞争型政党与基于人民本位观的使命型政党的两大政党理论分析范式。文章认为,推进使命型政党的有效发展之道,在于不断发展壮大和优化强化党员、党的干部、党的组织和党的中央领导集团这四大支柱,在伟大斗争中锻炼自己,最终走出一条“良心+良制+良治”的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新路。

唐 亚 林

唐亚林,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城市治理评论》联合主编,教育部2006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主要研究领域: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治理、中国政府与政治。

任远

《人口流动过程中离婚风险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人口流动过程中离婚风险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分析》刊发于《中国人口科学》2021年第2期。

在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中,婚姻家庭发生着深刻变化,出现了离婚率上升、结婚率下降等现象,人口迁移流动是社会转型的一个侧面,也对迁移者的婚姻家庭产生影响。在“流迁中国”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人口迁移对婚姻解体所发生的影响和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口流动和不同流动人口群体离婚风险存在差异,城城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高于乡城流动人口;近距离的市内跨县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更高;婚前流动的离婚风险低于婚后流动;父母的流动经历对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有负向影响。

文章构建了人口迁移流动影响婚姻解体的分析框架,提出人口流动过程中迁移者的家庭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不同的变化,使人口流动对离婚风险产生不同的影响。流动过程中的家庭分离会增加离婚风险;流动过程中经济资源的增加会降低离婚风险;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及与当地社会发生更多的交往和互动,使流动者更深地受到现代观念的影响,扩大婚姻市场的替代性,增加离婚风险。血缘和同乡的社会交往网络具有传统规范约束的作用会降低离婚的风险。

研究提出,为了使迁移流动的过程能够更好支持人们的生活福利,需要支持迁移过程中的自由选择和个人成长,同时,需要帮助迁移者充分适应在迁移过程中所发生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结构性变化,更加重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避免迁移对于婚姻家庭的破坏作用。

任 远

任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口学会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人口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与发展、老龄化研究、人口迁移流动、城镇化和区域发展、城市发展和治理、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等。

高帆

《城乡二元结构转化视域下的中国减贫“奇迹”》

《城乡二元结构转化视域下的中国减贫“奇迹”》刊发于《学术月刊》2020年第9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2期等全文转载,并入选“上海市社联2021年度推介论文”。

文章认为减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主题。我国的减贫历程呈现出三个特征事实:减贫在全球范围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减贫成就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高增长阶段,减贫历程与城乡二元结构转化过程相伴随。为此应在二元结构转化、经济增长和减贫成就之间形成逻辑内洽的分析框架。在逻辑推演层面,二元结构转化通过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农业生产率提高效应、人口结构变迁效应、财政资源配置效应影响农村减贫,前两者意味着经济增长,后两者则体现为扶贫政策,经济增长和扶贫政策相结合是形成减贫绩效的主要原因。二元结构转化影响减贫的四种效应能够得到中国经验证据的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及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转型为效应发挥提供了制度基础。2020年之后,中国减贫战略将进入“下半程”,即依靠常规方式和长效机制构建来解决城乡相对贫困问题,这在发展思路和政策取向上需要推动减贫战略与二元结构转化的再衔接。

高 帆

高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获“刘诗白经济学奖”。现任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价格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城乡关系研究、当代中国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来 源

文科科研处

责 编

汪祯仪

编 辑

凌奕骐 王芊一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