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马家浜(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4年03月08日 01:03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马黎1959年,马家浜,嘉兴一条小河的名字,全长只有200多米。浜,在嘉兴及其周围城乡专指断头河,而马家浜只有西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马黎

1959年,马家浜,嘉兴一条小河的名字,全长只有200多米。浜,在嘉兴及其周围城乡专指断头河,而马家浜只有西端和其他河流相通。

马家浜河道两侧,原有一个普通的江南水乡小村庄,取小河之名:马家浜村。

村的北面是一片地势较低的农田。

很奇怪,村民在这里劳作时,经常发现兽骨,人们听说,这些埋藏在地下的兽骨烂掉后有农肥的作用。

于是,1959年春节前,农闲中的村民开展冬季积肥运动,自然而然就把这里的兽骨作为积肥的主要肥源。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兽骨

结果,除了挖到大量最后被证明并没有任何肥性的兽骨外,村民还不断挖到一些和兽骨混在一起的陶器、玉器和骨器等。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身)得到消息后,随即到现场勘探,确认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因紧靠马家浜村,遗址也被命名为马家浜遗址。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1959年马家浜遗址第一次发掘现场

12月27日,83岁的姚仲源先生出现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落成典礼上,今年,也是马家浜遗址发现60周年。

60年前,他22岁,来省文管会工作第四年,就参加了马家浜遗址的发掘,他也是发掘简报的执笔者。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姚老师讲话中气十足,精神气不减当年,60年前的他,很帅。

“1999年,我来嘉兴开马家浜会议,当时是40周年,我说希望以后能看到一个马家浜遗址博物馆,20年过去了,现在如愿以偿,很感谢。”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这是1957年邱城遗址发掘,左四为姚仲源先生,左一为牟永抗先生。2年后,姚老师就去了马家浜遗址发掘

姚仲源先生说,当时,杭州大学历史系(今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大学生也参加了发掘,在他的记忆里,大约有20多人。

“文管会请学生们参加,配合大专学校的教育、劳动、科研,历史,系,也应该要懂考古”。姚仲源说,虽然他和大学生是同龄人,但他已经参加工作了,“我们要先让同学们吃饭,吃完我们再吃,但这时候锅里只有锅巴了。”

在《嘉兴马家浜遗址发掘报告》的注释中可以看到,从野外图纸上的绘图人署名记录可知,当年参加发掘的有朱伯谦、汪济英、姚仲源、梅福根、冯信敖、何云新、肖贤锦、蒋贤斌、张松年、刘允忠、管银福、桑法泉等。朱伯谦、汪济英为考古领队。

1959年3月中下旬,省文管会主持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也是马家浜遗址的第一次发掘。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1959年马家浜遗址第一次发掘现场

我们已经很了解良渚文化了,对于马家浜文化,很多人都听说过,也知道“比良渚更早”,但对它的文化面貌,马家浜人的生活,知道得很少,可能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发现地就在嘉兴。

(一)

我们先来把马家浜文化的概念说说清楚。

嘉兴所在的太湖流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如果对此地的浙江历史脉络稍有熟悉,你或许会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专业说法,这是一条“序列”,是经过80多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在考古人的一铲一铲下,在太湖流域逐渐清晰并建立起来的一条连续发展、一脉相承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

如果要做一个比喻,他们有点像祖孙三代(注:考古学家王明达老师认为,马家浜和崧泽可能不直系,崧泽和良渚是直系),马家浜自然是良渚的“爷爷辈”了,而我们在刚刚建成的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进门处,就看到了金庸题写的“江南文化之源”,一语点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地位。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马家浜文化不仅开启了环太湖流域的文明进程,也揭开了嘉兴历史的最初一页。2009年,张忠培等专家学者在坚持夏鼐等考古学家论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马家浜文化是“江南文化主根”这一地位。

而在嘉兴地域范围内,目前已经发现了这三个文化阶段的遗址30多处,传承有序。

“祖孙三代”的器物有什么特点,如何传承?展厅里有一个单元叫“文化根基”,把三种文化的石器、陶器、玉器等一一做了直观的比较。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这些年,考古队员又在嘉兴地区做了马家浜文化遗址的专题调查,到2019年年底,在嘉兴所辖的南湖区和秀洲区两区范围内,发现和确认了马家浜文化遗址或者是有马家浜文化遗存堆积的遗址点,共16处。

可以看看这张PPT——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这充分表现,距今7000年-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嘉兴的先民已经开始创造灿烂的历史。

(二)

马家浜遗址第一次发掘,历时两个月,面积213平方米,清理墓葬30座,房屋遗迹1处,出土物以兽骨为主,还有骨、陶、玉、石器等,“当年积肥运动大规模的挖掘,把庄稼糟蹋了,遗址也被破坏了。很可惜,第一次发现了30多具人骨架也被破坏了。”姚仲源说。

第一次发掘的完整器和复原器,目前分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和嘉兴博物馆。

你应该知道,“良渚文化”是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命名的,而“马家浜文化”同样也是他命名的,且在第一次发掘之后,经过了20多年,才确认了它的地位。

姚仲源说,第一次发掘后,以马家浜遗址、邱城遗址下层等为代表的苏南浙北这些早于良渚文化的文化遗存,过去都归于青莲岗文化的范畴。

1975年,嘉兴籍学者吴汝祚在《考古》第五期发表《从钱山漾等原始文化遗址看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一文,考古界第一次提出“马家浜文化”这一概念。

1977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在《考古》杂志第四期发表文章,正式提出命名“马家浜文化”,不用青莲岗文化的名辞。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同年10月,浙江考古学者牟永抗、魏正瑾在南京举办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首次对“马家浜文化”作了较系统的阐述,提交《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一文,首先提出不能把太湖流域地区的遗址都归纳在单一的青莲岗文化概念之下,赞同夏鼐的马家浜文化的命名。同时,将太湖流域地区新石器时代发展划分为马家浜阶段、崧泽阶段和良渚阶段等3个阶段,并归纳了文化特征。随后,“以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的论断得到学界确认,“马家浜文化”正式定名。

(三)

在博物馆落成典礼现场,有两位老师是嘉宾们争相同框的对象,一位是姚仲源先生,另一位就是芮国耀先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也是马家浜遗址第二次发掘的考古领队,还是嘉兴人,这是缘分。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左三姚仲源先生,左四芮国耀先生

他在当天下午的研讨会中提到一件事,因为历史的原因,留存至今的第一次发掘记录资料完整性和全面性虽然稍有缺憾,但是,在现存资料档案中,还保留了当年发表考古报告绘制的线图,包括大部分完整器和复原器。他发现,这些线绘图制的比例大部分都是以1:1的原大比例绘制,“从我学考古开始,原大图是最近一二十年才采用的,我也问过姚老师,你们当时为什么画原大图,他不太记得清了。但我想他们当时如此认真记录,我们要向前辈致敬。”

2009年11月8日,因马家浜遗址保护建设控制地带和遗址公园建设的需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嘉兴市文物部门,对马家浜遗址开始第二次发掘,历时15个月,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了80座墓葬,出土了300多件文物和大量动植物遗存,较为完整地揭示了这一时期的葬制和葬俗。

“80座马家浜文化墓葬,这是第二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芮国耀汇报了第二次发掘的重要成果,而这一天,《马家浜》考古发掘报告也正式首发,很多考古成果都是首次发布。

马家浜人没有专门的公共墓地,埋葬和居住区混杂在一起,集群埋葬,相对密集,大部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式,大部分是附身葬,个别有侧身葬和仰身葬。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同时,还发现了很多平地掩埋的墓葬,有些墓葬里还留存了明确的木质葬具,而且是上下两层结构,可见木质葬具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葬具类型。

这些墓葬的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没有,以陶器为主,大部分是圆盘豆,还有一定数量的多角沿豆。

陶器,是马家浜人主要的生活用品。不过,以往人们一说起马家浜文化陶器组合最典型的器物,一定会说“圆形豆盘”,而马家浜遗址的第二次发掘,又明确了另一位代言人,它长得很有特点——多角沿豆盘,比如尖尖六角的。其他一些马家浜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钝角的四角、五角。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陶豆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墓里的随葬陶器大部分都是打碎之后分别埋葬在不同的位置,特别是陶豆。

比如15号墓,考古队员发现,从墓主人人骨遗骸的胸部、肩部,直到足部,分散放置着陶豆的碎片,这些碎片最终可以拼对复原成一个完整的陶豆。这应是当时埋葬的习俗。

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发现了随葬动物的墓葬,一共有四座,而且都是鹿(大型和中型鹿)。

最特别的是,发现了鹿完整或者部分完整的掌骨或跖骨,有的还带有相连的关节部位。

马家浜人的选择有特定性,连部位都一样。

专家推断,这些鹿骨骼在下葬时,应该是连皮带肉的,可能具有肉食的含义。

那么玉器呢?良渚人的玉器那么厉害,几乎巅峰了,而作为爷爷辈,马家浜人的制玉工艺已经很厉害了,一直延续到良渚文化时期。

马家浜文化是太湖流域较早使用玉器的文化之一,以玉玦和玉璜为主,尤其是玉玦,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具有完整器形的非生产用的第一种玉器,很多在耳边发现,作为耳饰。

(四)

马家浜人吃什么,长什么样子?第二次发掘最大的亮点,就是各种多学科的调查研究,为我们还原了马家浜人的生活面貌。

2010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植物考古实验室在马家浜遗址发掘区内,选取了两套系列土样进行植物遗存浮选分析。

在遗址堆积的南边,初步探明这里存在马家浜文化时期稻作农耕遗迹分布区。也就是说,稻作,是马家浜人占绝对主体的农业经济。

专家还发现菱角和芡实,在马家浜人的食谱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那么,马家浜人长什么样子?展厅里,你可以和6000年前的马家浜人会会面,喏,就是他——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人类学实验室通过第28号墓出土的男性人颅骨,对马家浜人进行了三维容貌复原,结果显示,马家浜人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蒙古人特征。

根据马家浜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人骨遗骸测算,马家浜人平均预期寿命小于等于30岁,而且,当时的女性寿命明显长于男性。

平均身高,男性164厘米,女性153厘米。

马家浜人有拔牙齿的习俗,年龄多在15到20岁。为什么?有专家认为是成年的标志,也有结婚一说。专家还发现了多个马家浜人有严重的牙周病。

当天下午的研讨会,东京大学教授米田穰做了一个报告,专家用马家浜人的牙釉质做了同位素分析,发现了一些人类迁徙的证据,丰富了考古学的内容。

其实,这是2017年,日本金泽大学中村慎一主持的“稻作与中国文明——综合稻作文明学的新构筑”研究课题,设立了“马家浜遗址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子课题,对马家浜遗址出土人骨标本进行清理、测绘,采集实验室标本。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在嘉兴做过多次考古发掘,他认为,和良渚文化的研究相比,马家浜文化从来没有火过,但也没有冷过,从马家浜文化本身来讲,很多问题确实没有像良渚这样研究深入。“马家浜文化是江南文化之源,根深叶茂!但太湖流域史前文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7000年以前的遗址。马家浜文化在这里生根、壮大,它的来源呢?从哪儿来?它反映的文化面貌并不是很原始,这不是否认它在太湖流域不是原生文化,但我觉得它有来源,是不是从北边来?

马家浜-崧泽-良渚,序列好像很清楚,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难道就是直接传承关系吗?我总也要打个问号。崧泽从哪里来的?这也是个学术问题。

马家浜文化和钱塘江南岸的关系、长江北岸的关系,包括和湖南的关系——因为白陶也在这里(桐乡罗家角遗址)出现了,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的学术方面的研究。”

【小提醒】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于2017年5月动工兴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于2019年7月竣工,位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家浜路,是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注意,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目前还不对外开放,预计明年春天对外开放。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马家浜遗址发现60年,回到7000年前的嘉兴看一看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