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是哪里(1603年-1868年德川时代日本首都在哪里?其实不是京都而是江户)
在谈及日本历史的时候,往往有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容忽略:庆应四年(公元1868年)七月十七,明治天皇下诏将江户改名为东京,并在同年十至十二月行幸东京,隔年(明治二年,1869年)更将皇室与政府驻地从京都迁到江户,我国一般直接称这个事情为“迁都东京”。
这通常被看做是明治维新的重要举措之一,不过,绝大部分中国人对此事件可能有极大误解,事实上,这个事情的影响和阵仗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中国人习惯性用中国历史上的“迁都”(比如著名的“永乐迁都”)来类比日本这次迁都,这是完全不对的。通常意义上,迁都是一个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但日本这次所谓“迁都”完全不是这样,因为日本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本来就是在东京,不需要迁徙!
但是,一般不都是认为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首都是京都吗?日本首都到底是哪里?
中国各类书籍中,明治维新前日本的首都一般都是直接标京都了事,这极容易造成误解
其实出现这种误解,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对于日本政治的不了解,之所以称“京都”为日本首都是因为日本天皇常驻京都,但是,明治维新前,日本历史上有着很长时间的“虚君”传统,在日本古代的政治伦理当中,天皇是不能问政的,它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神道教上的象征。
江户时代的京都向导图
日本的政治体制是“幕藩体制”,这从1185年源平合战结束时就开始形成了,在此体制中,日本实际控制者不是天皇,而是征夷大将军(俗称幕府将军,简称将军),以他为首的武士集团被称为“武家”;当然,于是同时也有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公卿,他们被称为“公家”,他们毫无政治权利,相当于“吉祥物”。
出现这种情况是日本历史长期演化的结果,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的日本,行使兵权与支配东国的镰仓幕府,与负责一般政务、及支配西国的公家政权(朝廷),这两个政权还大体上保持协调合作的关系,以处理政务。然而就在这个时期,实际上在具体地域中,公家持有的经济能力,开始被当地有力的武士(地头)所侵食。这种倾向,到了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就更加显著。因此公家被幕府将军以及武装守护所侵食,逐渐变得有名无实了。
日本的政治中枢,在江户时代事实上就是江户城,而不是京都皇宫
而到了江户幕府时代,武家政权达到巅峰,公家几乎仰赖幕府的武力,与此对应的,幕府将军以《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规定了江户时代的公武关系。法律规定,天皇只能进行追求传统文学及执行礼仪,公卿的委任须有幕府将军的同意,甚至,将军有权干涉皇家的婚姻、以宗教名义强制安排皇族成员出家修道。
也就是说,天皇完全无实际权利,实际的日本最高领导人就是幕府将军,那将军驻地自然就是政治中心了,而这个中心,就是江户!
说到这里,咱们再介绍介绍江户这个城市,事实上,京都等关西地区早期确实是日本的核心所在,而以东京为首的关东地区则是荒野,但现实的地缘实力而言,关东远远强于关西(关东平原是日本第一大平原,为日本最富庶的地区),之所以日本文明源于西边是因为这里离大陆近,受大陆文明辐射,到了后来,文明自然会东拓。
现在日本关东平原人口近4000万,为日本当之无愧的第一精华区
公元前3世纪左右,关东平原形成。自此以后,逐渐有人类在关东平原定居,并形成了一些村落。现代的东京都依然保留了一些旧时村庄的名字。例如,平川村是当时流经这里的平川(如今被称为日本桥川)岸边的一座主事农业和渔业的村庄。
12世纪的时候,平安时代末期的书史《吾妻镜》首次记载“江户”一名。“江户”这一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较普遍的说法为,江户的“江”字是指河流入江之意,而“户”字是指江的入口。约10世纪,江户氏在这里建立村庄,并在樱田(其后的江户城)建立高台。约13世纪左右,江户村逐渐形成(在今天的东京站附近)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蛮荒的关东平原渐渐得到开发,直到15世纪中叶,扇谷上杉家的家臣太田道灌开始在旧江户村的高台遗迹建设江户城,1457年筑起江户城。
弘化年间(1844年-1848年)改订江户图
这一带的地缘底子非常好,所以很快就成为日本一大经济重心,后来大名鼎鼎的德川家康便崛起于此处,天正十八年(1590年)八月初一,丰臣氏发动小田原征伐后,封下属德川家康关东八州,德川选择江户城为主城而入城,此时,江户城周围只有大约一百座茅草顶的房屋。
之后,德川家就以此为基地暗中发展,江户城扩建,他组织了士兵和工匠队伍,为江户城建设了护城河和桥梁以强化其防御功能,并积极发展城下町,加上避免了万历朝鲜战争征收额外军费的影响,江户地区得以迎来全面发展。但仍比不上京都及大坂(今大阪)的人口及繁荣度。
东京博物馆中展示的江户城市街景
但是,后来德川家康崛起,在关原之战取得关键性的胜利后,德川于1603年以江户城为据点开设江户幕府,开创了德川幕府时代,江户成为日本事实上的政治中心,随着武家与外来人口的大量移入,江户成为东日本的经济枢纽,也逐渐与大坂、京都所在的传统核心区并列为日本文化的中心之地。
至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期因参勤交代制度化,各藩单身赴任的武士及服徭役的农民大量拥入,至此顷日本一国之力历经三百年繁荣江户,向江户内海(今东京湾)填海建设市街、开凿江户城外护城河(即外堀)、整治江户市区河川、建设玉川上水等供水设施,使得江户的城市建设得以大力飞升。
江户当时有多繁荣呢?18世纪初,江户人口超过100万,鼎盛时期达到130万,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当时中国还未从明末乱局中完全恢复,一些城市人口是不如江户的,而这正逢江户幕府鼎盛时期),江户时代结束时,这里也有50万人(参勤交代制度的结束,一大批大名和他们的随从离开了东京,总人数估计达到了36万,一批商人和工人也随之离开,加上战争因素,江户人口减少),远超京都和大阪。
也就是说,事实上,江户就是日本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只不过,天皇仍然住在京都,名义上日本的首都还是以天皇驻地为主,明治维新之后的所谓“迁都”,只是天皇改到东京而已,没那么大动静,而且影响也没那么大,只是延续江户时代以来做为日本政经中枢的地位而已。
天皇前往江户
“朕今亲理万机、绥抚黎庶。江户,东方第一重镇、四方辐辏之地也。深宜东幸,以合地利,因改为东京。自今遑论东西,海内一家,其知朕意。”——《江户改称为东京诏书》
至于为什么天皇要搬到东京?这个和明治维新之后的局势有关,事实上,京都政治地位最高的时期不是江户时代,反而是明治维新刚刚结束的那一阵,经过“大政奉还”和“王政复古”,京都重新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说实话,即使是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名义上归天皇统治后,天皇也不能说就是实际上的国家掌舵人,日本天皇更多地仍然是精神上的象征,但由于日本在号召国民时大力灌输“国家神道”等观念,使得后来旧日本帝国成为一种类似政教合一的政权,国民出现狂热的天皇崇拜),但这并不合适,一方面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已经事实上转移到关东地区,另一方面,新政要有新气象,所以就有了迁都的想法。
京都也是有日本皇宫的,而且也是归属宫内厅管理
而且,日本的这次“迁都”更有意思地是:没把话说清楚,京都的地位没有被废除,这本来是当时为了减少反对派阻力而进行的权宜之计,但是在程序上就变成了:天皇陛下只是去江户出差而已,江户改叫东京,成了陪都,但首都还是京都,一直到现在,还有京都人仍然是这么认为的。
这不仅是民间的无聊争论,就连学界都争吵不休,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制度和程序的规范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当时规定不明,所以日本和中国不一样,中国人一般直接说“迁都东京”了事,但在日本,这事件称为“東京奠都”(把东京定为日本首都),“奠都”和“迁都”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奠定一个新首都,旧都城没废除”,另一个是“首都搬走”;所以关西认为天皇移驻东京只不过是为了施政的方便,京都还是名义上的首都,东京只是行政首都。关东则认为天皇和政府机关都在东京,东京是理所当然的首都。
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上,东京(江户)当日本的政治中心的时间长达400余年,绝不是从明治维新才开始的。
作者:云帆
-
板子(美国6岁女孩遭校长用板子殴打 孩子妈妈录下全过程)
2024-05-26
-
卫星变轨(福建舰航迹出人意料,美国卫星紧急变轨,央视三秒钟镜头泄露天机)
2024-05-26
-
不死不休(不死不休,俄罗斯摊牌:要么摧毁敌对政权,要么俄罗斯被撕碎)
2024-05-26
-
美国疫苗(140万人口美国只援助80瓶疫苗,特多政府:中国给了数十万剂)
2024-05-26
-
出口限制(美国“赶尽杀绝”,再次加大对华出口限制,彻底打破国人幻想)
2024-05-26
-
美国四星上将(助威?美军四星上将现身华盛顿街头抗议现场,不为其他可信吗?)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