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葬-中国古代最神秘的十座陵墓,其中,有些陵墓可能永远无法打开
在古代,帝王的陵墓被称为皇陵。“陵”字是皇帝坟墓的专属称号,一般人的坟墓可不能用这个名词。
商周时期,皇帝的陵墓多集中在陕西西安和河南洛阳等地,但具体位置却需要我们的考古学家去探究。战国时期的陵墓有向巨大坟丘发展的趋势,不再是一片固定的陵区。秦始皇的陵墓在陕西临潼,它的规模非常大,封盖上的泥土也很厚不方便勘察,而且,他的陵墓周边还有一些亨殿、刻石和陪葬的墓穴。
今天,笔者就跟大家说一说古代陵墓的那些事。
秦始皇陵: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为自己在陕西临潼骊山脚下建造了一座帝王陵墓,这座陵墓规模很大,造型很奇特。此后的两千多年,这座陵墓一直保存完好,世人对其猜想很多。
那么,这座陵墓的内部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秦始皇的陵墓到底有没有被打开过?
按照目前的研究,我们可以确认,他的陵墓没有被打开过。而且,直到现在,我们也不敢打开,因为,我们没有较好的技术去保护里面的文物。在文物的保护上,壁画、陶器、纸质、绢质等文物的保护是最困难的,以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打开这座陵墓与我们现在考古挖掘的政策不符,我们以“保护文物为主”来考古,而不是盲目地去破坏文物。甚至,专家还说:“现在没有哪个国家主动去挖掘帝王陵墓,所以,我们尽量不去挖掘,反而有利于文物的保存。”对此,国际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唐代昭陵:
李世民于公元649年驾崩,而后,葬在了西安九峻山附近,称为昭陵。虽然,我们知道其位置,但是,确切的位置却难寻。
杜甫有一首诗,叫《重经昭陵》,内容是这样的:
“灵寝盘空曲,熊黑守翠微。
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可见,那时候的昭陵比较好找,但是,现在时过境迁,它早已变了模样。
当时,昭陵是著名的工艺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设计的,其布局不同于秦汉时期的坐西向东,也不同于南北朝时期的“潜葬”,是按照首都长安城的格局设置的。而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估计死者的感受,李世民在长安城住习惯了,他们希望李世民在地宫中也能住习惯。
乾陵地宫:
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合葬,陵墓被称为乾陵。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陵墓。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时候,皇帝皇后合葬的情况很常见,但是,两个皇帝合葬的情况却罕见。乾陵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享有“历代诸皇陵之冠”、“露天石刻博物馆”等美誉。根据考古人员的勘测,乾陵的内部结构,包括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等建筑物。
而这些勘测结果,则是从周边的少量挖掘和主峰以下垂直探测得出的。墓室由金刚墙围起来,通往金刚墙的墓道有近百米。墓道两旁摆满了金银珠宝,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兰亭序》是否存在于乾陵中。现在,乾陵还未挖掘,我们只能一直保留这份好奇心。
曹操陵墓:
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是,对此质疑的声音也很多。
史料记载,曹操生前特意设立了七十二座假墓穴,以便将真墓穴藏起来,为难盗墓者。因此,曹操墓能够保留下来,跟这个设计有很大关系。看来,还是曹操有先见之明。
然而,这么多陵墓里,到底哪些是真的陵墓,哪些是假的陵墓,真的不敢确认,至今都没有达成一致。目前,所能发现的曹操墓,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证据被质疑,而真正没有质疑的陵墓,还没有找到。他的陵墓到底在哪里,将是我们后面需要追寻的答案。
三国疑冢:
三国时期的人物,不仅曹操的陵墓引起争议,刘备、孙权的陵墓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而关于刘备陵墓的位置,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刘备的陵墓在成都南郊武侯祠正殿西侧,被称为惠陵;
第二种,刘备的陵墓在奉节;
郭沫若在奉节考究过,刘备过世时正好是炎热的夏天。如果要将他的尸首从奉节运到成都,至少三十天,这样他的尸首肯定会腐坏。于是,他的手下很可能就地掩埋,为其建立陵墓。
第三种,刘备的陵墓在四川彭山莲花坝。
今天,三国时期的人物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此时的我们早已看淡,就像《三国演义》开头所说的那样:“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现在,早已物是人非,一切功名都会在谈笑间消失。
西夏王陵:
西夏王朝的皇帝们都集中葬在了一起,在贺兰山东麗位置。陵区占地五十三万平方公里,分布有皇帝陵墓九座,两百五十三座陪葬墓,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园。
现在,我们挖掘的只是陵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陵墓需要我们去挖掘,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揭开。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好奇心,尽全力去还原其内部本来的面貌。
成吉思汗真陵:
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境内,有一座成吉思汗的陵墓。蒙古人将这里视为圣地,平日里,宫殿内会灯火通明,以便大家前来祭拜、朝圣。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这里并非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而只是一座纪念性的陵墓。据统计,在过去的百年间,至少有一百个考察队寻找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墓,却从没有成功。那时候,成吉思汗也是秘密埋葬,知道其陵墓位置的人几乎都被杀,消息封锁得很严实。
明孝陵地宫:
朱元璋的陵墓叫明孝陵,位于钟山南边的珠峰上,从洪武十四年开始建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这里是朱元璋的陵墓,他应该葬在这里,但是,关于他是否入葬明孝陵,却有很多争论。这似乎是朱元璋跟我们开玩笑,让我们信以为真了。
雍正泰陵:
清朝雍正皇帝的陵墓叫泰陵,是清朝皇帝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有人说,泰陵曾经被盗过,为了证实这个说法,国家文物局于1980年开始对泰陵进行挖掘。挖掘人员沿着那里的盗洞向下挖掘,发现洞口两米深的位置还是原封土,说明这个盗洞只挖了两米就停下来了,没有继续深挖,也就没有进入过泰陵的墓室。
有人说,雍正皇帝暴毙后,尸体上没有头颅。为了保全皇帝,随尸体下葬的是一颗黄金做的头颅。这仅仅是一种猜想,答案还得等陵墓挖掘后揭晓。
至于皇帝尸首分离的原因,我们还没有找到相关记载。
隋炀帝墓:
隋炀帝的陵墓中,出土了很多铜制的衔环铺首,还有一些镶满金玉的腰带。能够证明墓主身份的,必然是里面的墓志,隋炀帝陵墓的墓志写着:“隋故炀帝墓志”。隋炀帝的陵墓没有皇帝该有的气派和规模,这跟隋炀帝的身份不符。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还是跟他的遭遇有关。
公元618年,隋炀帝来到扬州,他的禁军发生兵变,将士们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领,囚禁了隋炀帝,不久之后,处死了他。隋炀帝的墓志铭描述,隋炀帝死于大业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18年,这一点是符合史实的。之后,唐朝建立了,隋炀帝慢慢被人遗忘,他的陵墓渐渐荒芜,被人遗忘。
清朝嘉庆年间,朝廷的大学士考证今槐二村附近的一个大土丘必然是隋炀帝的陵墓,于是,自掏腰包给予修复,还让当时的书法家重新书写了墓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隋炀帝的陵墓经过多次修整,终成为扬州的旅游盛地。经过考古学家的考究,确认这里就是隋炀帝入葬的地方,即真的隋炀帝陵墓。
参考资料: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旧唐书·太宗本纪》、《清世宗实录》、《资治通鉴·隋纪》】
-
部位(学生班里裸露隐私部位引深思:家校社如何共同应对)
2024-05-26
-
推理电影(趁着假期,这8部烧脑电影看起来)
2024-05-26
-
信息学院(客观理性地聊聊湖南信息学院)
2024-05-26
-
中国汉服(汉服是指中国传统服饰吗?)
2024-05-26
-
乳腺有结节(乳腺结节的症状及治疗方案推荐)
2024-05-26
-
宫颈癌(得了宫颈癌,麻烦一个接一个光4个症状就让人吃不消)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