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理财保险吗(中国平安发展史(下篇))
利差损及投连险危机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为抑制通胀,央行将基准利率大幅提高到10%以上,再加上国家对利率的补贴,存款利率最高达到2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各主要保险公司为了竞争需要,销售了一大批固定利率为8%左右的高利率保单,大部分都是30年以上的长期寿险产品。
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后,1996年到1999年的三年,央行连续7次降息,而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却较少进行调整。降息后,央行强调,各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对已经签发的保单必须按照原条款和费率执行,不得更改。市场普遍认为利率会继续下降,而保险公司的产品收益率高于利率,所以“抢购潮”出现了。大量的高利率保单在很短时间内被销售出去。
那时老百姓每天在保险公司门口排队抢购高利率保单的,甚至保险公司下班了,成群的人还是不肯散去,保险公司的铁链门都关不上。
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利差损。
1999年保监会下发《紧急通知》,规定寿险保单预定利率不超过年复利2.5%的上限。
1999年初,原美国林肯国民集团副总裁斯蒂芬·迈尔加盟平安,全面负责平安的精算、新产品开发战略及投资政策和投资组合的审核。他在平安内部做了一场题为“利润是关键”的报告,提出了“投资连结保险”(投连险)产品。
投连险把保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保障,另外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其风险和收益都由客户承担。
这样就能较好地帮助寿险公司摆脱利率波动和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此时的平安管理层面对巨大的利差损压力,正好想借助投连险产品来化解,希望通过投资赢利的方式避免利差损。
据当时的估计,中国寿险公司在之前的五年时间吸收了将近1000亿元长期返还型的保费,这部分预计利率高达5%至8%复利的业务随着每年续保费的增加,10年之后将扩大到1万亿元。银行利率的节节下调,使保险公司在政府限定的投资范围内仅每年的利差损就有3至6个百分点。而投资型保险产品则可以有效避免和遏制寿险业利差损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进而平安推出了国内第一份该类型产品:“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0年上证指数全年上涨了51.73%,深证指数全年上涨了58.07%。2001年上半年,股指依旧震荡上行,上证指数半年再上涨6.97%,创下2249.77点的历史新高。
投连遇牛市,平安投连险的账户收益率连创新高。例如,设立于2000年10月31日的平安发展投资账户,至2001年6月30日,不到一年时间,增长19.46%。
1999年上海寿险年终盘点,平安保费收入首次超过中国人寿至近34亿元(占42%),中国人寿30亿元(占37%)。
2001年年末,平安保费收入高达65.6亿元,市场占有率51%,中国人寿巨跌至23%,平安坐拥上海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是平安尝到甜头后,却被螃蟹夹到。
上海试点之后,投连如野草般疯长,北京、南京、宁波等21个省会和中心城市先后开始上演投连大戏。再次出现“排队买保险”场面。
2001年12月,平安PA18网站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纪理财”的月收益率最高为4.87%,运作14个月已累计为客户创造16.14%的收益率。如此骄人的业绩,一直是平安的业务员游说客户最有力的佐证。盛况之下,平安部分销售员的说辞开始变形——收益被放大,风险被缩小。
到了2001年下半年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半年间狂挫25.79%。市场转头向下,投连账户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2001年10月,保监会发布公告,针对新型寿险,例如投连、万能和分红保险,提醒消费者要认真了解产品特性,清醒认识自己将要承担的风险。这被认为是监管部门“对投连产品的风险性给予严重警告”。
2001年12月6日,《南方周末》发表了记者杜卫东撰写的调查《平安“世纪理财”:被隐藏了的亏损真相》。该文称,如果扣除买卖价差等各种费用,“0.67%的人赚了,99%以上客户至今入不敷出”。尽管其计算的方法,保险公司并不完全认同,但是,投连险亏损的情况引起了市场极大的关注。
人们涌向平安福州分公司要求退保,平安福州分公司经历“退保事件”。
平安内部经过大致测算,如果客户选择退保的话,平安的损失将超过20亿元。而2001年整个平安的净利润还不到18亿元。
面对此次危机马明哲亲自挂帅处理,选择进行补偿,并进行中国保险史上最大规模的客户回访,最终此次投连险让平安付出了近10亿元的代价。
2003年5月,保监会下发《个人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平安等开办投连险的公司先后停止了原保单的销售。至此,第一代投连产品折戟沉沙,淡出市场。
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拿到银行牌照
平安对银行牌照图谋已久。早在1990年3月,平安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就提出。
要做综合金融,银行是核心。
2003年,平安机会来了。
福建亚洲银行是内地首批7家合资银行之一,成立于1993年,由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旗下的福建信托咨询公司与香港中亚财务有限公司合资创办,双方各注资3000万美元,各占50%的股份,唯一的机构就是在福州设立的总行。
2003年,汇丰控股亚洲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与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信托投资公司对外宣布,计划联手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根据收购协议,汇丰银行将收购福建亚洲银行50%的股权。平安信托将收购余下的50%股权,并向福建亚洲银行再注入2300万美元,从而使注入资金总额增至5000万美元,汇丰银行的股权将因此被稀释至27%。
平安拿到了一张梦寐以求的银行牌照。收购完成后,中国银监会批准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
H股上市,大摩、高盛退出,汇丰接手
2004年6月24日,平安在港交所首日挂牌交易,融资143.37亿港元,成为当年香港最大宗的IPO。
平安的定价为10.33港元,对应的市盈率为24.7倍。
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马明哲等高管因为上市获得了多少身家。
但在招股书上披露的间接持股比例当中,马明哲拥有的股份只占公司股份的0.16%,除了马明哲,还有19500位员工间接持有平安的股份。
平安上市后股权摊薄,汇丰斥资12亿港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成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
2005年5月9日,汇丰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手中购买9.91%平安股权,从而使持股量跃升至19.9%。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当年分别以3500万美元入股平安,退出时收益达20倍,堪称其在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A股上市,1600亿融资风波
2007年,是A股历史上最火热的一轮大牛市。上证指数创下的6124点,至今还是仰望的高山。平安正是在这轮A股史上最大牛市中上市。
2007年3月1日,平安在A股上市,创下当时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IPO和中国A股市场第二大IPO纪录(仅次于中国工商银行)。
发行定价33.8元/股,对应76倍的市盈率。随着行情一路高涨,在2007年7月达到最高180倍的市盈率。
2008年1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了一则再融资公告,拟申请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股票,并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按照当时的股价,若足额认购,这次增发融资额约1200亿元,加上可转债,再融资总额将达1600亿元。方案公布当天,上证指数即刻下跌279.44点,跌幅为5.14%。平安A股跌停,H股跌幅为6.33%。翌日,平安A股再次跌停,H股继续下跌12.49%。
由于在公告中,平安只是表示再融资“将用于充实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和(或)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并未说明具体投资项目,引发了市场更大的质疑。
3月5日,平安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再融资方案。根据公告,结果显示,92%赞成,6.22%反对,其余弃权。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投票比例为93.2%赞成,5.61%反对,1.19%弃权。增发方案获得通过。
随后几个月股市大跌,平安成为众矢之的,背负着“天量融资”、“抽血股市”的骂名,2008年5月9日,平安发布公告,称其A股再融资计划将在6个月内不考虑递交申请。
2008年11月30日最后敲定。平安公告称,根据股东大会一般性授权,定向增发20%的H股股票,募集资金约368亿港元(约合292亿人民币),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本次新募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保险、银行等主营业务高速发展,同时也将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提前做好资本规划”。
折戟富通
成立于1982年的富通是欧洲排名前15大的金融机构之一,拥有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点以及6万余名员工。
08年金融危机发作前夜,富通总资产达到9177亿欧元,市值近500亿欧元。在金融海啸中,富通自2007年4月10日创出29.58欧元的股价新高后,因买入过多次级债券的问题暴露,股价连续四个月下跌,几近腰斩。
而平安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后,急需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平安对富通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垂涎若渴,也想学习富通集团在交叉销售、风险管理以及产品设计创新等方面的经验。
从2007年9月开始,平安通过旗下平安人寿在欧洲交易所逐步买进富通股票。
11月29日富通集团与平安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人寿以18.1亿欧元(约合196亿元人民币),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了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票,折合约占富通集团总股本的4.18%,成为富通集团单一最大股东。
08年金融危机来了,全球各金融机构的现金流均出现紧张局面,部分出现挤兑,富通也不例外,平安损失惨重。
平安2008年年报,投资回报及投资业务净利润均有大幅下降。对富通股票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人民币达227.90亿元,平安在2008年合并净利润后只有4.77亿元。马明哲在年报中反思并放弃了个人2008年的薪酬。
合并深圳发展银行
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成立并于1991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的商业银行,股票代码为000001。在很长时间里,深发展都是证券市场的风向标。
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以及自身管理问题的影响,深发展出现大面积不良贷款,由此进入长达7年的业绩低迷期:1997年深发展实现盈利10亿元,但到2002年、2003年,利润只有两三亿元。
2004年新桥以每股3.54元取得深发展17.8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由此,深发展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控股股东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
新桥之前改造过韩国第一银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单伟建所著的《金钱博弈》,写的就是新桥入主和改造韩国第一银行的详细过程。
改造深发展与之前韩国第一银行如出一辙。从2005年开始,深发展的各项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实现净利润13亿元,比上年增长319%;2007年实现净利润26.5亿元,比上年又增长103%。到2009年时,深发展实现净利润50亿元。
在入股深发展近五年之后,新桥该走了。
2010年5月,平安收得新桥持有的全部深发展股份,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持有的深发展股份比例至21.44%。
2010年7月,深发展向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人寿非公开发行交易顺利完成。至此,中国平安及平安人寿共计持有的深发展股份合计比例为29.99%。
2010年9月平安将持有的约占平安银行总股本90.75%的股份及现金26.9亿元,全额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1638336654股股份,每股作价17.75元左右。这次交易完成后,平安成为深发展控股股东,深发展成为平安银行的控股股东。
2011年7月,平安顺利完成了控股深发展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深发展通过向平安发股买资产的方式实现控股原平安银行90.75%。原平安银行将并入深发展,两家银行正式合并成为一家银行。
汇丰退出
2012年12月,汇丰控股将其持有的全部平安股份,以每股59港元,总对价727.36亿港元(约合93.85亿美元)转让给泰国正大集团。交易完成后,正大将成为平安单一最大股东,股份占比15.57%。
汇丰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清算银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求。《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银行增强非预期损失的抵御能力,增提缓冲资本,严格监管资本抵扣项目,提高资本规模和质量,等等。这些更为严格的资本限制使得在银行集团内部拥有保险业务,对汇丰管理层来说,变得没有吸引力,这是汇丰从平安抽身的主要原因。
这笔股权的交易价格是94亿美元,为汇丰带来了26亿美元的资本收益。
零售银行战略
2011年10月,马明哲在美国拜会了富国银行CEO等管理人员后,被富国银行的零售业务和交叉销售深深吸引,随即确立零售银行战略。
马明哲亲自参加银行零售转型宣导会。
“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盈利,无法支撑快速增长的资本需求。银行的商业模式要向‘零售业务加轻资产业务’转型。对公业务也要转型,‘打猎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过去了。”马明哲说。
汇丰银行的零售业务占比超过50%,富国银行、花旗银行超过60%。马明哲认为,零售业务比重较低,已成为限制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魔咒”。
马明哲坚定不移地推动平安银行的零售转型战略,说“要坚决、快速地把银行里的那些烂业务干掉,否则将来不得了,会出大事情。”
为了强压转型,马明哲甚至限制补充银行资本金的方式,平安银行总经理谢永林跑去问马明哲是什么原因。马明哲告诉他,如果现在就把资本金给了平安银行,那又回到老路去了。这一次,零售业务必须要做起来。
他给了谢永林几个词——“爆零售、精对公、拓综拓”,并说如果平安银行在规划中能体现出未来零售业务占比将达60%以上的目标,且有切实的动作,他会说服集团给平安银行补充资本金。
如果不给银行补充资本金,就必须压降“吃资本”的对公业务,把资源用来支持零售业务,否则零售业务肯定“爆”不起来。
平安管理层经过研讨,所有的方向,都指向了——压对公!
首先,对公业务中有不少业务风险很大,必须压缩;其次,囿于资本约束,想把零售业务做起来,必须压缩对公业务,以节省资本;最后,按照风控合规要求,也要把一些对公风险业务压掉。
一场改变平安银行命运的“零售转型”战略自此全面启动。
零售是银行最稳当的业务基础,是靠服务一点一点把客户群做起来的。
2018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零售业务营业收入为618.亿元,同比增长32.5%,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3%;零售业务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增长9.2%,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69.0%。
零售战略转型成效明显。
-
灰色系((专业版抢先看)中国传统色:国色之灰色系)
2024-05-26
-
567(混在朝鲜(567)山下道路被封)
2024-05-26
-
鸡的守护神(十二生肖各自的守护神是谁千万别摆错了)
2024-05-26
-
朴道水汇(【重磅】朴道水汇喜获超亿元融资,聚焦智能化净水建设)
2024-05-26
-
南通市副市长(李柚任南通市副市长)
2024-05-26
-
创一代(创一代相亲被8名女生追着表白,选了最普通的一个,网友:明白人)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