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美女(梨园春色‖越剧名家·十八咏)
胡铁成,河南省郾城县人,1946年生。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河南省京剧团舞台美术设计、省图书馆古籍整理部副主任、省人民大会堂党委副书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省老年诗词研究会副会长,郑州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岳诗词》副主编,《郑州诗词》常务执行主编。
越剧
吴中九派尽坤伶,沪上一腔天下惊。
越女折枝调浪客,耶溪溅水和飞声。
红楼梦觉缠绵意,碧玉簪藏怨悔情。
啼笑满台家国事,梨园万树此花明。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被称“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国外称“中国歌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有称“女子科班”。第一次称“越剧”是《申报》始称为“越剧”。受李白《越女词》启发,统称为“越剧”至今。
越剧花衫鼻祖·施银花
花衫泰斗犹封后,少小艰难老异乡。
依月背词扪白虱,随风科戏拜明皇。
江南虹口歌翎乱,台北清斋舞袖长。
二度梅开叹夫婿,一湾烟水隔苍凉。
施银花(1910~1984)浙江嵊县施家岙村人。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她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著名旦角,有“花衫鼻祖”之誉。唱腔学习继承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转圆润,被称为施腔。被誉为越剧泰斗、越剧皇后,并冠为“三花”(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之魁。曾移演《雷雨》,开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之先河。拿手戏有《方玉娘》《玉蜻蜓》《十美图》《双金花》《二度梅》等。1937年,上海丽歌唱片公司录制12张唱片。1950年随丈夫王金宝去台湾,参加凯歌越剧团为客师。1984年患乳腺癌去世。享年76岁。
越剧名旦·赵瑞花
悲旦声容绝古今,乡歌入戏悦人心。
家传撑筏潮头号,师命拜神台下吟。
六月雪飞蒙冤血,三门街乱荡忠襟。
芳魂归里依松月,漫舞初停自抚琴。
赵瑞花 (1912-1982)浙江嵊县孔村人。12岁进第一副女子越剧科班学艺,工花旦。与施银花、王杏花齐名称誉"三花"。以《龙凤锁》之金凤、《双珠凤》之秋华两角广受观众青睐。1924年随科班来上海演出,后随班在浙江演出5年多。1932年与魏素云领衔组成“瑞云舞台”,后因战乱避难到上海。1940年仅30岁,却已获老牌名旦称号。其唱白咬字准、吐字清、发音嘹亮。唱腔以质朴明快的为基础,糅入嵊县牧歌小调,唱来凄清婉转,真挚动人。《叶香盗印》为其成名杰作,拿手戏还有《六月雪》《三门街》《孟丽君》《盘夫索夫》《方玉娘哭塔》均为其拿手好戏。
越剧名旦·王杏花
拜师奇梦早登坛,挥袖方知学艺难。
宿庙常惊鸮鸟泣,更衣犹怵痞氓观。
口碑流布尊皇后,文墨宣扬刊报端。
人誉头牌彩花旦,含羞饮泪不轻弹。
王杏花(1917—1999)出生于浙江新昌城西蟠龙村,14岁开始学戏。1936年秋,灌录了《志贞哭图》唱段,是女子越剧灌录的第一张唱片,功垂越剧史。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与施银花、赵瑞花、姚水娟并称“三花一娟”。擅青衣、闺门旦,并力求变革。主要作品《叶香盗印》、《玉堂春》、《孟丽君》;除此,还演出巴金《家》改编的越剧中主要人物梅小姐。人誉“越剧皇后”。耄耋之年进述她越剧生涯沧桑岁月,闻之泪下。1971年退休,1999年10月病故于上海。
越剧名旦·姚水娟
人道三花不胜娟,崎岖百载实堪怜。
沪杭牌满争先后,衢巷人空品管弦。
碧玉簪催台上泪,豪情女结狱中缘。
非干断臂牛棚事,未必沉疴赴九泉。
姚水娟 (1916—1976) 浙江省嵊县后山村人,原名姚文贤。1930年进群英舞台科班学艺,先工生,后工旦。开笔师父为男班演员竺焕泉,武师傅为绍班竺基焕,姚初入梨园就学得扎实的基本功。1932年春被越新舞台聘为客师,流动演出于嵊县、宁波、绍兴城乡。6年中对〔四工调〕唱腔有所创新。先后演出《西施》《狱中缘》《冯小青》《燕子笺》《貂蝉》《天雨花》《孔雀东南飞》等新编剧目,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被报刊冠以"越剧皇后"称号。1939年出版越剧史上第一本个人专集《姚水娟专集》她工于情,寄于声,当时浙江省省长张载阳,台间高呼"妙哉!妙哉!三花不如一娟!"从此,誉满梨园。1976年患癌病逝于杭州。
越剧名旦·袁雪芬
开国旌旗万里红,喜临嘉典泣如童。
弹丸威吓扶田汉,粪矢风波仗鲁翁。
梁祝哭灵双化蝶,西廂待月独惊鸿。
平生得意弦歌久,怕与人间他曲同。
袁雪芬(1922~2011)浙江绍兴人,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工正旦。1933年学艺,在杭沪等地演出《香妃》《红粉金戈》《木兰从军》《黑暗家庭》《王昭君》等。她认真唱戏,洁身自励,持斋茹素。唱腔韵味醇厚,誉满江南。1946年先后被流氓抛粪、寄子弹恫吓,各界为之鸣不平。1949年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登上天安门,出席开国大典。1953年,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影史经典。2011年逝世,享年89岁。
越剧名旦·筱丹桂
越星皇后逸如神,泪血遗书难做人。
八载沪杭台榭满,千回悲喜舞歌新。
衔杯醉酒娇无力,盗草救夫怜有嗔。
命苦当年童养媳,雨微风烈别红尘。
筱丹桂 (1920—1947) ,越剧名旦。本姓钱,名春韵、春凤,嵊县长乐人,幼年丧父,8岁为童养媳。刻苦学艺,有所成,曾有“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桂”的说法。她嗓音甜润,扮相俏丽,文武兼长,旦角戏和女扮男装戏均很出色。被誉为越剧皇后,女伶最早冠“皇后”之人。与名丑贾灵凤合作,灌有《王文品箫》《拷红》《玉蜻蜓》等唱片。擅演《后朱砂》《樊梨花》《白水滩》《泗州城》《沉香扇》《华丽缘》《玉蜻蜓》《贵妃醉酒》等。1947年10月13日下午服来沙尔饮恨而死,留下“做人难,难做人,死了”字句。享年27岁。
越剧名旦·傅全香
家贫命贱讳香郎,学艺偷师名早扬。
人比黄花咏清照,魂欹青冢舞王嫱。
幕间观影眸随转,台角闻声心记详。
敬戏如天此生志,舍身抽骨近痴狂。
傅全香,1923年生于浙江嵊县。取名为孙泉香。当地人生女儿,称呼起来,都要加一"郎"字,她也叫"香郎"。父亲孙琴文,是打鼓佬,后任四季春科班鼓师。傅全香的嗓音明亮、音域宽广、润腔华彩,且真假嗓结合,曲调跌宕多姿、波澜起伏,表演富于激情,以"花衫"戏见长,擅长演悲剧妇女形象。36年冬,杭州萧山有家灯笼店的老板娘姓傅,一定要孙泉香做过房孙女儿,泉香父母看老太太心诚,就同意了,改姓傅,名全香。代表作:《梁祝》《杜十娘》《情探》《孔雀东南飞》《李娃传》《李清照》等。
越剧生旦兼擅·竺水招
少就霜沙画鸟飞,竟成梨菊盛名归。
艺坛生旦文兼武,楚殿灵均讽或讥。
檀板高腔天上有,枪花功力世间稀。
可怜哀莫过心死,刀白血红沾赭衣。
竺水招,原名竺云华,1923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灵娥村,越剧小生流派竺派创始人,越剧十姐妹之一,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2岁进晋溪后山村科班学艺,工小生兼学花旦。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演出剧目有《柳毅传书》《南冠草》《桃花扇》《莫愁女》《双枪陆文龙》《范蠡与西施》《武松与潘金莲》《孔雀东南飞》《白蛇传》等。其中擅演剧目有《南冠草》、《碧玉簪》等。 1962年《柳毅传书》拍成戏曲片,为绝品。周总理和邓大姐多次观看竺水招演出。后被迫害含冤自杀,惜哉名伶。
越剧名旦·王文娟
活脱潇湘林妹妹,轻歌曼舞醉孙郎。
葬花三泣犹堆冢,焚稿一吟堪断肠。
几折几波惊宰相,同心同道喜鸳鸯。
晚来寻梦庐山月,物我随风竟两忘。
王文娟,1926年生于浙江绍兴,戏剧表演艺术家,擅长越剧青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曾担任和获得过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等职务和荣誉。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王文娟的唱腔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主要作品:《春香传》《追鱼》《红楼梦》《则天皇帝》《忠魂曲》《西园记》《孟丽君》。和孙道临爱情一波三折,阻力却越来越强。后经张瑞芳告诉了周总理和邓大姐,邓颖超邀文娟去西花厅。邓大姐说:道临的问题,组织上都了解。道临是个好同志,我和恩来觉得你们两个挺合适的。文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后喜结连理。
越剧名生·屠杏花
文武头牌女小生,英姿谁可辨雌雄?
一腔三啭春酥雨,双剑千花雪卷风。
认母庵堂抛富贵,追舟才子作书童。
楼台相会声情在,塞北江南闻泣鸿。
屠杏花(1913-1989),女,越剧小生。浙江省嵊县人。在施家岙女子科班学戏时,她因为读过两年书,可以通过抄写"赋子"来记熟内容,除小生赋子外,还把旦角、老生的赋子也抄录下来,记得又多又熟。比起班里不识字姐妹来,她戏懂得多,路子宽,后来还兼任过讲戏师傅。她学艺专一,进步很快,在女班开蒙戏《双珠凤》中,她扮演小生文必正,扮相俊美,艺技不凡,成为女子越剧第一女小生。与施银花领衔演出,被当时舆论界称为"银杏并蒂"。此后又搬演《雷雨》,饰周萍,开女子越剧演时装戏的先河。
越剧名武生·竺素娥
艰难苦恨似飘蓬,誉满江湖活武松。
年馑有家怜泣泣,晨炊无米乞喁喁。
三张高桌翻云底,百出清腔尊帝宗。
常忆当年祭台血,看今伶女志从容。
竺素娥(1916~1989)女,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名全芬,浙江省嵊县后山人。被誉为越剧皇帝。有“活武松”“活吕布”之称。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1930年3月,进入女子科班群英舞台,与姚水娟、范月楼、姚月明等同科学戏,初习正旦,又工武生。一出《投军别窑》,使她崭露头角,成为其改演小生的转折点。演出了《花木兰》、《冯小青》、《天雨花》、《卧薪尝胆》等改良新戏,这是她艺术上的全盛期。能从三只台子翻下,被称为越剧界盖叫天。
越剧老生·姚月明
月明池静小荷花,粉墨须眉无不夸。
云手入行如笨鸟,登台傍角似惊蛇。
包公性烈忠君国,平贵情真唱武家。
风恶芙蓉凋落早,芳魂乡水绕仙槎。
姚月明(1917~1943)女,越剧名演员。浙江省嵊县晋溪人,小名荷花。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1930年进科班学艺,工老生。学艺时天赋不高,学“云手”迟迟不会,学耍棍棍常落地,屡受师傅责骂。但笨鸟先飞,多练多记,出科后成为闻名浙沪的文武老生。以科班头牌领街身份到上海演出。为人正直善良,不多言谈,个性较强。对跟随学艺的妹妹姚月花、姚月英,要求极严格,不言而自威,妹妹和同班演员十分敬畏。婚姻生活凄惨,受尽污辱,郁愤难申而患肺病。回乡吐血而死,年仅27岁。
越剧小生·范瑞娟
勤苦家贫先著鞭,救场毛遂得头肩。
行腔婉转随云鹤,方步从容定管弦。
梁祝看鹅喜交颈,西厢待月恨含烟。
宗师一代飘然去,弟子三千珠泪涟。
范瑞娟,女,别名范竹山,1924年生,浙江新昌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1935年入科学戏,工小生。1938年随姚水娟到上海演出。一次演出因生角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1945年袁雪芬、范瑞娟首次演出《梁祝哀史》,后拍为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奖。2017年去世,享年93岁。
越剧小生·徐玉兰
莫道此君惟小生,岂知根底有谁同?
三张半桌人飞下,千闪两睛猴戏工。
火烧连营狙陆逊,大刀关胜过林冲。
世间传唱红楼梦,宝二哥哥无叟童。
徐玉兰(1921 — 2017),女,浙江新登人,1933年入新登东安舞台科班学花旦,后改老生。学长靠短打、大小花脸和猴戏基本功,能从三张半高的桌子上翻下。曾扮演过赵云、武松、关胜。改唱小生是1941年在上海,当时与施银花搭档,后与王文娟合作。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厢记》《春香传》《红楼梦》《追鱼》《西园记》等。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2017年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
越剧老生·张桂凤
桂凤馨鸣名早扬,初飞萧坎继苏杭。
李娃公子官家老,驸马金枝殿上皇。
花甲犹勤练腰腿,期颐在望咏宫商。
越坛春竹桃蹊下,十个须生九个张。
张桂凤(1922~2012)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张派老生创始人。1922年生于浙江萧山。1936年入科学艺,工老生,代表作《打金枝》等。后进上海,是袁雪芬倡导的越剧改革的第一批参加者之一,加入袁雪芬、范瑞娟领衔的雪声剧团,1947年加盟范瑞娟、傅全香领衔的“东山越艺社”。建国后,历任华东戏曲研究院实验越剧团、上海越剧院演员。唱腔刚劲挺拔,声情并茂,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常演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打金枝》。
越剧老生·徐天红
九龄孤苦父仙亡,治艺百年垂世芳。
化蝶犹怜祝公远,名花独喜卖油郎。
秋江追渡艄翁诘,明月重圆钟老狂。
梦里千回起锣鼓,阿爹肩上看西廂。
徐天红(1925——2010)1925年出生于浙江余姚。父徐锡源,初名阿志,7岁小学时老师给她取名徐美云。9岁那年,父染伤寒亡故。10岁学戏,习老生。1940年春,踏上孤岛上海。她要求老板在海报中写“徐天红”这个名字,演出海报写道:“泰斗老生徐天红”,出票效果很好,上海开始接受这个俊俏老生。越剧四大老生之一,“越剧十姐妹”之一。
越剧老生·吴小楼
小伶天意降杭州,山色湖光歌满楼。
法海名高宰相子,上官蝉噪野风秋。
惊魂夜雨红尘尽,天国风云青史留。
残烛半支声远近,越坛千绕永无休。
吴小楼(1926~1998),又名月楼,女,1926年生于杭州。1935年入科学戏,工老生。抗战爆发,回到故乡。在诸暨、嵊县一带演出。不久随剧团到上海,唱二肩老生。1940年上半年,任头肩老生,参与袁雪芬的越剧改革。在《白蛇传》饰法海、《天国风云》饰洪秀全、《雨夜惊梦》饰魔王、《则天皇帝》饰上官仪、《香妃》饰大和卓木等。积极参与袁雪芬发起"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
来源《执手诗词》编辑:子秋
-
羞花指的是哪位美女——杨贵妃
2024-10-06
-
美女之魅力:我要看美女 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2024-10-06
-
美女主播:魅力绽放的璀璨之星
2024-10-06
-
美女写真:艺术与魅力的绽放
2024-10-06
-
比基尼美女:夏日的时尚与魅力
2024-10-06
-
动漫美女:二次元世界的璀璨明珠
202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