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古贤(心里有“数”看松江)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明代董其昌的这句至理名言,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觉得品松江,心里有"数",也是一个看点。自古以来,松江风光,数字点染,量词出彩。九峰三泖,山骨水肤;五茸之域,蹄花飞扬;山呼十鹿九回头,水吟鲈乡四鳃红。北宋诗人梅尧臣过华亭,不仅有感断岸三百里,萦带松江流,一去几千秋的谷水流觞,而且诗叹"晴云唳鹤几千只,隔水野梅三四株。"清代占籍太仓的华亭人陈崿描写《光福道中》的景色是:"十里五里路,南枝北枝花。花梢万蝴蝶,花底数人家。"
游松郡百里黄金水道,看云间六千年文明发祥,感叹树有根,水有源,万物起于一。《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可见,一是中国最简单也最古老的汉字,是万物之源,大道之根。故,探源寻根,神驰九峰周边地区。在青浦古文化遗址中,看到"一马当先"的马家浜文化晚期遗存;在松江汤庙村、广富林遗址中,见到"松粮钱广"的富庶景象,亦即谐音为"松、粮"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钱山漾、广富林文化;在闵行的马桥文化中,又见"一马殿后"的青铜时代早期文明曙光。
松江古称华亭,别称云间,是始见于《吴志·陆逊传》中东汉年间的一个乡亭之邑。唐天宝十载(751),今上海地区有了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县治华亭县。在此前后,江南文化概念逐渐形成。所以,在我看来,富有诗情画意之美的华亭和云间,是吴越文化托举的一座亭,飘逸在江南文化天地间的一朵云。北宋唐询《华亭十咏》,王安石和唐询《华亭十咏》,梅尧臣和唐询《华亭十咏》,以及南宋许尚《华亭百咏》,是咏唱云间风物最早的组诗。
史载松江历史悠久,地以人贵,文以书彰。用数字表达的松江人文精彩,若云间繁星、似五茸繁花。如《松江人物》上下卷中,收录名人名流3688位,就是一个例证。另据《松江历史文化概述》载:以现在的行政区域考察明清两代,松江出进士457名,数量之多,在全国名列第三。但将明清两代分开计算,明代松江出进士287人,为当时全国第一。明清时期蔚为科举大邦的松江,不仅有"兄进士,弟进士,一天雨露;南御史,北御史,两地风霜"的包氏兄弟载誉一方,且有祖孙、父子同为进士和一门四进士的家族荣耀。故,感言"十里一鼎甲,三里一进士,里里有举人",并非浪得虚名。此外,明代松江作者约500余人,著作近1100种;清代松江作者比明代多出三四倍,不含寓居作者著作,清代松江人著述经部约426种,史部460多种,子部820余种,集部2430多种,共4148种,作者人数在1600人左右。从中可见,数字花开,硕果累累。
在松江这本打开的书里,数字是诸多历史名人的文化符号。云间"二陆",系西晋吴郡陆机、陆云兄弟。"几社六子",是明代松江几社创立者夏允彝、陈子龙、周立勋、杜麟征、徐孚远、彭宾。"云间三子",为明代以诗文齐名的陈子龙、李雯、宋徵舆。又如"天下文章在云间",说的是明末我国地方乡邦文学中呈现三大文学流派,即云间派、虞山派、娄东派,以云间派称首。松江"三文敏",指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张照。赵孟頫是南宋湖州人,因族兄出家于松江府城本一禅院,常来松江讲学授艺,当时华亭文士以书法知名者皆以孟頫为宗。因其既为华亭小蒸人管道昇的夫君,又对华亭书画艺术产生深远影响,且占籍华亭之故,为松江入志人物。赵、董、张三人皆卒谥"文敏"。"三公街",明代为一条松江府城隍庙前东至南内路,西至县府路的老街,因"三公祠"而得名。"三公"系董文敏公其昌,沈文恪公荃,李忠节公待问。明代"二沈"与"二张","二莫"和"三曹",即沈度、沈粲,张弼、张骏,莫如忠、莫是龙,曹时和、曹时中、曹时信,皆以书法成就名载史册。慨叹云间文学、书画,彰抗衡五岳之风采,显竞耀三辰之辉光。有联语云:"三绝诗书画,一方天地人"。
历史上,松江有不少量词载誉典故相传,如天马山"三高士墓"、华亭"四友斋"、佘山"三影斋"、凤凰山"千桃公"和"北山四窗"等。"三高士"系元代寓居松江的著名文人杨维桢、钱惟善和华亭人陆居仁,三人相传生同游、死共眠的佳话。"四友斋"是华亭人何良俊的书斋名,有《四友斋丛说》等著作传世。何良俊与弟何良傳都是明代有名的大才子,时人以"二陆"比之。何良俊自称与庄子、王维、白居易为友,故题书房名为"四友斋"。续说明代隐于西佘山的施绍莘,仰慕北宋词人张先,两人有太多的相通之处。张先字子野,施绍莘的字也是子野;湖洲人张先诗词俱工,如其曾作七言律诗《松江》,但词名更盛,甚至盖过了自己的大名,人称其为"张三影"。施绍莘词曲功底深厚,又好作艳词,不仅以一唱三叹的《送春》《感梅》《佞花》《惜花》,开《红楼梦·葬花词》之先声,而且筑有"三影斋",即梅影、杨影、柳影是也。施绍莘留下词曲合集五卷,名为《秋水庵花影集》。所以,施绍莘是继张先之后以词曲留名的又一道别致"花影"。另据崇祯《松江府志》记,俞樵云,名悦山,乃月公长子,其于凤凰山山月轩之左,种桃千树,千叶大红者名绯桃,又名绛桃,千叶白者名碧桃,千叶粉红者名孩儿桃,自号"千桃公"。又据云晨《施蛰存传记》载:中国文坛将施蛰存重大文化成果誉为"北山四窗",北山指施蛰存在福建工作过的地方。"四窗"即四大方面的重要贡献,分别为:"东窗"指中国文学为主的东方文学创作;"西窗"指西方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南窗"是指文学创作;"北窗"是指金石碑版考索。
此外,著名画家张大千,原名张正权,法号"大千"二字是1919年在松江禅定寺为僧时,逸琳法师据《长阿舍经》"三千大千世界"之语为其所取。"松江二雏",系早期加入南社的姚鹓雏和朱鸳雏。"三千三百方富翁",说的是一生藏印三千、藏砚三百方的金石书画收藏家松江朱孔阳,1958年后,他将收藏守护了一生的宝物,陆续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单位。朱孔阳晚年曾隶书五言联,1986年与刘海粟、高络园的作品同时入选"中国当代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选展"。人们以刘海粟的"海"、高络园的"络"、朱孔阳的"孔"字谐音,称之为沪上"海陆空"三军。还有民国时期的上海报坛,一时传有"无松不成报"之说。以当时影响最大的《申报》为例,不仅有松江史量才接办后倡导"三格",即"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而且史量才被暗杀后,接任他的马荫良也是松江人。在此期间,《申报》有"三支笔",即总主笔陈景韩、副总主笔张蕴和、总主笔协理张叔通,都是松江人。过去松江流传一句话,织布要学黄道婆,种田要学陈永康。改革纺织工具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和织机,革新纺织技术,是元代松江乌泥泾人黄道婆的四大革新创造之举;而由泥腿子走进科学殿堂的当代水稻专家松江农民陈永康,在"老来青"种植中所创的看苗诊断技术名为"三黑三黄"。
我在《松江府志》等书中看风景,不仅读到过松江古有"五个半状元",且民国时期有"两把半胡琴"。前者为南宋卫泾,明代钱福、唐文献、张以诚,清代戴有祺;"半个状元"是南宋华亭人许克昌,虽然皇帝已亲点他为状元,但事后查实,他是在职官员,不能当状元,降为榜眼。松江"二把半胡琴"是陶爱菊、谢永泉和张杏明。陶、谢是张杏明的师傅,张杏明二胡拉得好,笛子、琵琶等乐器也在行,所以称他是"半把胡琴"。还有,松江五教俱全,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上海地区现存13座佛塔,5座耸立在今松江区境内。松江古有八大名寺,旧俗八月初八烧"八寺香"。"八寺"谐音"八字",民间俗呼烧"八字香"。一般认为"八寺"系东禅寺、西禅寺、南禅寺、北禅寺、普照寺、龙门寺、超果寺、兴圣寺。另有一种说法来自清代王文珪《听莺仙馆随笔·八寺香》,云:"所谓八寺者,东禅、西禅、南禅、北禅、普照、妙严、超果、西林等寺也。"本土道教文化建筑松江岳庙,不仅供奉天、地、水"三官帝君",温琼、岳飞、马胜、赵公"四大元帅",而且有执掌生死善恶的杨侯大神,他那把大算盘警醒作恶者,机关算尽也无济于事,因为"任你千算万算,不如我这里一算"。
岁月如流,云间之光折射点滴积累,成时光浸泡的数字胶片闪闪烁烁,一览楼、二里泾、三凤坊、四铜鼓斋、五色泉,六磊塘、七间村、八角井、九曲弄、十里长街、百岁坊、千步泾、万安亭桥等接踵而来。而在松江民歌民谣中,从一唱到十或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的为数不少,如《十修歌》《妇女十要》《十泡茶》《十房媳妇》《十只台子》《十嫁郎》《十二月农事》《十二月歌》《田家月令歌》《十二月花名》《十二月生辰灯》《十二月昆虫歌》《四季农时谣》等。续说明清时流传的松江谚语诗,如《穷汉度岁诗》云:"那得铜钱三十千,挑来堆在眼睛前。三镶鞋袜登时换,两件皮袍顷刻穿。腌肉鲜鱼三白酒,胡桃栗子八仙桌。从今不嚼盐筋豆,锣鼓冬冬过好年。"再说松江方言中与数字有关的话语烟火气、泥土味十足,什么"污之念三""小八腊子""四金刚摇船一一大推野板""年三十罚咒,年初一照旧";什么"三对六面""板板六十四""三日两横头""三人六主张";什么"十五只吊桶打水一一七上八下""六月里冻煞一只胡羊一一说来话长"。
文章写到此,想到一个问题,即当代俗风中有忌"四"之说,如婚宴排桌号要跳开"4"数,门牌号、手机号、车牌号喜"158",忌"154",说前者谐音吉利,后者有不祥之兆。这次武汉疫情爆发,四面八方驰援,五湖四海加油,终于迎来了疫情防控实现"四个零"、四季如春的祥光。我由此觉得"四"字很温馨、很亲切。其实,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四"字大吉大利。龙的传人敬畏四海龙王,古贤必读《四书五经》。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露,为四喜临门。中国有四大发明、四大美女、四大名著、《四库全书》,且以四室同堂其乐融融。具体说到松江泗泾,得名于"四水会波","六十四两一一泗泾",是当地的一个歇后语。旧制一斤十六两,六十四两为四斤,谐音"泗泾"。泗泾古有四件宝,一塔三桥,"三弓一箭安一方"。又如明清至民国时期,米行、米厂、酿造、竹木行四大行业乃泗泾四大经济支柱;而张、陈、王、沈四姓,又为泗泾四大姓氏。我喜欢泗泾下塘街老建筑,井四方,院四合,街坊四邻,亲如一家。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这辈人的婚宴席上,尚无避讳"4"数一说。据说,改革开放之初,去日本打工的人较多,带回了忌"4"的俗风。
抚今思昔,在这方曾经创造"衣被天下""赋税甲天下""天下文章在云间"的神奇土地上,如今承前启后,"云时代"数字如歌,云端飞翔,九座城市同唱一台好戏,携手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中国舞台上扮演长三角区域经济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引擎”角色,谱写"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主阵地的雄浑乐章。喜看当下松江,数字在危中求机、化危为机、逆势飞扬中呈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心中有"数"看松江,是昨天的一串串记忆,今日的一道道风景,连接未来的一个个希望。文章写到接近尾声时,想起1988年91岁去世的中国著名作家、长篇小说《散花寺》作者胡山源先生,1986年写的一篇散文《松江好》,文中说:"我觉得松江人大都是可爱的,男的善良能干,女的聪明伶俐,为别处所少见。"这篇散文以小词四首结尾,一吟"松江好,浩气九霄腾";二咏"松江好,教育绵绵百年开";三颂"松江好,一片好风光";四叹"松江好,印象十分深"。
综上所述,接祖宗魂、续文化根、律动一座城的数字,如绵绵春雨,朵朵浪花,似星斗闪烁,音符飞扬,汇入江南文化之河,融入上海扬帆之歌,彰显华亭地域特色,折射松江人文魅力。我不由得想起现仼松江区文联主席陆军说过一段仰望人文星空、继往开来的话:炼成过人之"招",一人一"招",招招出挑;一会一品,品品嘹亮,与人民同行,为时代添彩。我曾与父老乡亲近距离促膝交谈,听他们算过一笔笔新旧对比账,数字连动脸上的表情,表露出现实可感的幸福指数。总之,无论是感恩新时代,还是怀古贴近乡贤心灵,力求成就当下更好的自己,心里有"数"看松江,举一反三品人生,则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脚踏实地,勇毅笃行,触摸梦想,步步走近。
编辑:孙欣祺
-
羞花指的是哪位美女——杨贵妃
2024-10-06
-
美女之魅力:我要看美女 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2024-10-06
-
美女主播:魅力绽放的璀璨之星
2024-10-06
-
美女写真:艺术与魅力的绽放
2024-10-06
-
比基尼美女:夏日的时尚与魅力
2024-10-06
-
动漫美女:二次元世界的璀璨明珠
202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