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理财投资(2019,投资理财那些事儿)
2019年,全球经济充斥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但经过各方努力,我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在了6.0%-6.5%的增长区间,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这一年,投资理财圈里发生的那些事儿,也同样值得称道与回味。
A股:震荡上行,制度建设稳步健全
2019年,A股市场整体处于震荡上行通道,截至12月31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累计涨幅分别为22.30%和44.08%。剔除2019年上市的次新股,A股有75.46%的股票全年涨幅为正,涨跌幅中位数是15.47%。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股票在2019年赚钱了,有一半的股票涨幅超过了15%。
从各板块来看,金融板块分化加大,非银金融相对有一定的超额收益,而银行则明显跑输沪深300指数。消费板块中,以食品饮料和家电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持续上涨,在2019年涨幅前三的行业中,食品饮料和家电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周期板块涨幅普遍低于沪深300指数。TMT板块同样分化明显。电子和计算机涨幅靠前,主要受苹果产业链、华为产业链的带动,而通信和传媒行业涨幅较低。
个股方面(剔除2019年上市的次新股),受业绩大幅增长和市场风险偏好的驱动,万集科技、诚迈科技、中潜股份等个股涨幅居前,且均超过400%,分别为486.36%、477.75%和400.44%。而2019年6月上市的次新股卓胜微则在半年时间内实现了超过10倍的涨幅。
2019年以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展,A股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全年MSCI三次扩容(5月、8月、11月逐步提高A股纳入比例)。6月,A股正式纳入富时罗素全球指数并于9月提高纳入权重。6月,沪伦通正式开通,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程提速。
随着外资持续加大对A股的配置,A股生态正逐步发生变化,外资话语权不断上升。2019年以来,外资作为A股中重要的增量资金,对稳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全年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达3517.43亿元。外资流入有助于引领A股树立价值投资理念。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板并试点注册制以来,各项业务规则逐步健全,上市公司数量稳步提升。全年共有70家公司挂牌上市,上市企业“硬科技”属性明显。另有26家公司因终止审核、撤回注册申请文件、不予注册等原因,而未能顺利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注册制的成功试点为A股全面实现注册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与此同时,2019年年底《证券法》修订草案四审获人大常委会通过,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正逐步完善。新《证券法》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注册制、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等。长期来看,以上举措必将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生态,规范上市公司运行管理,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债券:信用债好于利率债,信用风险延续高发趋势
2019年,利率债市场一波三折。截至12月31日,十年期国债利率与年初值3.17%相比几近走平。复盘来看,债市走势并未脱离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分析范式,前三季度的走势反映的是经济增长预期的变化,第四季度开始,通胀预期成为收益率上行的重要推手。
信用债表现远好于利率债,且下沉评级的回报率高于拉长久期。具体来看,2019年信用利差走势整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5月,受到宽信用政策极力对冲信用风险的影响,企业融资较前期改善,投资者普遍选择了下沉评级策略,信用债走出了优于利率债的牛市,信用利差整体收窄;5月底,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引发了投资者对结构化发行的担忧,低评级信用债风险有所暴露,信用利差回调,而中高等级信用债受到的影响则相对有限;8月份,受到隐性债务置换的影响,城投平台短期债务压力缓解,投资情绪高涨带动城投信用利差大幅下行。
信用违约方面,2019年全年共有201只信用债发生违约,涉及债券本金金额1747.98亿元,其中有39家(除集合企业债)主体为新增违约主体,整体延续了2018年以来信用风险高发的趋势(见图1)。
新增违约主体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民企仍是违约重灾区。2019年新增违约主体中,33家为民营企业,占比高达84.62%。
二是行业分布较为分散。首次违约主体覆盖了15个申万一级行业,行业属性更偏向于现金流偏紧行业及综合类行业,相对集中于综合、化工、机械设备、商业贸易及建筑装饰等行业。其中综合类企业多为采取多元化战略的企业,而现金流偏紧行业主要是商业贸易和建筑装饰行业等,与前期相比,行业整体景气度下滑导致的违约事件并不多见,尽管有些行业的天然现金流偏紧,但更多是与自身因素相关。
三是高等级违约主体增加。北大方正、青海盐湖、中民投发行时主体评级均为AAA,其中北大方正与中民投在违约1个月前,仍保持AAA的主体评级。
四是回售劝退、场外兑付等情况频发,凸显出相关企业资金链已趋于紧张。
信托:规模稳步下降,监管力度持续加强
2019年,信托行业正处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和去通道关键期,规模继续保持稳步下降。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信托资产余额22.0万亿元,环比下降0.54万亿元,下降幅度达2.39%,延续了2018年第一季度以来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新增产品规模也在持续萎缩,新增发行规模同比持续下降。信托规模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交叉嵌套、资金空转等通道乱象得到整治。
与此同时,信托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截至2019年11月,1年期非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收益率为7.5%。信托产品收益持续走低反映了当前利率下行背景下的资产荒。
从信托资金投资领域来看,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仍然是信托产品的主要投向之一,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两者合计占比达30.5%,超过投向工商企业的规模(占比为29.8%)。具体来说,2019年第三季度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规模占比15.5%,房地产类信托产品规模占比15.0%,二者总计占比30.5%,构成信托产品的重要主体(见图2)。
政策方面,2019年监管层对信托行业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主要针对的是违规的通道业务和房地产业务等。2019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违反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各种乱象行为的检查处罚力度,其中对信托领域各种业务违规行为都提出了明确禁止性要求,要求巩固前期乱象整治成果,防止乱象反弹回潮。
在“去通道、去嵌套、去杠杆”等强监管的背景下,信托业加快转型,在此过程中,行业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增速放缓,退出情况改善
2019年,股权投资类基金募集金额继续回落,管理规模增速放缓。
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股权投资市场资本管理总规模达11.07万亿元,但增速由2018年的15.49%下滑至2019年的10.81%。从增量来看,前11个月合计募集1.08万亿元,较2018年下降18.803%。其中人民币基金9600亿元,以美元基金为主的外币基金,共募集人民币1200亿元。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随着“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股权投资市场爆雷不断(如OFO共享单车面临倒闭等),2019年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增速正持续放缓。
从投资的行业分布上看,2019年前11个月,IT、互联网和生物医疗的活跃度位居前三,投资案例数分别为2404起、1187起、1131起。从前11个月投资金额来看,同样是IT、互联网和生物医疗三大行业居前。排名第一的是IT行业,投资金额共1357亿元;排名第二的是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共1055亿元;排名第三的是生物医疗行业,投资金额共1032亿元。
2019年以来,受二级市场回暖以及科创板开板的影响,PE机构项目退出情况有所改善。2019年前11个月共有2789笔退出案例,同比上升4.1%%,结束了2018年的负增长(见图3)。IPO退出依旧占主导地位,前11个月共有1422笔项目通过IPO退出,占总退出数量的51.0%。科创板的正式开板并实施注册制,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增加了新的退出途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股权投资的积极性。
公募基金:发行数量创新高,权益类基金收益大涨
2019年公募基金发行数量创历史新高,新发行基金中债券基金占比较高。全年共发行1047只公募基金,较2018年增加218只(2018年为829只);募集规模较2018年有所上升,为1.43万亿元(2018年为0.90万亿元)。新发行的债券型基金数量最多,为500只;其次为混合型基金309只、股票型基金213只。
2019年,公募基金ETF基金和主题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已成立90只ETF,比2018年增加52只;目前尚有10只ETF正在募集,2020年1月结束募集。其中规模较大的ETF基金为:博时、嘉实旗下的央创ETF,成立规模分别为167.35亿元、132.5亿元。广发央创ETF、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汇添富中证800ETF、平安粤港澳大湾区ETF等4只ETF募集规模均超过了50亿元。截至12月31日,权益类ETF总规模为5310.76亿元,比2018年增加1800多亿元,增幅达到52.88%。主题基金规模增长更为明显。
从投资收益来看,2019年权益类基金收益大涨。第一季度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高达25.9%,第二季度随着市场回调基金收益有所回调,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为-1.5%,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随着市场回暖,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保持相对稳定,分别为5.9%和6.3%。
2019年10月底,证监会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基金投顾业务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步骤实施,并将根据市场情况和试点效果,审慎稳妥扩大试点范围,有序推开。基金投顾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公募基金将从产品销售导向,转向真正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从客户立场出发,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投资方案,优化投资行为。
银行理财:净值化趋势凸显,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
2019年,银行理财产品继续朝净值化趋势发展。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传统理财产品将逐步被净值型产品替代,传统理财产品的规模逐步下降。数据显示,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过渡期内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逐步上升,截至2019年11月,全年共发行9736只净值型理财产品,11月份净值型理财产品发售数量占全部理财产品的14.11%。。
从2018年12月2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起,各大银行相继公布了设立理财子公司的计划。根据银保监会和Wind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有33家银行发布拟成立理财子公司的计划,获批筹建12家,获准开业6家,其中已成立营业5家。
已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中,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均已发售理财产品,主要以“固收+”为主。截至2019年12月30日,根据Wind数据,在已发售的83只理财产品中,其中可直接投资股票的产品有17只,可通过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产品共48只,其中还有7只可投资QDII的理财产品。
随着理财子公司的陆续成立、相关产品的陆续发行,行业竞争将逐步加剧。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渠道能力成为理财子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
投资策略方面,净值化管理要求银行具备完整的投研体系。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研体系、投研能力仍有待完善,理财子公司短期内或更多以FOF、MOM、指数产品等形式进行权益投资。除投资固定收益、权益类资产、非标之外,资本市场业务、ABS等均有可能成为理财子公司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
过去银行理财投资策略以配置资产(持有到期)为主,净值化转型后则需要提升组合策略和交易能力。银行部门在固收类资产投资领域具备一定的优势,随着净值化转型,除非标资产外,银行理财将更加专注标准化的固收类资产,并拓宽投资边界,积极拓展权益市场、另类市场和海外市场等。FOF、MOM或将成为银行理财拓展投资边界的重要手段。
高端理财: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增速放缓,资产配置趋分散
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数据,2019年底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首次突破200万亿元大关。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增速相应放缓。
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规模及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受实体经济下行与市场波动影响,增速也较往年有所放缓。201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197万人,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约40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由2014-2016年的23%降至2016-2018年的12%,其中超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规模约17万人,可投资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人群规模约32万人。
从资产配置组合上看,高净值人群对单一资产的依赖度下降。2015年,高净值人群财富相对集中在股票和公募基金;2017年,财富主要集中在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和股票;2019年,最大单一资产占比进一步下降,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已依据市场情况和监管影响做出分散和调整。(见图4)
黄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涨幅创新高
2019年,黄金价格涨幅可观,最高升至1557美元/盎司,创近六年新高。2019年是自2015年黄金价格见底以来涨幅最好的年份,堪称“黄金之年”。
2019年,全球经济下行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央行开始降息,扩大或实施定量宽松政策。在此背景下,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叠加全球宽松背景下负利率债券规模不断创新高,对黄金等避险资产有一定的提振作用。此外,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英国无协议脱欧风险等事件使得市场避险情绪不断升温,逐步推升黄金价格。
具体来看,2019年中,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以及全球各大央行降息的影响,再加上第二季度全球许多国家经济表现疲软,黄金价格开始不断上涨。此后的三个月时间内,黄金现货价格达到了1577美元/盎司的全年高点。虽然10月之后中美贸易摩擦趋于缓解的消息冲击金价回落,但12月以来,美国国内经济数据表现不景气,加之投资者对未来更长远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存疑,黄金再次成为投资者的避险选择。 ■
(作者:刘之意,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
灰色系((专业版抢先看)中国传统色:国色之灰色系)
2024-05-26
-
567(混在朝鲜(567)山下道路被封)
2024-05-26
-
鸡的守护神(十二生肖各自的守护神是谁千万别摆错了)
2024-05-26
-
朴道水汇(【重磅】朴道水汇喜获超亿元融资,聚焦智能化净水建设)
2024-05-26
-
南通市副市长(李柚任南通市副市长)
2024-05-26
-
创一代(创一代相亲被8名女生追着表白,选了最普通的一个,网友:明白人)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