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订阅

雪中夸美女-一杯梅花雪,为你揭示红楼最具香气的女子

欧易app下载

OKEX欧易app下载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

APP下载   官网注册
2023年10月04日 11:10 来源于:烟月稀财经笔记 浏览量:
妙玉系列解读之三01 梅花雪妙玉的生活里原本应该没什么花儿的,但她平生独爱一种:梅花。四十一回贾母携刘姥姥去栊翠庵,这一回就是妙

妙玉系列解读之三


01 梅花雪


妙玉的生活里原本应该没什么花儿的,但她平生独爱一种:梅花。


四十一回贾母携刘姥姥去栊翠庵,这一回就是妙玉的正本,拢翠庵第一次面向众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一集的回目叫做《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妙玉用“梅花雪”泡茶,不管那水是否真的甘甜清冽,只听这名字,芝兰之气油然而生,令人齿颊留香。


到了四十九回下雪了,回目叫做《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宝玉)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


每次读到这里,都不由得惊叹曹雪芹的倾世才华。拢翠庵前后两次出现,竟然在回目上都彼此呼应——好一个白雪红梅,果然不负梅花雪的茶品!


前文刘姥姥来时是深秋时节,拢翠庵原本应当草木疏落,但作者偏写到:

“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这繁盛的树木是什么?原来就是为白雪中绽放的那一簇簇红梅做伏笔。



梅兰竹菊四君子在中国文人心目中,地位斐然,是至高至纯的人格象征,非一般人物可以相配


你以为它们只是植物吗?不!曹雪芹写人事人语,可以大量使用假语、暗语,但写自然景物时,却绝不掺杂一丝虚情假意——因为天地是需要敬畏的。


在作者笔下,植物显然不会随便乱种。诺大的大观园里,只有两个地方出现了四君子,一是潇湘馆的竹子,二就是陇翠庵的梅花。


一切草木瓦石之间,都在彰显主人的人格人品。这才真正体现了作者内心推崇的人物!


【注】与此相对立的,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某人的院子里草木皆无。


梅的外表并不娇艳,但内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能迎雪独开,与众花都不相同。所以千百年来,它都是文人墨客的心头好。


尤其是那些独善其身,孤芳自赏,遗世独立的人物,往往把自己的灵魂寄托给梅花。


雪,在红楼梦中原本具有恐怖意义。甄英莲的谶语“菱花空对雪嘶嘶”、刘姥姥雪地抽柴故事引发火灾、《一捧雪》的戏剧箴言,尤其是警幻仙曲最后一曲【收尾·飞鸟各投林】: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雪地代表大结局,代表家破人亡,代表物质和精神的共同灭亡。薛家的每一个成员,本质都冷酷至极,都是摧毁性的力量。


出于这种设计,下雪,在红楼梦里并不怎么浪漫纯洁。书中第一次下雪,是第八回薛家小宴,那是宝黛钗三角关系的开端,宝黛两小无猜的时光结束了,无尽的纠葛烦恼从此登场。


但到了四十九回下雪就不同了。栊翠庵的梅花大放异彩,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琉璃世界;大观园新来很多姐妹,个个都是美才女;最有意思的是,这段时间贾府难得的平静安稳,姐妹间更是一片祥和。


总之,随着薛蟠远走他乡、香菱进入大观园,作者的行文进入静水流深的状态,宁静而清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梅花雪再飘然而至,瞬间将大观园的格调推向极致!


这是大观园人脉最旺、景色最美、诗文最盛、情趣最雅的时刻。而串联起这一切的,是踏雪寻梅、对雪咏梅。是栊翠庵怒放的梅花,让雪变了模样!


如胭脂般火红的梅花,不正是妙玉御雪清寒的身姿?不就是她对尘世,还未完全熄灭的那点理想主义吗?



妙玉请黛钗喝体己茶时,解释茶水的来源:

“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在姑苏胜景中,有个不太出名的去处,的确叫做玄墓山。山下有一座圣恩寺,就是妙玉口中的“蟠香寺”。玄墓梅花繁盛,收梅花雪以为炎夏之饮,是当地人的习惯。


曹雪芹写这一段是史笔。因为曹家亲友皆在江南,雪芹幼年常游苏州、扬州。苏州的古典与恬静、梅花雪茶的浪漫,想来一定深深印在了雪芹幼年的记忆里。


黛玉因猜雨水,而被怼“大俗人”,这个情节一直是妙玉招黑的大梗。其实这话里包含的信息,没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


1、苏州文人追求极致风雅,一饮一啄都要有“品”。不可否认,其中必有些偏执,有些过火的地方。但这过火,本身便是历史,便是地域特色。


妙玉既然是姑苏的代表人物,必有地域情怀。梅花雪水珍藏了五年,是她用来招待贵客的,黛玉也是苏州人,未能理解她的待客之仪,才会引发妙玉不满。


2、妙玉的发言,对黛玉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从后文来看,黛玉情绪正常,跟妙玉交往也正常。这就是说,在黛玉看来,妙玉并无恶意。


这里更多的反映了黛妙的相熟程度。毕竟是同乡嘛,某些话的话外音,只有她们彼此明白。


3、从曹雪芹反复将“梅花雪”用在回目上来看,他本人非常欣赏和推崇姑苏风雅。


既然如此,妙玉此时就在表达他的心声。换句话说,作者就是要设计这么个小冲突,来夸大梅花雪,让读者们记住它。


4、冲口而出的这句话,也反映了妙玉耿直的性格,以及好为人师。而这些内容,恰恰也是姑苏特色。



卓语曾多次去苏州,接触过不少苏籍人。典型的老苏州,都好为人师!尤其在美学、情调、品味方面,定要给你指点一番,且从来都是直抒胸臆,不加避讳。


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突兀的去记录他们的话,好似倨傲无理。但结合他们的文化,和热忱的为人,就不会有被冒犯的感觉了,反而觉得很可爱。


02 零落成泥碾作尘


妙玉在书里没贡献多少诗句,但她却是最具诗意的一个人物。


四十九回妙玉并未现身,但整个琉璃世界里充满她的身影。宝玉在山脚下已经闻到寒香拂鼻,这个场景美到令人窒息,不就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吗!


居高俯瞰的栊翠庵、高标逸志的梅花,注定了妙玉的命运,也要印证一首千古名作: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关于妙玉的结局,有很多说法——强盗迷奸说、被迫嫁人说、流落风尘说等等。都觉得自己依据充分,因为太虚幻境里说了: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核心词:风尘肮脏!


有了这个词,什么故事都能成立了。尼姑变妓女,这故事多刺激、多拽啊!


编这些故事的人自鸣得意,可惜只是暴露了自己肮脏罢了。他们看不到栊翠庵独有的梅花,或者说根本不知梅花为何物。


我们理解判词,不能凭空想象,要结合人物性格和人品。【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所指的肮脏明明是风尘,也就是世俗,而不是妙玉。


在妙玉眼中,世俗是肮脏的、不洁的。与世俗争利,向权贵低头,便是生命最大的侮辱和痛苦,这便是“风尘肮脏违心愿”,跟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含义相同。



妙玉的精神洁癖,世之罕见。她出家不走寻常路线,躲在大观园与世隔绝,原本就是嫌弃世俗肮脏!所以说,所谓违心愿,很容易解释——她无法再继续维持精神洁癖,必须跳进浊世里,受一番世间冷暖。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妙玉不是贾府人,她不必受贾府败落的连累。贾府倒台,没她啥事,她再找个地方挂单就是了,就像当初进贾府一样。


天下的庙宇多的是,如果你看《从栊翠庵原型,到清朝家庙文化,看世人如何误读妙玉》,应该知道妙玉在家庙圈的份量,想请她的权贵也多的是呢!


所以,她不是没地方去。不再坚持洁癖,只能是主动的选择。


卓语在上文中解析过,76回的故事在向我们暗示:妙玉的真面目,要到大厦倾倒时才展现。她会试图力挽狂澜!


76回里黛湘的行走路线,从凸碧山庄,下到凹晶馆,再上到栊翠庵,这是影射她们的命运。从山顶跌落谷底,是世俗福报意义上的遇难;再登上山顶,是心灵意义上的超脱。


而主宰最后那一步的人,是妙玉!


按这个设计,妙玉会在黛玉生命的最后时刻出现,会试图去解救她、帮助她。虽不成功,但会令黛玉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后的净化和升华,无憾回归太虚。


当然,黛湘这些人不足以让妙玉拼尽全力。宝玉一旦获罪枷锁、下落不明,她会如飞蛾扑火一般,不顾一切。


士为知已者死,这就是妙玉的性格!为了打听搭救宝玉,她会散尽积蓄,还会违心地与衙门、官宦、权贵去斡旋。至于其中所受的侮辱,一言难尽。


在肮脏世俗面前,寸步难行的妙玉,用尽了全部的气力,却什么也挽救不了。


世人只知委身他人是不洁,不知对妙玉这种人而言,压根不必等到身体受污。当精神受玷污时,就已经无法承受了。


从她深爱梅花的那天起,注定她最后会零落成泥碾作尘——是精神世界被摧毁、被践踏成尘埃,而万念俱灰。她像屈原一样忧愤赴死,用生命的毁灭来对抗世之污秽。



03 世之谬论


妙玉的茶具,引起人们各种猜测。其实那不是妙玉出身的证据,只是为日后跟权贵斡旋做个伏笔:


在妙玉解读系列一里,卓语介绍了清朝的家庙文化。满清笃信佛教,有条件的贵族都喜欢建庙,来为自己做功德,使得家庙蔚然成风。


妙玉以白富美身份出家,且自带博士文凭,这在出家人里是妥妥的明星。她是八旗贵族所渴望的高规格的文化门面。


邢岫烟说她不为权贵所容,恰恰说明她出家后一直处于权贵圈。从这个权贵,换到那个权贵,是因为她太挑剔,精神洁癖太严重。但只要她自己肯低就一点,行走权贵圈是易如反掌的事。


就算放在今天,一个自带光环的出家人,身边围绕的名流权贵,也非普通人能想象。


出家人不许携带金银器物,长途行走也没人会带易碎的古董。所以妙玉用的茶具,绝非从自家带来,而是不同的权贵赠送的。因此它们不是一套,出处不同,风格不同。结交出家人,基本都是送茶具,约定俗成。


妙玉对宝玉放豪言,说你家也找不出这样的俗器。这说明妙玉必然接触过比贾府更显赫的权贵,且颇受对方青睐。为她日后飞蛾扑火救助宝玉,埋下伏笔。



关于妙玉的结局,有几点需要论证:


1、妓女之说最为尘嚣,八九成的读者都相信这个说法。


其实荒谬的没边:妙玉是出家人,这个身份算是免死王牌。犯罪官员的家人,才有可能被充为官妓,而妙玉永远不可能受任何人连带,永远不可能被官方所卖。


官方不会卖她,她自己不会卖自己,父母双亡也不会卖她,那她凭什么沦落成妓呢?


这就是无知搞出来的笑话。娼和妓是奴籍,也是要办手续的好吧!他们跟良民隔着万重山呢,不是现代社会啊,无知少女去夜店玩一趟就沦落成妓了。


2、违心嫁人


也是个很荒谬的说法。只要她自己不主动去攀附谁,就没人会逼迫尼姑出嫁,天下又不是没女人了。在全民信教的清朝,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自招祸患?


曹雪芹写的故事,都有现实基础。社会上很流行逼尼姑嫁人吗?


据说靖藏本在41回页眉,有一条批语:


【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


我给大家展示的就是影印原文。如果有谁能看明白这句话,我就服了!连断句都没法断,怎么断都不通。


跟大部分脂批不同,这条语序不通,语意不详,来源很可疑。红学界基本都不认可它,刊印于世的脂评本也都不收录这条。


可是偏偏有人死磕这条。磕就磕吧,还断章取义,自我拼接,把这句话变成: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于是,妙玉在瓜洲渡口屈从老头子、被逼嫁人的故事横空出世。


反正人想编故事,总能给自己找到依据。实在没有,可以造;造的不好,可以阉割拼接。


3、强盗迷奸说


这是把妙玉的命运,归结给一个突发事件。没法断言说肯定不能发生,但是放在本书里毫无意义。


曹雪芹写这部书,是表面忏悔录,实质抨击社会腐朽。每个人的不幸,浅层看都是自身错误的累积,深层看都是文化的悲哀造成人性的扭曲。


强盗这种事,从自身找不到错误根源,跟社会文化也没太多联系。况且曹雪芹抨击社会,那写的可是隐晦又隐晦,类似哲学一般,全靠悟的,可不是直接给社会抹黑。


如果天子脚下、皇家专属尼庵,被强盗登堂入室,还奸淫出家人,这是何方乱世?明末亡国时也没什么乱吧!你们要把皇帝的脸打烂吗?


你们编的很嗨,考虑过曹雪芹的小心脏吗,就问他有几个胆啊!


同理,很多人天马行空乱猜人物结局,以为怎么编都行,好像越惨越对味。理由是,历朝历代亡国皇室的惨状,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这话听上去不错,可惜不适用于红楼。因为曹雪芹说过不针砭实事,那就不会让你找到肉眼可见的证据。


04 只有香如故


卓语连写了三篇关于妙玉的解读,有人不以为然:你干嘛一边倒,把妙玉写成一朵花啊?


其实我是为了纠正世人偏见,才写这么多,不代表妙玉没有缺点。


妙玉的偏执显而易见,她放不下的东西很多,作为出家人,不合格的地方很明显。甚至,连信仰都不那么纯粹。


红楼梦是超现实主义的,作者刻画的每个人都是凡人,都有瑕疵。虽然如此,瑕不掩瑜!认识角色,如果只揪住瑕疵,看不到她的本质品性,那还有何意义?


一块稀世美玉,无论沾上多少泥土,它还是价值连城。而一个粪球,无论包上多少金箔纸,终究还是粪球啊!


不是我要把妙玉夸成一朵花,而是她原本就是个自带香气的角色。



家庙是个畸形产物,低门槛、不正规。其中的出家人名为修行,实则千奇百怪。水月庵的尼姑,就为读者展示了不堪入目的一面。


曹雪芹不仅写了智能偷情,写了老姑子静虚的魔鬼嘴脸,还专门写了一笔家庙的人员来源。芳官几个小戏子寻死觅活,就被收了做尼姑。书中写的清清楚楚,说两个老尼姑:


巴不得又拐两个女孩子去作活使唤。


这就是家庙人员的来源,其中哪里有一丝信仰的成分?妥妥的黑社会啊。


然鹅,妙玉一出场却是:苏州人氏、书香门第、仕宦之家、文墨极通,模样儿又极好,经文也不用学了,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来都中瞻仰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


这一串出场条件,你说香不香?可以说是万道金光,扑面而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香气。


本书男女主,名字都叫“玉”,在作者心目中,玉是多么高贵的东西!能跟他们并肩的,就是妙玉。探春、湘云、岫烟无疑都是优秀女子,但只看名字,就知道跟妙玉差着一个档次。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这样极致的赞美,作者除了用给妙玉,其他还有谁?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清朝早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玉器达到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清人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纯净无瑕的白玉,就是世上最高贵的东西。


无瑕白玉,这就是作者给妙玉的定性啊!


既然如此,她终身在乎一个“洁”字,身体洁癖,精神洁癖,难道不应该吗?


君子如玉,至坚至刚,至仁至义。做人如梅,不论境遇如何,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以无人欣赏,但永远不失骨气,不会去媚俗于世。


这样的女子,没有一丝香艳,却有无限香气。


她就是一朵“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寒梅,无论最终魂归何处,都将“只有香如故”!



本文是解读妙玉系列之三。卓语将在头条号里持续不断的解读红楼原著,引领读者细品其中玄奥。敬请关注卓语,等待精彩更新。


#妙玉# #苏州园林# #红楼梦# #文化# #梅花雪#

关键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