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美女-44岁娶20岁妙龄美女,成李鸿章女婿,并培养出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
1888年5月,一场盛大的婚礼在天津举行,新娘年方二十,家世显赫,貌美如花,身姿如絮,红妆霞帔,聘聘婷婷,可以说是男人心中梦寐以求的理想结婚对象。但让人很难想象的是,新郎居然已经年过四十,妥妥的一位中年大叔。
如此伊人怎会嫁给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男人?
因为权势或者金钱?
为人所迫?
还是新娘有什么不可言喻的嗜好?
非也
眼前的这位新娘名叫李鞠耦,名字虽说有些拗口,可说起她父亲,那可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当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
半部近代史,一半讲晚晴;半部晚清史,全讲李鸿章。
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据独特地位的军政人物,怎么会把自己年方二十的女儿嫁给一个半截入土、年过四十岁的中年男人呢?而且这位中年男人还是李鸿章亲自为爱女挑选的。按理说,以李鸿章的权势、金钱、地位、人脉,要为爱女找一位风流倜傥、貌比潘安的俊朗青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啊!
要讲清这一切,就得从这位新郎身上从头说起了。
第一重:政治联姻?
这位中年男人名叫张佩纶,生于1848年11月直隶丰润,如今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他父亲张印塘,道光年间的官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曾任桐庐知县(当时隶属杭州府),因英军来犯,张印塘组织军民人等加固城防、挖壕堑、备军需,严阵以待,保境安民有功,后升任杭州知府、安徽按察使(正三品,相当于如今的安徽省司法厅厅长兼公安厅厅长)。
在任安徽按察使期间,适逢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湘赣,局势逐渐影响到了安徽,所以,张印塘受命领军镇压。其中一位部下名叫叶赫那拉·惠征,时任安徽省宁池广太道台(正四品,类似于现在的市委书记),颇为得力,两人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患难之交。
但那时湘淮都还没有成军,镇压起义主要还是靠朝廷军队,二人领兵多次与太平军血战,但怎奈军队腐朽,不堪重用,最终一败涂地。
1852年,叶赫那拉·惠征的女儿叶赫那拉·杏贞选秀入宫,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次年,叶赫那拉·惠征病死在江苏;1854年,张印塘在皖南地区与太平军石达开部作战时,病逝于徽州一条小船上。
张印塘死的时候,他的儿子张佩纶才6岁,幼时的张佩纶十分好学,才智过人,十岁时就能一挥而就数千字的文章。1871年,张佩纶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担任日讲起居注官,给皇帝讲学。
此时的慈禧太后已牢牢掌控了整个国家大权,鉴于和张家在上一辈人的交情,老佛爷自然也对其高看一眼,张佩纶后来能成为晚晴重臣估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到了下一代,张佩纶的堂侄张人骏,则位居两江总督,依然可见慈禧太后对张家的重用程度。但是否可以说,李鸿章就是因为张佩纶有皇家关系户的缘故,把自己妙龄爱女嫁给他呢?
我想应该不会
1888年的张佩纶此时正处于人生低谷。
第二重:纸上谈兵?
1883年12月,占据越南的法国远征军总率军六千人,由河内分水陆两队进发,偷袭驻扎在山西的中国驻防军(此山西为越南山西省,非中国山西省),中越联军被迫应战,山西之战爆发,中法战争打响。
前方突起的战事,让远在北京的清廷始料未及,朝中大臣面临突发的战争分成了两派: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和以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荃为首的主战派。
主和派认为法国是当时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军事强国,与之开战并不理智,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让在中国的各个列强都再掀事端,举国不宁,不如放弃陈旧的宗主国地位,与列强平等交往,更有利国家对外开放。
加上山西之战以及之后一系列军事行动失利的消息传来,更加坚定了主和派的思想,主和派日益占据上风。慈禧太后居中裁决,虽然没有在明面上站向战和的任何一方,但在慈禧心中,恐怕也是主和的居多。
主战派则群情激昂,主张奋武筹边。
时任督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张佩纶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法国刚刚经历普法战争的惨败,国力并没有那么强,而且法国劳师远征,相对而言,清廷属于家门口作战,只要朝廷指挥得当,再配合越南当地义军,法国人必将陷于四面受敌的状态,到时候一定能将法国人赶出去。
同时,张佩纶身为御史,骂起人来毫不留情。他在朝堂上曾经公开大骂李鸿章的愚昧和短视,认为李鸿章受到法国人的愚弄而不自知,而李鸿章如今又想来愚弄朝廷。这种严重侵犯个人名誉的话语在当时那个情景下不知说了多少,不知后来成为李鸿章女婿后的他会作何感想。
现在到慈禧太后进行最终决断的时候了,如果主和,那么直接派李鸿章去就可以处理此事,在这前后,李鸿章都帮满清朝廷处理过无数此类事情。
如果主战的话,那么派谁去呢?
可惜的是,经过西方列强近半个世纪的半殖民化侵略,满朝文武已无人敢前往。
通常在这种时刻,吼得最厉害、嗓门最大的那个人,领导往往就会安排他去处理这件事,中法战争这件事上也遵循这一原理。1884年,清廷署理张佩纶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派往福建。
对于当时满清朝廷最高决策者慈禧太后来讲是不想打仗的,自1840年往后,满清在与外国的冲突中,基本上处于吃亏状态。所以在张佩纶前往福建履职前,慈禧太后特意指示他“不开第一枪”,也就是敌不动我不动的观念。
有了最高指示,张佩纶也只好照办。
再加上张佩纶之前是没有做过武将的,也从没有打过仗,仅仅读过几本兵书,这些显然难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受用。所以一到福建,这位福建军政最高官员带来的政策,居然是为了避免“擦枪走火”,责令前线部属按指示办,不可轻易开火。
甚如有违抗,虽胜尤斩。
自己不能打别人,那别人打自己怎么办?
张佩纶立即查勘船政局及闽江沿岸各要塞地理形势,准备凿沉船只以堵塞闽江口,让法国军舰进不来,这样不就让大家都打不起来了吗?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被动防守无异于束手挨打,作茧自缚,那么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经过法国人多轮侦查、刺探,最终于1884年8月23日13时56分,8艘法国军舰和2艘鱼雷艇利用闽江落潮时的有利时机,向停泊在港湾内的福建水师发动攻击,福建水师仓促应战。本就武器装备不如对方,再加上法军攻其不备,因此,不到半个小时,11艘主力战舰沉没水底,760名官兵殉国。
至此,当时中国三大海军舰队之一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与福建水师一同被摧毁的还包括当时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马尾造船厂和整个福建沿岸的海防,法国人连中国海军的未来都斩断了。
而“会办”海疆事宜的福建军政指挥官张佩纶当时表现如何呢?
因仓促应战,福建军民死伤惨重,据说张佩纶已经被吓得走不动路了,最后由亲兵拖着离开了战场以免被俘。在逃亡途中,老百姓都不愿意接纳他们,最后跑到离马尾船厂二十余里远的一处寺庙里躲了起来。
马江海战中国惨败,法国人已将战火蔓延至中国本土,激起国人极大愤慨。
迫于舆论压力,清廷随后于8月26日颁发上谕,下令陆路各军迅速发兵,沿海各地严防法军侵入,至此,中法战争正式全面爆发。
这场战争的结局,却是由台湾巡抚刘铭传和广西老将冯子材,在台湾和越南北部为之前的惨败买了单,让满清帝国在这场“不败之败”的战争中保留着最后一丝颜面。
马江海战惨败,舰队覆没,举国哗然。
舆论矛头直指张佩纶,刚刚正式向法国宣战的满清朝廷也需要为这场海战的惨败给舆论一个说法。因此,在张佩纶逃出福建后不久就被革了职,充军东北。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清廷当然要打这一仗,只不过清廷不应该让一介文弱的书生来打。在清朝官方史学《清史稿》中也认为张佩纶空谈军事,玩忽职守,纸上谈兵,是马江海战惨败罪魁祸首。
但是,从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怪张佩纶吗?
清廷上上下下在和与战之间反复商议,甚至结党倾轧,直到战火燃到本土才慌忙应战,以致局势糜烂,所有人对此完全没有一丝责任吗?
战事临近,作为最高决策者的慈禧太后,居然让一个从未领兵过的进士来主持这场战争的半个战场,是否过于儿戏了?
最后,追根溯源,其实掌权者从一开始对于开战的决心都不够坚定,哪怕已经决定进行备战法国了,也依然要求张佩纶和整个福建军民不得妄动,直到法国舰队打上门来,成为人家的活靶子,这些原因都对马江海战的结果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然,张佩纶要为这场惨败负直接责任。
在张佩纶前往福建履职时途径江宁,时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强烈建议主动防御为上策,先下手为强;当法国舰队抵达马尾后,在扬武号兵舰作船员的詹天佑曾经向张佩纶警告过,法国军舰射程完全覆盖整个马尾军港,水师不能坐以待毙。张佩纶也许是不敢忤逆最高指示,最终白白错过众多挽救局势的机会。
总之,这场战争完全改变了张佩纶的人生,世上没有后悔药。
1885年,张佩纶被发配军台效力赎罪,遣戍察哈尔察罕陀罗海,直到1888年,充军期满获释才得以返回北京,这也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场婚礼。
第三重:空谈误国?
袁世凯对张佩纶的评价很高,在他眼中,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有三个半人,其中一个人就是张佩纶。
如果说通过马江海战惨败一事就断定张佩纶这个人是个空谈误国的“嘴炮”,那还是有些言之过重了。马江海战一事,只能说是因为张佩纶在并不擅长的领域犯下了该犯的错误,他在他擅长的领域还是很有能力的。
1877年,北方六省发生特大旱灾,千里赤地,饥民以千万计,史称“丁戊奇荒”。张佩纶当时仅仅是一个翰林院编修,实不忍民间疾苦,遂带头上书,敦请朝廷广开言路并开仓赈灾。
“奇荒”结束后,有鉴于北方地区生产的特殊情况,张佩纶随后向朝廷建议在山西、河南、直隶等地兴修水利,治理盐碱,增加粮食产量,以减轻对南方漕粮的依赖,同时缓解南方省份和百姓的负担。
到了1880年,张佩纶积极挺身支持洋务运动,提出要“采西法以敌西人”,并和刘铭传、吴汝纶等一起起草了《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率先提出了修建铁路的计划,是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先导。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在当时那个年代背景下,张佩纶绝不是什么空谈误国之人,多次给朝廷上书陈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且还积极投身参与国家建设与改革发展,不然又怎会成为晚晴重臣。
作为御史,他刚直不阿,敢于上疏直言,评议朝政,包括工部尚书贺寿慈、户部尚书董恂等高官都先后被他弹倒,为腐朽的晚晴政局带来了难得的一缕清风。
据统计,从光绪元年至光绪十年的十年间,张佩纶一共上了127件奏折、奏片,其中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弹劾大臣和直谏朝局的。
不难看出,张佩纶还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不像是那种只会夸夸其谈的空想空谈之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他重回北京后,包括之前与他交好的张之洞等所有人,都对他避之不及的情况下,李鸿章还愿意将他召入幕府,成为自己的幕僚,并把女儿许配给他作续弦。
要知道,李鸿章可是张佩纶做左都御史时经常弹劾的对象,能得到李鸿章的认可,张佩纶显然是非常有实力的。
再说到战事,经历中法马江一战,张佩纶应该对领兵打仗之事有了更高的觉悟,在他成为李鸿章的小女婿之后不久,1893年,日本在朝鲜半岛再起事端,这次朝廷里对于战和的议论与1884年中法时期几乎一模一样,李鸿章仍然认为不可轻言一战。
但朝廷一众清流文官显然不愿意放过这样一个既打击李鸿章,又为自己抬高身价的机会,一波又一波地在朝议中轮番请战;加上在朝鲜半岛,日本人的扩张步伐和野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加快,丝毫不顾忌与满清政府的有关协定,使得半岛局势逐渐失控,李鸿章最终选择了对日一战。
起初,李鸿章准备让长子李经方出任前敌统帅的。
这个李经方按辈分应该是张佩纶的大舅哥,之前李经方长期担任满清帝国驻外国公使、大使,因此与张佩纶基本上没有政治纠纷,两人的关系应该不会很糟。但这样一个外交官怎么可以去担任京畿国门之战的前敌统帅呢?所有人都清楚这是李鸿章为自己走的一步棋。
也许是鉴于自己在中法战争中的失败教训,张佩纶极力向自己的老丈人谏阻,李鸿章迫于种种压力,最终放弃了让自己长子出任前敌统帅的念头,这样一来,李经方与张佩纶就结下了梁子,势同水火。
作为李鸿章的女婿加幕僚,张佩纶当然很清楚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此时是什么状况,装备陈旧,训练不足的“李家军”拿来镇压国内的反贼还尚可一用,但是拿去与列强正规军全面开战,显然是没有胜算的。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面对慈禧太后要求李鸿“量中华之力,结万国欢心”的最高指示,李鸿章这位“糊褾匠”只得再次为满清政府与八国和谈。离开广东前往天津的路上,李鸿章便致电邀请女婿张佩纶北上,一起参与各国谈判事宜。
最终,两人在对俄国态度上意见不合,张佩纶愤然离去,从此不再涉足官场。
中日一战,结局大家都清楚,李鸿章输掉了自己的老本,光绪皇帝输掉了自己的实权,满朝清流输掉了自己的官场前途,而整个国家和人民输掉得更多。
现在回头来看,无论是谏阻大舅哥出任前敌统帅,还是朝鲜避战,缓图后举,张佩纶应该都是保持着万分的清醒的。这样一个人绝非什么空谈误国之人,李鸿章也需要这样一位晚晴极具实力派的重臣站队自己一方支持自己。
后来,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曾邀请张佩纶去湖北主持铁厂、枪炮厂和织布局,李鸿章也曾保荐过张佩纶四品京堂,但张佩纶都一一拒绝了。
第四重:老少配情爱深
为大家分析到最后,李鸿章对这桩婚事应该是十分满意的,张佩纶则更不必说。
那么张佩纶的小媳妇李鞠耦呢?
虽说是封建时代晚期,但是作为李鸿章的掌上明珠,如果她自己不愿意嫁人,作为父亲的李鸿章应该强迫不了她。
要知道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具有非常神圣的意义。
古人认为,男女婚姻乃承天地阴阳之性配合而成。
正所谓是“独阳不生,独阴不成;故有天则有地,有日则有月;男女之义,婚姻之礼,天地之道,乃人伦之本也”。
在张李二人结婚后,两人时常赌棋抚琴,唱和吟咏,夫妻生活过得非常和谐美满。张佩纶在《涧于日记》中对这段生活记载颇细,“以家酿与鞠耦小酌,月影清圆,花香摇曳,酒亦微醺矣。”
李鸿章还特地为他们的书斋题名为“兰骈馆”。
后来,张佩纶还曾编写过一本《续侠义传》,也算是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发展添砖加瓦了。
但说到底,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太大了。老牛吃嫩草,这无论是放在当时还是放到现在,都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话题,容易让男人醋意大发。再加上新娘又是李鸿章的幼女,时人对这对老少配,讽刺多于祝福。
在他们刚结婚的时候,恰逢张佩纶在福建马江战败,因此时间点上非常尴尬。人们都说这位前福建会办不会与敌人开战,只会与女人开战,戏谑之意极其明显。
俗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可现在张佩纶已经老了呀,伴也没有伴多久。在他去世的时候,李菊藕才37岁,两人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名叫张志沂,也叫张廷重,后任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女儿叫张爱玲,后来成为广大小资女性的“流行教母”。
-
羞花指的是哪位美女——杨贵妃
2024-10-06
-
美女之魅力:我要看美女 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2024-10-06
-
美女主播:魅力绽放的璀璨之星
2024-10-06
-
美女写真:艺术与魅力的绽放
2024-10-06
-
比基尼美女:夏日的时尚与魅力
2024-10-06
-
动漫美女:二次元世界的璀璨明珠
2024-10-06